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能說什麼,該投的票數我也還是都給DPP
但說真的我非常討厭這次的選舉風氣
如果民進黨要把自己擅長的策略改革路線丟掉
那說真的,拿什麼去說服中間選民支持?
這次氣氛還好耶,綠綠們大多是失望,沒像2018是絕望。
對,這次幾乎各縣市人選都是黨中央指名,沒有經過內部民調和初選
2018真的是絕望,這次反而是連很多支持者都希望能輸一下
我剛剛逛了一圈覺得超妙的
因為他們覺得選民被操弄成討厭民進黨
現在就有一些比較情緒化的發言吧
我覺得不是,應該是希望DPP能修正路線來面對2024選戰
選舉會走成這樣,黨內的林錫耀、洪耀福、陳明文等人要負很大責任
雖然中間我一度懷疑這次是故意要朝著鞏固核心支持者的方向
但沒有想到居然是連基本盤都沒有催出來的慘況
DPP這次的派系不團結是後續爆出這麼多事情的主因
這不對勁啊,我是覺得選民就很誠實反應他們不想要台灣目前被帶領的路線,不管民進黨是主動被動。
各自團體派系切割得越來越小意見整合不起來會不會是趨勢?
中央執政第二任的執政包袱就很嚴重啊(儘管改革比前一任期少)
我觀察起來對於國策和外交的支持度不會太差,要不然去年公投不會贏
但是在地方執政上,DPP本來就不利,這次也沒有和KMT做出政策區隔
blueskytalk:
不一定,畢竟前幾年英系還是成功壓制了各山頭達成團結
這次會這麼躁動,應該是很多人在旁觀蔡英文如何失勢然後移轉權力
但聽綠綠們都在講沒有英系這回事。所以你認為英系到底是那些人?
沒有政策區隔會不會是試圖釋放一個訊息與期待選民回應,國民黨能做的民進黨一樣可以,只是變成失去民進黨本身的草莾特色?
英系當然存在啊,要不然蔡易餘和陳明文算是哪個派系?
只是廣義來說非其他派系而受到蔡英文拉攏或擔任政府要位的就是英系
狹義來說只有陳明文拉進去當智庫的那一批人
交叉混合我認為有,DPP這次有些基本盤投了對面、甚至投給第三勢力
我認為DPP要主張可以和KMT達到相同的施政成績可以
問題是這次的重點也不在於比較誰的政策比較好,而是在誰比較讓人不厭惡
再來你就會看到DPP居然動用全部的媒體資源
在最後的一個月內去攻防新竹市這個不到二十萬人的地區
柯建銘為了幫林智堅平反,這步棋非常意氣用事,不得不慎思
老實說,我多半靠吃飯配的新聞而不是很頻繁接觸綠營餵食內容(雖然藍營白營觸及只能靠莫名其妙的來源一一例如line群組和同事),所以沒有反彈問題,像你提到的選舉風氣之類又或階級資源剝奪感問題產生而排斥執政黨。到現在我都搞不清楚所有有優勢點的縣市怎麼會贏得這麽難看。
比較奇幻,縣市長沒選好,縣市議員又不是這麽一回事,應該不只我在納悶吧。
blueskytalk:
這部分我覺得非政治關心者比較多的印象是防疫問題,以及民生物價飛漲、失業率提升產生的不滿
上面的則是這次DPP基本盤選民放棄支持的原因
這就很詭異了,因為這些問題都是無解。全球都在面臨的情況,台灣不可能避免。
真的比起來,巨嬰化產生讓我更畏懼。
縣市議員和里長選情並不算大敗
是因為在選前有許多非縣市長主流派系的DPP候選人直接選擇保持距離(也就是所謂的看風向),這些人沒有失去基本盤
我是覺得台灣人本來大部分就是大政府主義的巨嬰而無國際觀⋯⋯
所以只要生活一有不順,再被媒體或是社會風氣引導一下就很容易對執政者反感,馬八年後期也有點類似
這樣看起來,選戰變得很難打,一要分邊系統會像美國那樣二元論非常棘手。
新竹很妙喔 DPP荒腔走板就算了
KMT自己人超不爽出來選的那個 我婆婆的朋友以前是許明財的秘書,這次帶著兒子去當高的競選主任還總幹事啥的
個人覺得高這次算天時地利人和XD 一邊扶不起一邊鬧內訌
KMT出來選的據說以前許在當市長的時候就狂扯許後腿😂
DPP這次超蠢的,沒有發現瘋狂攻擊其實會讓中間游離票去同情高虹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