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都是先有故事再有角色→主要是會去思考「這是oo的故事」
所以主角群一定是故事的主軸,即使後來寫群像劇也是
現在的話其實也類似,但現在比較會先思考一段劇情+非常粗淺的大綱
大概是起承轉合的簡單程度,細緻的部分會先擱置,如果有先想到也會先記著當伏筆等事後完善
目前有在想倒敘的描述方式但還沒想好故事最開始的落點到底應該落在哪個程度
以Elise裡面的角色&故事來說的話,我是先設定好「這是伊麗絲成長的故事」
所以先有了伊麗絲這個角色,之後想她大概的設定&個性:
母親拋棄了她(最早寫出來的片段)→被賣去當妓女→不願意屈服於命運→努力地尋找自己的可能性
總之因為算是有點成長類(?)的故事所以我會順便把經歷一起寫出來,因為過去多少會影響到現在的選擇
不過大方向就是「伊麗絲為了逃離自身命運」這件事情,另外照理來說被拋棄之後的個性會相對的消極,所以我也會一併想是甚麼事件影響到她現在會不想躺著接受自身的命運這件事
大致的設定完成之後開始想第一個故事想要甚麼樣的走向
考量到這是第一個故事+想要有介紹角色感讓讀者慢慢進入故事,所以選擇「解決事件」這個方向;讓事件本身找上門,再讓角色在過程中發揮,中途一併解釋前面的命題(「是甚麼契機讓伊麗絲選擇改變命運」)
大方向大概是這樣不過我漏了我自己的習慣通常是男主角跟女主角一起設定XD!所以中間漏了一段這邊補↓
最初的想法是歌姬vs軍人,所以梅爾維爾當初的設定就是軍人(or穿軍服的角色),後面大致有了伊麗絲的設定覺得兩人之間的關係性應該是:
伊麗絲→←←←梅爾維爾
我想了一下自己在想角色的時候會思考的點大概就是「現在/過去/未來」
最初我有了「現在(故事呈現在各位的眼前的時間點)」的伊麗絲,接著在思考過去可能發生了甚麼事情、未來會發生甚麼事情
雖然這麼說很混亂(?)但這三點會交互影響,並不是決定了某個時間點所有的設定之後再去推敲下一個時間點
此時此刻才知道把自己創作習慣寫成文字說明到底有多麼的困難...(
忘了補充--
角色的設定會先決定這幾個面向
1.介紹這個角色的一句話
2.外表
3.個性
4.經歷
1.介紹角色的一句話
也可以想成是「希望這個角色給人初步的印象是甚麼」
2.外表
我的習慣是先用文字寫好基本的想法,像是外表給人的感覺、外觀描述等等,再去找圖片輔助,或是讓自己有其他不一樣的思考
外表的部分我還會習慣想好頭髮/眼睛/代表色這三種顏色
3.個性
4.經歷
因為會相互影響所以一起講,個性有點算是這個人成長時發生了甚麼事情導致現在的他會是這樣,然後紀錄一些專長、愛好等等。但我也有些角色的個性欄就只寫現在的個性是怎樣XD通常這種的比較有具體故事了所以沒有其他想法
我會把過去的影響寫出來也算是一種習慣性的紀錄吧
經歷的部分就是過去經歷了甚麼事情
拿朵玟舉例一下(因為她ㄉ最完整)
一句話+外表

代表色

個性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