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d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latest #116
htd
2 years ago
破除性別刻板印象 西班牙玩具廣告新準則上路 | 國際 | 中央社 CNA真的,女孩的玩具大多是粉紅,實在太可怕了。而且我家小外星人已經被洗腦到覺得他最喜歡的顏色是粉紅色orz
htd
2 years ago
歐盟達成協議 禁止進口助長森林砍伐相關產品 | 國際 | 中央社 CNA「歐盟今天達成協議,禁止進口數種被認為是「造成森林砍伐主要因素」的產品...進口企業必須提出相關文件,證明其產品與砍伐森林無關,此外還須提供商品來源地「準確的農地地理資訊」。遭禁止進口的產品包括產自森林砍伐地區的棕櫚油、木材、咖啡、橡膠、可可,以及衍生產品像是牛肉、家具或巧克力等。」
立即下載
htd
2 years ago
趙春山:中共軟硬兩手作法可能會轉變 | 兩岸 | 中央社 CNA趙春山「「促談」仍會以「九二共識」為政治基礎,但「九二共識」已非原味,被添加了新材料,認為中共會在經濟、軍事和外交各方面,會對台進行極限施壓,迫使台灣接受「兩制台灣方案」,或提台灣自己的統一方案進行兩岸協商。(...)中共智庫正已針對「可操之在我」的部分,積極進行統一後的台灣「治理研究」。未來5年台灣面臨的是「促統」問題,而不是中共「反獨」的問題。」

趙春山雖然是馬英九在總統任內的對外政策智囊,不過現在他對中國的觀察似乎和馬英九已有差距。
htd
2 years ago
就職典禮邀請陳水扁 蔣萬安:感謝歷任市長貢獻 | 地方 | 中央社 CNA『前總統、前台北市長陳水扁在臉書發文表示「雖然只是一張來自台北市政府邀請卡,卻是20年來阿扁前市長第一次接到。柯郝馬3位前市長就職從未邀請觀禮,這次蔣萬安沒有忘記幾位老前市長」』

從這個邀扁的政治動作來說,蔣萬安的幕僚應該能說有敏銳度。只是之後能發揮到哪種程度,仍是很難說。
htd
2 years ago
民進黨真的應該小心,在馬時期打檢討國民黨和抗中牌是有效的。但是在蔡英文政府即將進入第8年、民眾總會思變的背景下,強調檢討國民黨或在野黨會顯得失焦,也會抵銷抗中效果。民進黨需更強調更貼近民眾的新願景,以因應民眾思變
htd
2 years ago
半導體去台化?魏哲家重申:門都沒有 | 產經 | 中央社 CNA最近政府一直在解釋不會去台化,但解釋得太客氣了。應該直接擧例回擊,中國發展半導體也超過10年了,工程師"可能"和台灣工程師一樣有競爭力(=被剝削,且有經驗),但也沒發生去台化
htd
2 years ago
過去台積電去中國設廠,的確台灣輿論也有“被掏空”的疑慮,因此對台積電去美國設廠的疑慮也是合理。只是,從事後諸葛後見之明來看,中國的例子,並不符合設廠且形成當地供應鍊就能迎頭趕上的邏輯
htd
2 years ago
傳台大國發所碩專博班停招 校方:一切照舊 | 生活 | 中央社 CNA『台大社科院近日開會討論後,最終作出決議,將從下學年度開始,包括國發所碩士在職專班及博士班將暫停對外招收新生,僅保留招收國發所碩士班一般生。』

