イツセ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關於13部我喜歡的電影】
花太多時間寫了所以開個新噗😂
講一講又不小心話癆變很長,如果有空的話就隨意進來坐坐
我看的電影不算多,主要是會看喜歡的導演的作品。
作為是枝裕和&阿莫多瓦的腦粉,13個名額都給他們很快就放滿而且根本不夠用😂
還是選一些其他的作品想說多元一點
基本上會想根據喜歡的程度排序
但也真的很難選啦!
內容下收👉
latest #14
イツセ
3 years ago
1.【霸王別姬/1993年】
https://images.plurk.com/3vYIZIbMgBmr1742CCwJwx.png
真的是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想要重看的電影。
有些畫面有些台詞就是時不時地會出現在腦海中。
比如蝶衣漠然地燒掉一排他的戲服,
比如蝶衣心碎地說「你們都騙我。」
到底是誰騙了誰?或許沒有人騙蝶衣,只是他活得太瘋魔。
イツセ
3 years ago
2.【小偷家族/2018年】
https://images.plurk.com/2z886BjfYmywLE4QRzZcDD.png
一直很喜歡是知裕和靜靜凝視從社會的網絡中掉下去的人們的眼光。
如果說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是冷冽到近乎殘酷,
那小偷家族卻有著經歷年歲打磨之後的溫柔。
是枝裕和說這部作品是集多年來的大成,我完全同意。
能在一個導演的作品中看到對於他自己關注的議題持續叩問、觀點有所進化
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イツセ
3 years ago
3.【奇蹟/2011年】
https://images.plurk.com/68S10n8lLnLuKplhkHWUe.png
一樣是是枝裕和的作品,卻是相對不太常被提起的。
以小孩子們追尋奇蹟作為出發點,主角雖然都是小孩,
但我卻覺得是拍給大人看的作品。
越是成年就越會質疑所謂的「奇蹟」,
然而小孩子們單純追求奇蹟投注的努力,
卻總是會喚起一些或許被稱之為初衷的心情。
不一定勵志,但卻很療癒,
當心裡覺得有點狹窄的時候就會想要看一下,
讓心可以再寬一點。
立即下載
イツセ
3 years ago
4.【痛苦與榮耀/2019年】
https://images.plurk.com/3lZYJUSQIYCs9Dh3bC5PdS.png
要在是枝裕和跟阿莫多瓦之中挑選排序真的太困難,
關於這兩位導演的作品就沒有想要排喜好順序。
阿莫多瓦的作品中我一直都把「壞教慾」放在前幾名,
直到2019年這部。
雖然沒有特別明講,但感覺這部有點像是影射阿莫多瓦自己。
活到一定年紀,有些成就、有些遺憾,
面對一些看似能捲土重來的機會,
能做到平靜地說「謝謝但我不需要」並不容易。
但若能做到,那大概就是一種榮耀。 跟小偷家族一樣,像是看到一個導演多年來的累積, 從作品裡看到他變得更加豐厚與溫柔。
イツセ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5.【飛常性奮/ 2013年】【飛常性奮!】I'm So Excited! 正式預告 ~ 12/13 高速吸引覺得可以直接上預告片🤣
一樣是阿莫多瓦的作品裡較少被提及的,
但卻是他作品中少見的歌舞喜劇!
故事格局很小,一趟飛行旅程中,
由機長、組員與乘客之間短暫的交會所譜出的故事。
看一個固定的導演總會有他喜歡合作的演員,
因此在這部看到很多他過去作品中出現過的演員,
甚至安東尼奧班德拉斯和潘尼洛普克魯茲
都只是跑龍套的小角色,就覺得很有趣。
劇中有一段機組唱跳歌舞的橋段太經典我每次看到還是會笑出來
(預告片裡有一點片段可看) 是阿莫多瓦少數可以無腦舒壓看(但故事內容絕不單薄)的作品
イツセ
3 years ago
6.【壞教慾/2005年】
https://images.plurk.com/1gl9ucDYyd7k4qZU6AYaiY.png
第一部認識阿莫多瓦的作品。
作品中用性別、愛慾對道德的擾亂,
給了當年的我很大的震撼。
一直以來他在作品裡關於愛、關於情感的描寫,
都鮮烈地像是他在作品裡經常出現的
大紅色那樣令人印象深刻。
不知為何到現在還記得電影一開始講述的故事:
一個在寒冬的黎明裡被凍死仍持續騎了90公里的人,
是什麼讓他在這麼冷的天還沒天亮卻還是要前進? 「或許是因為他要見一個等不到天亮的人。」 故事本身或許是杜撰,但那個強烈的執著, 好像就是阿莫多瓦在愛與慾的世界裡經常想要講的東西。
イツセ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7.【玩美女人/2006年】
https://images.plurk.com/6QAfVe9iOvFgqYkc39oNHM.png
必須說中文譯名真的讓人充滿問號,
原文直譯的「歸鄉」其實更能傳達這部作品想表達的東西。
