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辛波絲卡:

「要不就給我能刊登的某種希望,要不就至少安慰我……」讀完這段話後,我們不得不選擇後者,所以,注意了,現在就給您安慰。往後您面對的將是作為讀者的美好命運,而且是毫無私心的最佳讀者,也就是文學愛好者的命運,成為文學最堅強的永久伴侶,不是需要贏得什麼的人,而是已經贏了的人。
latest #8
白茶
3 years ago
您將纯粹為興趣而閱讀各種不同書籍,不必追隨「技巧」,也無須設想是否能寫出更好或者一樣好的內容。就此少了嫉妒,也不會陷入沮喪或懷疑的狀態,這些都是本身也從事寫作的讀者會有的情況。但丁對您而言,將只是但丁,他是否有個阿姨在出版社已無所謂。您不會夜夜被這樣的問題折磨:「為什麼某某某的作品根本不押韻,卻能刊登,而我齊整押韻,還仔細計算音節,卻沒收到任何回音?」您完全不再需要看編輯臉色,各「階段」的嘲弄嘴臉不是毫無影響,就是影響甚微。另外還有一個相當大的優勢,就是我們常會說「失敗的作家」,卻從不說「失敗的讀者」。
白茶
3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當然,是有那麼一大群失敗讀者的,他們也僥倖逃過指責,您自不在此列。如果有人寫作得不好,周遭的人立刻就斜眼嘆息,甚至連來自女友的安慰也無法指望。如何?現在是否感覺自己像個國王了?是吧!

-
白茶
3 years ago
上班摸魚偷翻篇幅短小的《辛波絲卡談寫作:致仍在路上的創作者們》,看到譯名滿意外的,難道辛波絲卡也會出這種書嗎?結果書裡甚至有收錄她回覆詢問閱讀書單或寫作指南的投稿者說:

「我們沒有教人如何寫小說的教科書,或許美國已經出版這類書籍,但我們敢於懷疑其價值。」
立即下載
白茶
3 years ago
原文書名看起來像是「文學通訊——如何成為(或不成為)作家」,收錄辛波絲卡擔任雜誌編輯期間對投稿作品的評論與回覆,起初我都看到一些「可推斷出您戀愛了,有人說戀愛中人是詩人,這話似乎有點誇大」,這種收情詩收到手軟的婉拒,還有一些雖足以傾訴心意但沒什麼文學價值的,她就說對方再不約你出去她就要去找人算帳www 後來看到一些真正的寫作建議嚇了我一跳(欸
白茶
3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比方說(再來一封為情所苦的小說)
「兩則故事都在處理因苦戀而導致的死亡,這主題我們不敢質疑,然而卻有個意見:即角色的命運愈悲慘,作者就愈需要培養心理洞察力。為什麼〈失落的歲月〉中,這位不幸的記者從未嘗試與所愛之人見面?這始終是個謎,有點不合常理,值得更進一步分析。我們對第二則故事保持沉默,就我們專欄來說,內容過於天真了。要繼續寫作嗎?我們確信再嚴格的禁令也無法阻攔像您這種具想像力的作者,那就寫吧!」
白茶
3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當寫作指南看的投報率是非常低的,看辛波絲卡風趣幽默且視覺設計別有風味倒是還算值得。寫作恐怕是一種又要趕又要能等,不能懈怠又要沉得住氣的才華,在渾渾噩噩的上班日午休還是被提醒了不少重要的事情。
白茶
3 year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1Q4VCSQRio3Kl8zZbckqtK.jpg
收一張最喜歡的幽靈,和一段正好談到幽靈的回覆

您在信中寫道:「我知道詩作有些部分很弱。 沒辦法,我不會再修正了。」為何呢,黑里多先生?因為詩太過神聖?抑或太無足輕重?這兩種對待詩的態度皆有誤。更糟的是,它們會讓新進詩人有藉口免去精進詩作的責任。向友人敘述星期五晚上十二點四十五分時詩魂曾來附身,在我們耳邊輕語、洩露天機,其熱切之程度讓書寫速度幾乎無法跟上,這種情景實在美好而愉悅,連偉大的詩人都喜歡在社交圈中講述這種讓人驚奇的故事,然而一回到家裡卻偷偷摸摸且勤奮不休地改正、刪去和潤飾文稿。所以,幽靈是幽靈,詩自有其平庸乏味的一面啊。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