不停招碩班、但停招博班。為什麼?????
Scientia
2 years ago
博士班才多少人,碩士生才可以賺錢。而且高教或多或少都有念博的人減少的問題吧?我猜
htd
2 years ago
Scientia1896: 有可能,但沒開博班,形同被降了一級www
Scientia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國外也是一樣,我們系上資金充足大概是因為一直合併,從歷史系跟古典文獻合併,前陣子又併了宗教所,系名越來越長了,當初申請歷史博,畢業變成歷史與古典文獻與宗教研究所,真是賺爛了XD
Scientia
2 years ago
唯一遺憾是沒有把東亞研究吃下來,東亞研究跟外語系合併了,敝校什麼都不會,就是善於合併來cost down
htd
2 years ago
XDDDDDD 面臨少子化,其實也沒辦法就是了ww
htd
2 years ago
共軍辦英語能力賽 強調面向未來戰場 | 兩岸 | 中央社 CNA『比賽主要基於戰爭非戰爭軍事行動擬制想定作業,由參賽學員自行確定任務類型、行動環境、力量編組和任務實施等,透過地圖、圖片、資訊平台運用等手段下達戰鬥命令,從而引導參賽學員將抽象任務情景化、作戰要素具象化,推進訓練與實戰應用的深度耦合。』

中國真的蠻拼的,把兵推比賽化....www
htd
2 years ago
美供烏克蘭愛國者飛彈 澤倫斯基:2023年是戰爭轉捩點 | 國際 | 中央社 CNAFacebook台灣很多人很愛計較英語發音「標準」、或嫌聽不懂其他國家的英語腔調。也很多人愛現自己知道很多俚語、流行語等可能某世代或族群才懂得用語。但烏克蘭總統的英語演講腔調很重、用詞也很直白(訴求多數人都易懂)。雖然也因為他是總統,一般人看到階級就自動有禮貌。不過,還是希望更多人能從這樣的演說的例子,能更尊重各地腔調,重視對更廣泛群眾來說易懂的用語
htd
2 years ago
美陸戰隊擬禁新兵說Yes, sir! 改採性別中立稱呼引反彈 | 國際 | 中央社 CNA「使用性別化的稱呼,會讓新兵先去想到或從視覺上判斷教官的性別,再去想到對方的軍階或扮演的角色。」

既然都能以中性詞partner稱呼自己或他人的伴侶或交往對象,sir/ma'am這類強迫說者進行二元區別的詞也該停了
htd
2 years ago
希望台灣的慣用語也更多中性詞。以前在某公司工作時,每次聽人說「你們小姐(泛指各助理)、你們工程師(都是男人)」都翻白眼。
htd
2 years ago
塔利班禁女性任職NGO 布林肯:恐致毀滅性打擊 | 國際 | 中央社 CNA台灣政府很少對這類外國的人道危機採取行動,譬如發表意見或實施什麼政策等,反應出國家對外行為仍以保障本國安全為最主要考量。只是,台灣為吸引各國支持保障台灣安全,因此蠻積極向世界訴求民主與人權價值,也顯示僅管意識形態不一定是影響國家行為的最主要因素,也可能影響國家在安全利益下的權衡計算,因此台灣才會訴求價值面。如此,台灣在對外訴求價值的同時,卻比較少對外國的人道危機有所表達和行動(譬如只是表達憂慮,也是一種表達),這樣真的好嗎?
htd
2 years ago
Indira (@indiravarma) • Instagram photo女性被要求不同程度遮掩身體、頭部、臉部。都是為了「保護女人」
htd
2 years ago
全台碩博54班新生註冊掛零 台大國發所戲劇系等5博班入列 | 生活 | 中央社 CNA台大解釋,是因為分數不到,所以有博班沒有新生註冊。這應該要是新聞標題吧,免得誤導讀者連領頭羊台大也有招不到學生的博班wwww
htd
2 years ago
239個地方政府引入「伴侶制度」,已向超過3400對伴侶發放證明在沒有修憲下,日本各地方政府陸續承認同性伴侶。嘛是一種workaround
htd
2 years ago
蕭景田遭通緝 行蹤成謎地方人士眾說紛紜 | 社會 | 中央社 CNA「士檢今天對同案被告國民黨中常委蕭景田發布通緝,檢調指出,為釐清蕭景田與賄選案關係,日前將蕭景田列為被告,但蕭景田未到案,檢方認定蕭景田已逃亡或藏匿,因此予以通緝。」

