麩𓅆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之前嘗試寫了堆書噗,結果只是發現真的是高估自己的記憶力(。),想說來試試有感而發噗(???)。
-
這裡:
不定期更新,到今年底為止,隨書附上一些不正式的心得,有找到喜歡的書評也會一起放上來。
-
麩𓅆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一直覺得需要先做好心理準備才找來看,結果發現還是沒能做好準備,也許根本不可能做好準備。
這本裡面最喜歡這張,除了很符合故事以外,一是覺得裡面的少女都像眼淚一樣,而敘述者我則是正好是主角;另外則是看的時候覺得很難受但是也哭不出來,就是明明很多、但是都消失了。
麩𓅆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我想像年紀跟我差不多的人若開始經歷那樣的日常,會是什麼感覺。假如真有什麼辦法可以對付殘酷的現實或過於巨大的敵人,那也許就是我們自己所擁有的甜美的想像力了吧。」(後記)今日町子。
>
作者在對談中寫到用一些隱喻想要蓋過真實的殘酷,但我反而覺得更⋯⋯嚇人,那種很無害地吃下很可怕的東西,覺得很厲害但是邊吃蛋糕邊覺得救命喔XDD(廢)。
>
雖說這不是紀實漫畫不過作者應該是有下了不少工夫在資料上,因為裡面的一些事情我自己在別的資料上有陸續看過⋯⋯雖說不是真的但是裡面那些少女的描繪卻讓人感覺非常真實,可能是因為,明明眼前都在發生很沉重的事情的同時少女們卻還是那樣輕飄飄地面對並處理著一切,在戰爭中保有少女感的地方讓人覺得很真。
這本書⋯⋯很好看耶,一開始只是因為想了解導演在想什麼所以看到書就借了,沒想到導演好有趣喔,對很多事物都有獨特的觀點,明明說討厭受訪但是又寫了兩篇自問自答的訪問XDD,看完感覺就理解為什麼會喜歡他的電影風格了(捧心),好想馬上來看《我要復仇》&《共同警戒區JSA》。(醒醒)
麩𓅆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前言也很好笑,開頭第一句就說這本書沒有一個字是自己想寫的,以前是因為要賺錢後來則是無法拒絕邀稿,然後又強調雖然不想寫但是還是每篇都是用心寫的,又說寫得很快樂但是同時寫作又讓他很痛苦XDDDD,好愛喔so true(欸)。

特愛這篇,尤其是「我也跟妳一樣喜歡狗但是不能養所以才養了妳」,好好笑(你)。
簡短記一下拍《我的復仇》過程紀錄的那篇的部分內容,這篇是寫下演員或工作人員在拍攝前/過程中說的話,非常有趣我好愛這篇。(詞彙好貧乏的人)
>>>
(拍攝前)
演員裴斗娜的母親:為了拍電影跟導演見面,「女兒坐在我旁邊,我們跟初次見面的男人討論起該用什麼體位、裸露哪個部為等,場面十分尷尬。⋯⋯」XDD。
宋康昊:「聽說河均收到《我要復仇》的劇本看完後,立刻就同意了。真是了不起的傢伙,居然毫不猶豫地選擇這種怪電影!總之,我可以脫身了。我得救了!」
上面這段寫完下一段馬上接這個>>
製片:「總算大功告成,宋康昊同意演出了!」XDD。
(拍攝中)
申河均的經紀人:「拍攝公寓陽台時,導演說希望背景能看到遠處學校運動場上有人在踢足球,最好能有一種塵土飛揚的感覺。攝影組向我們請求支援,於是我們就跟狗似的在運動場上跑來跑去。」然後下一段就接結果鏡頭下根本什麼都看不到XDD。
剪輯:(自以為剪得很神妙結果導演看完跟他講說是不是都沒在看分鏡腳本😂)
海報攝影師:「電影海報的拍攝取消了。在攝影棚看到河均的臉,我差點沒暈倒。他一臉鼻青臉腫,到處都是傷。我問他出了什麼事,他說是昨天拍戲被康昊打的。電影歸電影,也不能把孩子打成這樣吧⋯⋯」好愛喔。(到底)
音效:「我連日熬夜製作《我要復仇》的音效。導演聲稱,這部電影的畫面外也發生了很多事,最好把所有聲音都表達出來。聽起來很酷,但意思不就是要讓我吃盡苦頭嗎?」XDD。
唉整篇都好喜歡喔為什麼每個人講話都好有趣,真的是每個人的都想記但太多了TT⋯⋯一想到可以看到年輕的申河均就好想看這部。
>
很喜歡導演表現了他是很有意識在拍自己的電影,確切知道自己想拍的電影是什麼樣子,以及他是想拍商業片,同時他也知道自己喜歡的電影跟大眾喜歡的相差很多。
就覺得即使知道自己觀念不同卻還是能拍出吸引人的作品,他真的是好厲害。
看之前還有點顧慮結果看完腦中只有請給我來一碗文昌財神(你)。
蛤啊我對一些雙關真的是很沒有抵抗力XDDDDDD,虎爺&黑虎將軍就是讚(毫無營養的感想)。
虎爺真的好好好可愛喔雖然我是本來就很愛本虎(??)每次去有虎爺的廟都會很開心(到底)⋯⋯好可愛喔真有想要杯墊但除了便利店我就不知道要買什麼書了(莫再亂花錢)。
其實擁虎(??)的神不少吧保生大帝我記得也是有的⋯⋯看之前莫名期待玄天上帝會被畫成怎樣欸然而卻還沒出來XDD,我可以期待祂帶蛇跟烏龜嗎(?????)。
之前也是看了某個跟神明有關的漫畫,推給信的朋友結果被他問說在畫漫畫之前作者有請示過那個神明嗎?我在想他的意思是,這麼做不會褻瀆到神明嗎?或者說可以拿被他人崇敬的信仰作為創作的題材嗎?
說不上困擾但這個問題一直被我放在心裡,直到看完這本,然後就覺得,如果是這樣的內容我想神明應該是不會介意的吧,應該說在我認知中的神明是很寬容的,自己的形象被拿去衍生,只要不是詆毀的話應該是可以被接受的,吧⋯⋯?不知道,至少便利店的內容沒有讓我感到不適。

