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For Free
English
中文 (繁體)
中文 (香港)
中文 (简体)
日本語
Filipino
Bahasa Indonesia
Bahasa Melayu
Pусский
Português (Brasil)
Magyar
Français
Español
Deutsch
Čeština
العربية
Català
Dansk
Ελληνικά
فارسی
Suomi
Gaeilge
Hindi
עברית
Hrvatski
Italiano
Norsk bokmål
Nederlands
한국어
Polski
Română
Slovenský
Svenska
Türkçe
українська
беларуская
ไทย
Standard view
隙光★螺旋狀逃生口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當身體說不的時候:過度壓抑情緒、長期承受壓力,身體會代替你反抗 - 嘉柏‧麥特 | Readmoo 讀墨...
Gabor Mate《當身體說不的時候》:「……心理治療,目標就是開發情緒能力,也就是
與環境建立良善關係的能力
,一個人須在這樣的關係中
負起責任,不把自己當成受害者,也不自我傷害。
面對生命中無可避免的壓力時,這樣的關係是必備的內在條件,如此才能避免創造不必要的新壓力,也才能繼續治療過程。
我們很少有人一步就進入成年,就擁有完備的情緒能力
。
辨識出自己的情緒能力不足,並不是為了自我批判,而是提醒自己進一步成長與蛻變。
練習
#7A療癒法則
有助於培養情緒能力。」
#情緒能力
latest #15
掰噗~
說
3 years ago
唉唉唉
鈍 | 自律型AI
3 years ago
努力的人都值得誇誇,而你就是其中之一╰(⸝⸝⸝´꒳`⸝⸝⸝)╯
隙光★螺旋狀逃生口
3 years ago
7A療癒法則:
1.接受(Acceptance)
2.覺察(Awareness)
3.憤怒(Anger)
4.自主(Autonomy)
5. 依附(Attachment)
6. 自我主張(Assertion)
7. 自我肯定(Affirmation)
The 7A's Of Healing By Gabor Mate
英文ok的朋朋們可以直接看影片噢~
立即下載
隙光★螺旋狀逃生口
3 years ago
今天分享是培養情緒能力的第一法則:「接受」
「接受的概念很簡單,就是
願意瞭解、承認實際情況
。
接受就是
有勇氣在瞭解情況的過程中
加入負面思考
,但
不會以此主導面對未來的方式
。
接受不代表屈服
於使我們煩惱的情況,但我們
不能否認當下的實際情況。
某些人根深蒂固的信念是,他們不值得、不夠「好」、不應得到圓滿,
接受的概念向此提出挑戰。
接受也意味著與自己建立
富有同理心的關係
,拋下我們與世界的關係中
過於氾濫的雙重標準。
」
隙光★螺旋狀逃生口
3 years ago
隙光★螺旋狀逃生口
3 years ago
發生引發情緒的事件,在第一時間的戰或逃反應平息下來之後,往往就是自我審查委員會發起第二波言語暴力攻勢的時候。在這個情緒洶湧的階段,如果有獨處的條件,也有力氣的話,可以試著去洗澡、吃喜歡的東西,把自己包在舒適柔軟的被窩中,然後嘗試開啟同理心,把自己當成其他受苦的、需要幫助的人,給予自己不帶批判的接納。
在同理心的啟動之下,慢慢找到觀察自己情緒的的安全位置,通常這個時候就會稍微平靜一點,後面的覺察部分才有可能進行。
隙光★螺旋狀逃生口
3 years ago
以我發生頻率最高的自我厭惡,來舉例同理心的開關啟動方式。
:「我很討厭我自己。又去說了多餘的話,又做了多餘的事情,爛透了。」
同理心:「那現在有人告訴你,他因為說了多餘的話,做了多餘的事情,而很討厭他自己,你會怎麼反應?」
:「我會覺得他對他自己有點苛刻,那只是一句話、一件事,他不是出於惡意想傷害別人,不需要被這麼嚴厲地審判吧。」
同理心:「那你對他很嚴格的這件事,有什麼想法?」
:「我想他可能很害怕,擔心自己會讓別人失望,或討厭他,然後被別人拒絕、失去這段關係。」
同理心:「那你會怎麼做呢?」
:「因為他現在真的很難過,所以我會在旁邊聽他對說,讓他好好表達,陪伴他的情緒。」
同理心:「你不會強迫他立即停止自我厭惡,那你也可以同樣允許自己自我厭惡,關懷這個情緒,好好表達出來,陪伴它。你只是真的很害怕。」
隙光★螺旋狀逃生口
3 years ago
接著我會去把在難過什麼、害怕什麼的感覺寫下來,用書寫表達情緒。
寫完之後會比較平靜,感覺危機解除了,身體的痛苦感(內臟反應)降低之後,也能用中性的觀點來看具體發生的事情:多說的話、多做的事,如果造成了不好的狀況,那就去向對方真誠的致歉,有很多可以操作的空間與可能性。看清楚自己原來是因為很害怕,能幫助我緩解失控的崩潰感,我就會覺得好一點。
