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For Free
English
中文 (繁體)
中文 (香港)
中文 (简体)
日本語
Filipino
Bahasa Indonesia
Bahasa Melayu
Pусский
Português (Brasil)
Magyar
Français
Español
Deutsch
Čeština
العربية
Català
Dansk
Ελληνικά
فارسی
Suomi
Gaeilge
Hindi
עברית
Hrvatski
Italiano
Norsk bokmål
Nederlands
한국어
Polski
Română
Slovenský
Svenska
Türkçe
українська
беларуская
ไทย
Standard view
DK_
3 years ago
一早就看到追蹤的繪師的新作,真讚
latest #21
掰噗~
正在
3 years ago
(筆記筆記)
DK_
3 years ago
買的鍵盤終於到了,等了兩個禮拜左右,直接帶到公司試試
鍵帽在家就先換掉了,原本那個顏色還真的是有點不太適合在辦公室用…我是說不只不適合,還很醜
DK_
3 years ago
TCC的紅軸,感覺上類似於我的第一把鍵盤Zowie CELERITAS的櫻桃紅,但感覺在手感上有些差距,打過的軸體不多,不好說是那邊比較好,但TCC紅的觸底感覺更Q彈些
立即下載
DK_
3 years ago
說到這個就好想念CELERITAS的軟Q鍵帽XD
後來讓給老爸用,已經被貼滿中文貼紙了(而且也爛得差不多了)
DK_
3 years ago
上個禮拜收到Discord某個公開群的成員dm,真的是…刺激的
聊完除了有發現新世界的感覺外,也同時體認到外文能力的重要與自身的不足
DK_
3 years ago
還好有DEEPL,真的是好用
而且我發現其實還蠻不錯的,先用自己的方式把整段打出來,貼上去英翻中,能多少知道文法以外,自己的意思表達了多少
再用中翻英,把原意用中文打上去,看看deepl怎麼翻的,和自己的用字遣詞有多少差異
DK_
3 years ago
上週末和社友聊了半天,之後幾天也常常去看頻道內的創作,發掘到有些真的是文化和語言的差異導致句型和主被動語氣的差異
如果是先打出中文,再翻成英文,就會顯得某些詞句生澀;反過來也是,會覺得怎麼有點多餘,比較適合的方式還是直接看前後文,整串看下來之後再去針對生字去查意思,才能理解英文寫作的邏輯
DK_
3 years ago
原來fantia的訂閱是每個月第一天更新的,不是以該月訂閱當日到下個月的訂閱日
DK_
3 years ago
我七月底快換月的時候訂,結果一到八月就自動再扣了一次,不就等於我上個月付了整個月的費用卻只用了幾天而已
DK_
3 years ago
支…支持藝術創作,發揚人類文明藝術之發展
DK_
3 years ago
難怪看作者在上月底說說最後一段會做好了,卻一直到八月才說這幾天會放出來,原來就是在藏
DK_
3 years ago
哇…聽說下個禮拜老闆要請吃午餐
認真一想才發現自己到職以來還沒參加過部門的聚餐,尾牙是直接停辦了兩年,部門也因為防疫相關的政策變成一個額度內可以用個人發票請款(我也沒用過就是,超浪費
)
DK_
3 years ago
哦~原來是老闆升職,想說怎麼突然要讓大家開心一下,這倒是真的蠻值得慶祝的
DK_
3 years ago
老大表示:機會難得,請各位磨刀霍霍XDD
看菜單,老大還真的給他很大方地點起來了,對老闆的怨念感覺不下我們一線人員
DK_
3 years ago
部門的一個同事最近轉調到和我同業務,但他之前的業務內容和現在完全無關,就是個老新人
這幾個禮拜以來老大要我教她一些有的沒的,才發覺原來自己以前的學習環境這麼惡劣…
DK_
3 years ago
她問得一些問題的確是我剛學的時候也有的疑問,只是我的問題會更多,畢竟就算不是完全是這個業務出身,她也在同個環境內幹了十多年了,我當初有辦法在比他少一兩週的時間內從零到能接案,好像真的有點厲害耶
DK_
3 years ago
最大的差距大概就是老師了,當初帶我的前輩個性容易不耐煩,比較不能接受我這個完全新手提出來的問題,給我種「你怎麼敢在上微積分時問加減乘除是什麼意思」的感覺,當時就很害怕都不敢問他問題XD
但不懂的問題又不能不問不搞清楚,所以往往我得在他離開之後再去找其他個性比較好的同事再問一次,雖然他們都很疑惑為什麼不在當下就提出來,啊就被當面嘖過咩
DK_
3 years ago
不過在吸收東西的速度上我應該是比她還快,大概也是因為當時的老師給我蠻大的壓力的吧!需要常常找人問問題,這種很吃個人經驗的技術還真的得多問多探聽,才比較能快速累積概念
DK_
3 years ago
在做過一陣子之後就會越來越明白為什麼以前一些長輩啊老師會喜歡用武功啊內力之類的武俠背景來說明這種業界技術能力培養的概念,還真的很像那麼一回事
DK_
3 years ago
一直到現在,偶而都還會發生某資深同事不知道實際上有某個實用小功能偷雞,原本就知道的人卻很驚訝原來這個他早就發現的小東西完全沒人聽過
DK_
3 years ago
而每個人當初被哪個人領進門,往往這輩子就是那個形狀了,某些人在用的一些profile打開來,哇靠編輯日期是1995,新的東西可能也不太願意學,但還是能用將近三十年前的觀念應付現代的產品和技術,這就真的是底子深厚
back to top
delete
reply
edit
cancel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