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For Free
English
中文 (繁體)
中文 (香港)
中文 (简体)
日本語
Filipino
Bahasa Indonesia
Bahasa Melayu
Pусский
Português (Brasil)
Magyar
Français
Español
Deutsch
Čeština
العربية
Català
Dansk
Ελληνικά
فارسی
Suomi
Gaeilge
Hindi
עברית
Hrvatski
Italiano
Norsk bokmål
Nederlands
한국어
Polski
Română
Slovenský
Svenska
Türkçe
українська
беларуская
ไทย
Standard view
🍮這裡是阿布☆
3 years ago
樺太愛努人母親遺留的苦惱「沒人看的手記」傳到女兒手上
via
楢木貴美子(74歲・札幌市)的母親Chiyo是樺太愛努人,於1992年以85歲高齡過世。
楢木貴美子整理母親的遺物時,發現母親遺留的手記。手記裡赤裸裸地記述著母親無法向家人訴說的心情:「到底為什麼要來稚咲内。我在海邊哭倒地。」
latest #8
🍮這裡是阿布☆
3 years ago
擁有廣大佐呂別原野的北海道豐富町位於稚咲内地區,是楢木小時候成長的地方。在楢木出生前,家族原本生活於樺太(現為俄羅斯薩哈林州)。
但太平洋戰爭末期,蘇聯破壞日蘇中立條約,1945年8月侵略樺太,許多樺太愛努人因此被迫搬遷,而楢木一家逃往父親的故鄉——青森縣弘前市,楢木便在這裡出生為9人兄弟姊妹中的老么。
🍮這裡是阿布☆
3 years ago
楢木出生後不久,父親就過世了。楢木3歲時,一家人為了依附往親戚家,移居到稚咲内,那裡住有來自樺太的遣返者與愛努人開拓聚落。楢木家在這過著半農半漁的貧困生活,到了50年代中期,因為捕不到鯡魚,甚至變得更加貧窮。
用煮鯡魚的大鐵鍋作為五右衛門泡澡桶,一邊泡著以白樺木柴燒出的熱水,一邊仰望滿天閃爍星斗的情景,至今仍殘留在楢木的心中。
🍮這裡是阿布☆
3 years ago
另一方面,也有想忘卻忘不掉的記憶。
楢木每天在放學回家的路上,都會遭到日本人小孩埋伏丟石頭的嚴苛霸凌。
「當時無法理解為什麼得受到這種過份的對待,後來回想應該因為自己是愛努人吧。心裡覺得非常不甘,連對母親都說不出口。」
後來一家人搬家到小樽,Chiyo在小樽站前的「三角市場」賣起山菜,憑著一己之力將孩子們拉拔長大。
立即下載
🍮這裡是阿布☆
3 years ago
2011年8月,楢木以調查團的身份第一次探訪母親Chiyo的故鄉——樺太。
邊看著電車車窗外呼嘯而過的風景,這片母親生活過半輩子的土地,心中邊馳騁著對母親的想念。Chiyo出生成長的真岡郡多蘭泊聚落早已荒廢。
🍮這裡是阿布☆
3 years ago
來到日本後Chiyo就辛勞不斷,晚年更跌倒骨折,整個身體殘破不堪。楢木抱著Chiyo的遺照淚眼婆娑,這時腦海中浮現手記裡Chiyo寫下的一段話:「反正(這個手記)也沒人會看」,楢木對著遺照悄聲說道:「我有好好看過了喔!」
🍮這裡是阿布☆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愛努人稱呼自己為「enciw」,跟「愛努」同樣是「人」的意思。在戰前的同化政策下,原本被叫做「樺太土人」的樺太愛努人變成了日本人,但卻不得不在1945年因日本戰敗而拋棄故鄉,這段歷史持續受到日蘇・日俄雙方關係翻覆著。
🍮這裡是阿布☆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現任職為樺太愛努協會副會長的楢木,身兼刺繡傳統工藝的一把手,同時也活躍於歷史與文化的傳述部門。雖然2020年有一部由川越宗一所著作,描述樺太愛努人的小說「熱源」獲得直木賞,但對楢木來說,還是有很多人不知道樺太愛努人的存在。除此之外,回顧以母親的手記為契機,重新檢視自己根源的這30年,楢木表示:「想把歷史事實傳達出去給大家知道,不想讓母親的勞累困苦白白浪費。」
🍮這裡是阿布☆
3 years ago
- - - - - 8< - - - - -
back to top
delete
reply
edit
cancel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