本來只是嫌疑被告,因為不報到,直接變成通緝犯,哈
htd
2 years ago
范雲:女人沒有不當兵 將提案修兵役法 | 政治 | 中央社 CNA「外界更多的討論,居然是聚焦在女人為何不用當兵,其實這也是厭女族群最愛使用的「女權自助餐」攻擊術」

若把修兵役法做為2024選戰議題,來連結國安和性別議題,除了能進一步對外表達台灣人自我防衛的意願,也應該是有利於建立民眾想法中的性別角色去二元化。這個議題會怎麼操作,蠻有趣的
Scientia
2 years ago
雖然我是支持男女皆兵的,但這些人才不是真的在乎男女平等,真的就只是厭女而已,等到女人要當兵時,這些人就會開始罵女兵沒用沒戰鬥力了。然後現在罵說沒生小孩的女人要當兵才公平,等到當兵之後還是會罵沒生小孩的女人是沒盡到女人的責任。
Scientia
2 years ago
另外我自己是覺得,女性服兵役最大的阻礙,其實不是來自於女性國民怎麼想,更多的是部隊的老藍男怎麼想,他們算是最性別思想最保守僵化的一群人。女生就算當兵也不過是人生中的幾個月或是一年,但是對部隊長官來說,是他們長期以來的同溫層,每天生活跟工作的環境會產生不小改變。當然現在部隊內也是有女兵,但就是少數,跟一半是女的情況可是天差地遠。
Scientia
2 years ago
看之前吳斯懷的反應,就知道他們首先連結的不是男女平等的觀念,而是天啊女人也要當兵代表我們男人都要死光了不夠用了,才會很可悲的連女人都被推上戰場,兩岸要和平不要戰爭。然後部隊長期推託的藉口就是沒有女性設施,但設施甚麼的真的給他五年下去還蓋不出來嗎?就只是不想做而已。
htd
2 years ago
某些國民黨人煽動戰爭恐懼「投民進黨就上戰場」,在這個投機戰術下大概就變成「投民進黨連女人都要上戰場」。強化安全準備,從台灣防衛結構上造成中國發動戰爭的難度,從而防止戰爭。「備戰而止戰」的觀點,其中有顯而易見的力量結構邏輯,應該直接點明
Scientia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比較大的困難或許是管理上,因為管理階層也沒甚麼經驗,甚至他們可能會拿男女在一起不好管裡當藉口。當然看到日本自衛隊超嚴重的性騷擾跟性侵問題,我也是會有類似的擔憂。但老實說也是可以分開管理,如果有人要吵說沒有一起管理,男女沒有在同一個營區就是性別歧視(男性),那我會覺得這些人就真的只是厭女在鬧而已。
htd
2 years ago
Scientia1896: 男人才能當兵、當兵的是男人等性別刻板,大概不只是國民黨現象,ptt鄉民一天倒晚都有這類論調。國民黨的問題,是竟然利用這個廣泛的性別角色偏見進行政治操作。
Scientia
2 years ago
當然了,但也是因為他們可以進行政治操作,所以才說他們是最大的阻礙。
htd
2 years ago
所以,民進黨正好覺得找不到方法破國民黨「投民進黨就上戰場」話術,若借力使力,透過修兵役法來進一步闡明「備戰止戰」,應該是一個可行的反擊。而且更會是去性別二元想像的積極政策
htd
2 years ago
為尋求擴大營收 推特擬增加政治廣告投放類型 | 國際 | 中央社 CNA管理至少會以成本為考量,並不難理解。若宣稱不以廣告為支付成本的主要來源,也會尋求向使用者收費或募款,或尋求投資者增加投資。不管哪種方式,都需要迎合提供資本者的偏好。但不管這個偏好是否以何種程度與自己相符,最終仍考驗使用者的獨立思辨。特別是獨立於自己的偏好,因為同溫層帶來的盲點也不少
htd
2 years ago
若依我的偏好,以前我會覺得自由時報是可信的來源,聯合和中時則不可信。但構成文章的元素,除了基本事實(人事時地)以外,就是作者透過選擇詞彙所構成的個人意見。若沒有仔細辨識基本事實,很容易被意見修辭拉走(這是作者使用修辭的目的)。這些媒體的文章都不會只有基本事實,讀者都要小心。
htd
2 years ago
俄罗斯承认士兵违规使用手机导致乌军袭击得手 | DW | 04.01.2023因為人人離不開手機,能不能發起「要手機,不要戰爭」口號,讓俄國趕快停戰XD
htd
2 years ago
法國黃背心抗議重回街頭 警方漁網圍堵爆衝突 | 國際 | 中央社 CNA「警方漁網圍堵」

