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媞 Chanti
3 years ago
當資訊取得的越來越容易的時候,是否就讓人逐漸喪失了查證、反思的能力?

正在查找榮格的紅書相關資訊時,看到博客來的評論有憤怒的讀者批評出版方的訊息
雖然我也覺得有時候翻譯他國書籍難免會有圖文錯漏的現象,但不至於整本都會出現這種狀況,後來仔細查找原文才發現,榮格的紅書有兩個版本,一是完全還原榮格手繪的版本,整本就是圖片集,另一個則是文字版(讀者版),將榮格手寫的內容轉成文字。
然而在博客來被大罵的那本,正是只有文字的版本wwwww
香媞 Chanti
3 years ago
也不能怪出版方,因為讀者版原文就真的都是文字
等於是要看榮格的紅書,就必須要一本原圖手繪版、一本文字版
除非能夠直接看懂手繪版
香媞 Chanti
3 years ago
找到讀者版原文裡甚至貼心的上了標語wwww

https://images.plurk.com/1WjDETWu8tDSYpZslacTgE.png
香媞 Chanti
3 years ago
至於手繪版的部分,內容也真的就是手稿圖片集
畫得很好看,但就是讀不懂wwww
https://images.plurk.com/2nGdiyjjkOReLeFsyrMAe1.png
立即下載
香媞 Chanti
3 years ago
但同時我也能理解讀者的心理,畢竟如果看得懂原文,就不需要買翻譯版本,所以翻譯版本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另一方面,原文的讀者版是依據了手繪版的方式來進行排版的,而翻譯版本的確會比較難做到一模一樣的排版,不過也因為我沒有看到繁中版的內容,所以不能確定這個排版是否真的很糟糕,但如同上面所說,即便是原文,要看榮格的紅書,就得要同時擁有兩本才能夠互相對照。
https://images.plurk.com/1dCvdRWCXYA7O62WNcZ4Jq.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