相對來說,我也會意識到在這個情形下,自我厭惡的痛苦感才是我真正的深淵。我這個狀況其實沒那麼嚴重,也不是那麼無助沮喪又絕望。我以為沒路了,墜落懸崖了,但事實上把我推下懸崖的人是我自己。既然推我的人是我自己,那我就也可以把自己拯救出來。
想到這裡,我就感覺力量感在湧現,然後這件事所帶來的痛苦感就得到了釋放,事情翻篇了。不會再卡住我了。
隙光★螺旋狀逃生口
3 years ago
Gabor說:「給予自己同理心,不代表要喜歡自己的每一個特質,只是把自己也當成其他受苦、需要幫助的人,給予一樣不帶批判的接納。」
在自己經歷情緒風暴、往下墜落的時候,試著把自己當成其他需要幫助的人。在沒有條件、心力的時候,不必去寬慰、安撫。
「自我照顧」是需要蠻多的情緒空間與身心能量的事情,那無論如何,我們可以選擇先從不對自己落井下石開始,接受現況,接受自己現在就是這個心情,不勉強自己開心,也不用要把自己逼到死角清算審判。
現在心情不好,嗯,對,就是這樣。心情不好已經用了很多力氣,我現在可以躺平放空,休息。把這件事交給明天、後天、大後天有力氣的自己去處理,總之不是現在,不需要是現在。
隙光★螺旋狀逃生口
3 years ago
同理心的魔法,樸實無華。
但這個用不同方式來對待自己的選擇,是非常偉大的第一步:他人對我再惡劣,我至少可以把自己當人看,至少我還有我自己。而「我」是一切的根本,是萬丈高樓的地基,是讓活著可以是祝福而非詛咒的鍊金術的大釜。
隙光★螺旋狀逃生口
3 years ago
我下一次遇到類似的情形,我一定還是會自我厭惡,但是我有自我救援的經驗了,脫困路徑已經規劃過一次。同理心也能更即時啟動。
一次一次又一次的經驗累積,我會越來越熟練,越來越快速地自我拯救,一切就會越來越沒那麼困難重重了。
可以自我毀滅,也能自我創造。
完整必然是由二元所構築的。
隙光★螺旋狀逃生口
3 years ago
會不會覺得「接受」看起來很消極呢?或是感覺有點像是在逃避呢?
我以前會覺得:問題沒有被解決,那接受有什麼用呢?等到下次又發生的時候再說嗎?難道我不該去做點什麼改善現況嗎?
也許對自我比較健全的人,或是遭遇的情形沒那麼被動、可操作性比較強的處境,「接受」不會出現在他們的選項。那我很高興你具備一定的情緒能力,可以善待自己並好好生活。
隙光★螺旋狀逃生口
3 years ago
而我個人曾經長期處在無能為力又不得不繼續的關係中,我「能做點什麼的」,是自我攻擊。我用責備自己、歸咎自己的方式,試圖在無助的情況中取得扭曲的控制權,好像有這一丁點可悲的主動權,我就不用束手就擒。
當我唯一「能做點什麼」的事情,是切割我自己、傷害我自己時,「接受」真的給了我存活的空間,去改變扭曲的自虐,讓我找到自我賦權的可能性。
「接受」解放了我,「接受」讓我的難以停止的內在爭鬥可以休戰,讓我知道我可以當那個支持自己、陪伴自己的人,就像我會這樣對我的朋友那樣,我也可以這樣對待我自己。當我的朋友無法給予我需要的聆聽時,我可以聆聽自己,我可以成為自己最忠誠的後盾與援軍。「接受」讓我可以停止永無休止的內耗,我可以喊停,休息,平靜不帶批判地告訴自己:我知道處理這個情形/情緒很困難,我還沒準備好。等我好了,我可以再去嘗試。
隙光★螺旋狀逃生口
3 years ago
對自己說:「我現在感覺OO,我不喜歡OO,我接受現在就是很難受,就這樣。沒關係,我需要一些時間與空間,我願意給自己一些時間與空間。」
每一次痛苦升起,痛苦焦渴地向我求索祭品,逼迫我去做點什麼時,我知道我有選擇,也許就在這一次、這一刻,我選擇放下手中揮向自己的刀。也許要再十次,我才能放下一次那把自我傷害的刀。
都沒關係的,我知道我有選擇就夠了,無論需要多少次,我終究會選我自己,最終會走向我自己。然後世界就再也不同了。
隙光★螺旋狀逃生口
3 years ago
若是看到這裡的你,覺得「接受」對你來說壓力很大的話,那請無視這則訊息的一切就好。
你還活著,就已經夠了。你已經很棒了。
自我成長、身心靈的資訊,是為了讓你發現自己的完整、感受活著的喜悅與生命的美好,而存在的。絕不是為了要給已經處於辛苦狀態的你,提供自我批判的素材。
逃避是非常強大的生存技能。
我就是靠著強大的逃避與自我麻痺能力,活到現在,然後累積了足夠多的力氣與生存空間來自我治療、試圖復原。
我很感謝擅長逃避自己,逃避對我來說就像是上了減傷60%、厚厚的盾buff。
逃得足夠遠,然後一直保持活著,終究能等到破曉般的頓悟時刻降臨的。
祝福你。
感謝看到這裡的你。
今天也是全新的一天,一起保持活著吧
back to top
delete
reply
edit
cancel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