這個形容詞太誤導了,我還仔細看內文,想知道警察如何使用漁網.....
htd
2 years ago
IPAC通過台灣入會決議 邀范雲張其祿任共同主席 | 政治 | 中央社 CNA范雲被邀請擔任IPAC共同主席,應該意味范雲會繼續擔任民進黨的不分區立委了吧?
htd
2 years ago
林昀嫺獲柏克萊傑出校友獎 分享台灣同婚立法發展 | 生活 | 中央社 CNA「她也藉著這個難得機會,和台下聽眾分享台灣同婚立法的過程和社會氛圍變化,從立法之初抗議聲浪不斷、支持同婚的民眾不到4成,到法案通過3年之後,已有超過60%的人支持同婚。她說,自己始終堅信,立法不只該反映現況、更應走在現況之前,「特別是攸關人權的法案」。」
htd
2 years ago
由於人很難什麼都懂,且並非每項議題都直接影響到自己,因此其對議題的表態是認真、確定、不變的嗎?或許民調問題都設計得太容易輕浮回答(因為執行民調的研究者想要的是快速得到大量調查結果,否則研究時間/金錢的成本會飆高),應該讓民調設計得像在論文課教授烤問學生一樣,逼問到學生快哭出來,不知道要回什麼,只能回答「我再回去研究」,如此才不會得到善變(輕浮)民意的調查結果
htd
2 years ago
陳弱水:疑美論若占上風 弱化台美防衛致台灣敗亡 | 政治 | 中央社 CNA雖然這篇的「愛國主義」立意不能說不好,但很容易變成在互相指責誰的愛比較少,但愛又很難有普遍能被接受的量測方法。與其質疑誰的愛比較多比較少,不如強調如何從力量上降低戰爭可能性,譬如政治結盟的力量,武裝人員和設備部署的力量,基礎設施保養修復的力量,醫療和災難支援的力量等等。自我和對外合作的力量強化以嚇阻對手,是非常(力量)結構現實主義的物質-心理計算邏輯,連流氓都知道要強化結盟和自我
Scientia
2 years ago
整篇新聞都是陳弱水說,根本就是摘要人家的文章,所以我乾脆直接去看老師的臉書了
htd
2 years ago
疑美論並非完全不合理,但在中國力量不斷增強的結構現實下,台美日等各國會有加強合作的傾向,僅管會有廣度、速度、深度的差異。會有這個傾向,是因為國際間缺乏有力的大政府或組織能主持公正的秩序(所以被稱為international anarchy),各國需主動尋求保障自我安全、經濟等賴以生存的利益,而非相反
htd
2 years ago
Scientia1896: 新聞就是這樣呀XD
Scientia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其實老師說的也沒錯,只是他談的疑美論只是整個疑美聲音中一個面向,他談的是中國跟統派的疑美論,單從這方面來說,他提到的現象都還算精確,確實中國民族主義跟台灣統派人士就是這種心理。只是對於美國爆有不信任感的人,也不是只有這些人而已,像是我留美的朋友,他也是很反中的,加上他也打算以後要移民美國了,算是很親美的人了,但他也會非常憂心美國對台灣的支援會不會只是口惠,畢竟美國最重要的還是自己的國家利益。不過我能理解老師為甚麼要寫這篇啦,因為像是我朋友那種的疑美其實對於台灣國防是不會有甚麼危害的,但是問題是現在台灣主流的疑美論恰好都是有某些政治立場的人,這些人連買武器都要反對了,整天覺得戰爭都是美國挑起的,跟中國完全沒關係...
htd
2 years ago
也就是,以愛國主義做為反制疑美論恐怕難以是有效(因為要如何量化愛?)的反制,而且有陷入互相指責不夠愛的內鬥疑慮,要用愛國主義做為檢驗標準真的要三思。我還是覺得,從最基本的力量強化來對社會大眾說明,是可靠且較避免內鬥的邏輯
htd
2 years ago
Scientia1896: 我也覺得他說的沒什麼錯,只是我覺得不要用愛國主義做為反制比較好
Scientia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這篇沒用大概也跟你說的類似,因為統派的人會覺得被統一才是真的愛台灣,台灣回到祖國的懷抱後,日子會過得更好。他們也覺得自己很愛台灣啊,覺得台獨人士才是在毀滅台灣。
htd
2 years ago
Scientia1896: 沒錯w
Scientia
2 years ago
不如想想怎樣讓他們看清中國,雖然我覺得很難,任何不好的新聞都被視為抹黑,像是我阿姨都說過BBC不可信了,他就只相信中天。但要說他知識水準低落嗎?他其實又很自豪自己是師大研究所畢業的,覺得自己知識水平高過於平均國民很多,所以又更難溝通了。
Scientia
2 years ago
大概只有統一後他們過的不好,被社會主義鐵拳毆過後,才有點機會吧,但那時就太遲了。不然我覺得一般人光是看到習近平把任期改成無限,心中警鈴就要大作了吧。
htd
2 years ago
這兩年我的自省就是,不用去針對個人,因為範圍太小了。而且有時個人的確有其自己和他人都難以理解和化解的堅持,不要去挑戰這種的,放過彼此XD
htd
2 years ago
馬英九:沒有一個國家叫做台灣 國名是中華民國 | 政治 | 中央社 CNA同理,這世界沒有國家叫做中國,也沒有國家叫做英國
htd
2 years ago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Ambassadors in Washingto...“Madame Chiang Kai-shek, the glamorous wife of Taiwan’s founder..."