有點忘記其他的(。)但真好愛這個雙關XDDDDDD。

這則我也很愛,就覺得吼作者很懂欸XDDDD。
可能也就是因為覺得作者真的是有懂所以才會讓我不會感覺冒犯,就覺得是基於理解各神明的形象&故事才有辦法畫出有的沒的(欸),想想文昌燈補習班我也滿喜歡的XDD。
快速重翻了一下真的好想看文昌君的頻道喔(醒醒)。
>
特別喜歡「民間信仰」跟「服務業」的概念連結這點,或者是「廟宇」跟「便利商店」也,從某個角度上來講那的確非常相像,所以當中神明講到「雖然我們是服務業,但是如果任客人予取予求到最後我們也會得不到客人的尊重」就讓人覺得好深刻。
4.
終於讀完了《三體》。總覺得是不用多說什麼的作品評論已經超級多了的。
只是真的是忍不住想說這真的是只有在深諳人性的國度才能寫出的深諳人性的小說。
有點有趣的是三本我全部都是最喜歡中間而非結局XD,可能就是因為覺得在不知道結局之前的,人類們的掙扎,真的非常有意思吧。(你就歹人)
>
「你後來的經歷我不知道,但我相信你也沒錯。愛是沒錯的,一個人不可能毀滅一個世界,如果這個世界毀滅了,那是所有人,包括活著的和逝去的,共同努力的結果。」《三體III》。
愛是沒錯的。
覺得不是那麼好讀的有趣。
小說的敘事者不可靠,而故事中主角要代筆寫自傳的人更不可靠,寫出來的自傳根本不是自傳而是很多的虛構所以也不可靠,原本以為雖然主角寫的書不可靠但好歹他本身是真的吧,結果最後發現連他這個人也是不可靠的,層層疊疊了三點五層(?)的不可靠,就是⋯⋯只有在小説裡能看到這種風景,所以是覺得有趣的。
說謊才能讓故事順利推動下去的這種感覺真迷人。雖然其實可能是悲哀的,但在人生處於不幸福中能夠在故事中創造自己的幸福就,真好耶,說謊成為了一種創造,這種概念的遞嬗顯得很迷人。
很可愛。看的時候覺得很可愛,抄句子的時候重看還是覺得很可愛,想想那種情人眼裡出西施的視角怎麼能不讓他變得可愛呢。就很可愛。(語彙力0)
十二月書運好不錯都看到喜歡的書,但都沒能及時放上來嗚嗚TT。
結果心得寫得越來越簡便了救命,發噗不是為了這樣。
>
他接吻時——我該如何說明呢?——像熱戀中的人。像他豁出去了。像他剛學會外語,只會用現在式,只會用第二人稱;只有現在,只有眼前的你。有些男人從沒有被這樣吻過。有些男人會發現,嚐過亞瑟勒思之後,再也嚐不到同樣的滋味。
好會寫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