只能說可能是為了商業考量,
如果原文直譯會有多少人想看...🤭
在阿莫多瓦的世界裡,女人是充滿生命力的存在,
男人在相較之下卻總是軟弱蒼白,或甚至只是個廢物。
身為男性導演卻將「女性力量」描寫得十分精湛,讓我覺得蠻有意思的。
所以其實我沒有很認同女性導演才能拍出女性想看的東西這樣的論調,
可能在我的主觀經驗裡面,遇到的相反情況比較多一些這樣。
イツセ
3 years ago
8.【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2016年】
https://images.plurk.com/6unSVarYwYdvHpqrgt4Iil.png
其實我也是蠻愛看好萊塢英雄片的🤣
硬要比較的話可能會喜歡DC多一點點。
當年BvS上映時評價非常兩極,不是DC粉的我看第一次看不太懂,
但在聽過資深粉絲的解說和感想之後再回去看就有了共鳴。
不只忠於原著的分鏡拍攝,更喜歡作品裡對「神是否存在」提出的尖銳質疑。很喜歡這部作品的美術和色調,許多橋段呈現的方式偏向意境的表達而非敘事的方式,在商業電影裡是很精緻的存在。而其中濃厚的宗教意味也讓我很著迷,最終決戰的場景讓人聯想到聖殤,真的美到要令人哭泣。
(取自電影的美術設定集/網路)
https://images.plurk.com/61Kf6L3qFk7HDwfz3BFHIt.jpg
https://images.plurk.com/4dhiqq3gIogicXb70ozofS.png
イツセ
3 years ago
9.【親愛的房客/2020年】
https://images.plurk.com/66eLFuO4zUQFBSM6XOqWn0.png
2020年對我來說真的是看了很多很棒的台灣電影的一年。
但親愛的房客,是在那一年裡至少三刷過的電影。
莫子儀的角色台詞不多,
卻用眼神把沒有說出來的話語填滿。
導演把基隆拍得很美,
透過螢幕,就能感受到陰雨朦朧的濕氣。
最喜歡其中一段小孩與莫的對話:
「是不是沒有我你比較輕鬆?」
「但有你比較快樂。」 那些無以名狀的情感,人類用一個名詞賦予了它的存在, 卻永遠道不盡這樣的情感會帶給人什麼, 而為了那個情感,人會願意窮極一生付出一切。 這個名詞叫「愛」。
イツセ
3 years ago
10.【七月與安生/2018年】
https://images.plurk.com/6Tc7JoWt3QZ9fvxGwIIu8w.png
青春成長的故事總是伴隨著遺憾與疼痛,
對我來說這不只是一部兩女搶一(渣)男的故事,
名台詞「我恨過妳,但我也只有妳」點出了愛與恨終究是分不開的,
也帶出了兩位女主角以男主角作為中介,投射了對彼此的情感。
通常看到兩男搶一女的時候我就會戴上濾鏡嗑cp,
而反過來的情況當然也是,香😇
イツセ
3 years ago
11.【偶然與想像/2021年】
https://images.plurk.com/7G9sKDiVVb3lI7ycqpb9pi.png
有點惋惜去年才認識濱口龍介這位導演,
「在車上」得了大獎之後,先去看了這部他的短篇集。
本來在這兩部之間要放哪一部有點猶豫,
但我覺得偶然與想像的短篇更適合快速認識這位導演的風格。
電影裡的台詞自然到就像是隨機從日常中節錄的一段,
特別是第一部短篇裡一段兩位女性角色在計程車裡的對話,
作為觀眾的我彷彿也是在車裡聽著她們講八卦的第三人。
我一直非常喜歡台詞能夠寫得自然卻深刻的作品,
看完這部,沒有疑問地關於濱口龍介的電影往後也會列入必看清單😍
イツセ
3 years ago
12.【猜火車/1996年】
https://images.plurk.com/6BwKPPH6XZ1JvfPlbWxm0R.png
某種程度這部作品也是一個啟蒙,
關於「什麼都不做也是一種選擇」。
大學以前很難體會這件事,
是在受到訓練之後才能用比較後設的角度
去理解所謂的「什麼都不做」,
其實是一件很溫柔的事情。
イツセ
3 years ago
13.【騷人/2012年】
https://images.plurk.com/Z7GOMxTvRfD3m4znQvwak.png
這是一部讓我很驚艷的作品。
是「17歲的天空」「國士無雙」的導演沈寂許久之後再拍的作品。
風格與前兩部歡樂喜劇完全不同,
反而充滿意識流、故事似乎也沒有主線,
這類MV敘事風格的電影在那個當時其實算是蠻前衛的。
驚艷的是除了風格差異之外,有種看見很久不見的朋友(擅自認定?
原來還有繼續在做他做得很好的事,而且做得更上一層樓了。
後來想想,17歲的天空在當時探討同志議題的作品逐漸打開能見度的社會風氣下,內容幾乎集中在討論苦澀、壓抑、與掙扎;但這部作品卻反其道而行地將視角集中在兩位主角談戀愛時的煩惱與甜蜜,連結到後來騷人的前衛表現,好像也找到了身為同一個導演的連接點。
イツセ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終於寫完!
越寫越話癆🤣🤣🤣謝謝看到這裡的你!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