這句一整個怪異XD
htd
2 years ago
整篇都沒提到ROC,正好能回應馬英九的「國號=國家」論。有時真的會因為馬英九太荒謬而不禁地圖炮哈佛/台大/建中學生程度怎麼這麼差(喂
htd
2 years ago
為台灣愛玉取學名 牧野富太郎故事將搬上NHK | 國際 | 中央社 CNA突然想到,NHK的人物劇和大愛的會員劇很相似。都是傳記類型故事,而且都偏向美化人物(沒辦法XD),且都要描寫人物如何和其投入的人生事業/(慈濟用語)志業產生關聯
htd
2 years ago
羅致政掌民進黨政策會 謝佩芬升任國際部主任 | 政治 | 中央社 CNA羅致政從民進黨國際部主任變成政策會執行長,應該能確保未來民進黨總統候選人的對外政策路線不會有重大變化,包含平權路線(若視為是一種台灣國家形象的對外建構)
htd
2 years ago
兵役延長?羅致政:要就早點宣布 - 政治新聞 - PChome Online 新聞
「羅致政指出,民進黨過去是在黨內大鳴大放,但經過這幾年執政,這文化出現改變,會以總體執政目標做為考量,第一任立委時,有在國會曾為了同婚、年金改革等價值而戰,但到總統蔡英文第二任期時,碰上疫情打亂施政節奏,所以氣候變遷、居住正義、轉型正義等議題都被打亂掉,也因為經濟問題,使很多政策不敢推動,變成都在「救急」,反而價值面的議題沒有閒工夫處理,被民眾質疑政策跳票。」
htd
2 years ago
羅致政對蔡英文第2任期(2020-2024)政策路線的看法
htd
2 years ago
共和党人誓言过问美国金融机构的“ESG议程”「資深共和黨眾議員巴爾稱,銀行應該為各類企業提供平等的資本獲取渠道。他擔心美國金融體系“已被容不下多元化的左翼所吸納”。」
htd
2 years ago
「多元化」和「宗教自由」一樣,也被用來掩飾不友善了==
htd
2 years ago
李淳出任外交部政次「興奮又沉重」 助台拚科技外交 | 政治 | 中央社 CNA我也覺得李淳擔任外交政次是好棋。台美貿易談判在今年和明年可能有進展,且在中國和國民黨會對台灣對外政策打經濟牌的背景下(譬如說台積電國外設廠是掏空台灣),有貿易專家擔任外交主管,應能讓政府的反應更快速且精準
htd
2 years ago
2成5勞工下班仍被交辦工作 平均每月執行4.7小時 | 生活 | 中央社 CNA「去年有延長工時(加班)的勞工占42%,較110年調查下降4.3個百分點,平均每月延長工時為15小時。按行業別觀察,以電力及燃氣供應業最高,其次為公共行政及國防/強制性社會安全、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出版影音及資通訊業。」

