Emma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重要里程碑】

文化人類學 / 王梅霞 - YouTube

還是想為上完文化人類學做紀錄(flower)
這是門紮實的好課,讓我學到了幾個非常powerful的社會運作和變遷動力理論,最印象深刻的是象徵詮釋論、結構主義所揭示的深層意義結構,以及實踐論中的情緒動力。另外像是「社會性的人觀」和「禮物交換」的觀點也令人耳目一新。

而且這些觀念後韻無窮,現在還是不時在我的腦海中,和原本的所知迸出新的理解!
我就不一一紀錄了,讓蔡格尼效應使它們繼續在我腦海中遊走、茁壯吧~
latest #7
Emma
3 years ago
以下一併記錄老師在課堂上提供的建議閱讀書目:
Emma
3 years ago
當代研究:
巴黎地鐵上的人類學家
地下紐約:一個社會學家的性、毒品、底層生活觀察記
Emma
3 years ago
親屬:
親密關係的轉變- 現代社會的性 愛 慾,Anthony Giddens
液態之愛:論人際紐帶的脆弱,Zygmunt Bauman
愛情的正常性混亂:一場浪漫的社會謀反,Das Ganz Normale Chaos der Liebe
立即下載
Emma
3 years ago
經濟:
經濟史的結構與變遷,Douglass C. North
近代世界體系(第一卷),Immanuel Wallerstein
鉅變:當代政治、經濟的起源,Karl Polanyi
大分化:正在走向終結的新自由主義,(法)熱拉爾·迪梅尼爾

歐洲與沒有歷史的人,Eric R. Wolf
資本社會的17個矛盾,David Harvey
如何在二十一世紀反對資本主義,Erik Olin Wright
《資本論》完全使用手冊:版本、系譜、爭議與當代價值,萬毓澤
Emma
3 years ago
宗教:
走路,也是一種哲學,Frederic Gros
巴斯德的實驗室:細菌的戰爭與和平,Bruno Latour
我們從未現代過,Bruno Latour
科學哲學:理論與歷史,陳瑞麟
Emma
3 years ago
結構主義:
Metaphors We Live by,Lakoff, George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Lakoff, George
野性的思維
面具之道
緬甸高地諸政治體系,(英)埃德蒙.R.利奇
文化的解釋,(美)格爾茨
From Blessing to Violence: History and Ideology in the Circumcision Ritual of the Merina of Madagascar,Bloch, Maurice
Emma
3 years ago
政治:
消失的現代性:全球化的文化向度,Arjun Appadurai
政治的消融與萌生:新自由主義國家的治理效應
遲來的後殖民:再論解嚴以來的台灣小說
書寫臺灣人‧臺灣人書寫:臺灣文學的跨界對話
跨文化的想像主體性:臺灣後殖民/女性研究論述
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陳芳明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