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概括就是什麼都想講、什麼都講了,
什麼都講的不完全。
近幾年的迪士尼動畫電影都沒有一個一般人定義上的壞人在背地裡做壞事
我是覺得要使用一樣的套路可以
但是當你每部電影都想討論一樣的事時
是不是就有點過於重複了呢?
從《拉雅》開始 迪士尼的動畫電影劇情就好像定格了
都是以親情為出發點 結尾也都是美好的大團圓
對於現在的我來說看迪士尼電影的重點已不在於劇情
而是只需要重點關注在畫面又提升了多少、音樂又寫的多好
一部好的電影必須是好幾項要素組合在一起才能做到的
迪士尼把重點的劇情一而再再而三的重複使用
那又何嘗能讓接下來的電影變成一部好的電影呢?
當然這些都是我自己的看法
作為一個看著迪士尼和皮克斯長大的電視兒童
我只能說就算皮克斯也會出不達到標準的電影
但皮克斯的劇情上還是有做出許多的創新
可是迪士尼除了外在的畫面、音樂外
內在的劇情卻是一再的原地踏步
看預告的時候我就覺得好像沒什麼特別吸引人的部分
也沒什麼特別的重點的感覺
的確更看完後也沒辦法確定的指出最主要的第一主題的電影是什麼?
還有我覺得要素過多也是這部電影最讓人感到詬病的
同性戀人、殘疾狗、黑人白人婚姻、緊張的家庭關係
電影裡全部都有 不開玩笑全部都有
看完後我跟我妹都覺得要素過多絕對是這部電影被打低分都其中一個原因
主要是感覺這些要素都是沒必要出現的
對於我來說這些設定再平常不過 沒什麼特別的
談戀愛也好、殘疾也好、破碎的家庭關係也好或者是各種膚色的婚姻也好
這些也都只是這世上再平常不過的一些小事 但卻被放在電影裡特地的演出 這讓我真的不是很能理解
最沒必要的我覺得還是同性戀愛的部分吧
感覺那部分一抽掉 整部電影也沒有缺少什麼的感覺
更仔細的來說應該是不管有沒有談戀愛的段落
這部電影的結局都不會改變 同理換成異性戀也是沒差的
所以真的沒有必要硬塞一個曖昧對象就為了搞政治正確
整個劇情來說 就是完全沒有意外的起承轉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