嚇然發現原來在深坑中:'-(
htd
2 years ago
IPAC通過台灣入會決議 邀范雲張其祿任共同主席 | 政治 | 中央社 CNA羅致政掌民進黨政策會 謝佩芬升任國際部主任 | 政治 | 中央社 CNA上面貼過了,但再貼一次。范雲擔任IPAC共同主席,應該是意味能確保繼續擔任民進黨立委。羅致政擔任民進黨政策會執行長,也能保障民進黨總統候選人的政策和蔡英文時期不會有太大差異(譬如不會大幅改變方向),包括平權政策(一種台灣國家形象的建構)。
htd
2 years ago
羅致政認為,蔡英文第一任期能進行爭議性政策改革(譬如同婚),但2020年1月總統勝選,卻也遇上疫情,影響到民進黨原有的政策計畫,被質疑政策跳票。

接下來進入covid流感化,民進黨應該是會回歸原計畫。民進黨婦女部改稱性平部,大概是個政策動向指標吧
htd
2 years ago
一周世界舆论聚焦:气球事件导致拜登将很难缓和中美关系 - FT中文网
「美國對中國氣球事件的處理,導致中美兩國都沒有台階下,儘管美國政府可能迫於無奈,但真正損害的是兩國關係的未來。而對中國來說,對與發射氣球相關的部門,或應追究責任。有專家認為:出現問題意味著,氣球的控制系統和自毀系統不成熟。」

這位曹辛總是保持表面上說“都是別國的錯”,但最後一段來個“但我們需自我檢討”。做為中國人要在符合黨的口徑下寫文章表達異議還真為難XD
htd
2 years ago
安倍晉三回憶錄 言及深受李登輝總統國家觀感動 | 政治 | 中央社 CNA「兩位訪談人指出,這本被認為是戰後第一級的回憶錄若就此「長眠」,實在太可惜。在安倍辭世49天過後,經安倍夫人安倍昭惠同意,如今終於出版」

安倍昭惠如果也能出回憶錄就太好了,特別安倍說他是「家中的反對黨」,對政策常有不同意見,若能有回憶錄的話,應該能看到更多政治人物私底下的意見
htd
2 years ago
「安倍晉三回憶錄中記載,安倍曾請教李登輝的看法。李登輝說:「我哥哥是大日本帝國海軍軍人,我也以學徒兵身分出征,身為日本陸軍軍人拼命奮鬥。戰爭期間,我是日本人。我哥哥戰死南洋,當時戰歿將被供奉在靖神國社,這是士兵與國家之間的契約。當然,我認為我哥哥被當成神供奉在靖國,我能與哥哥見面的地方就唯有靖國神社,所以我會與哥哥在靖國重逢。」安倍受訪時表示,聽到李登輝這番話,根本說不出要求李登輝別參拜靖國的話。」
htd
2 years ago
「李登輝還對安倍說:「日本人到底在做什麼?已喪失過去日本人的精神了嗎?為國捐軀者被供奉在靖國,身為國家領導人參拜靖國不是理所當然的嗎?」安倍說,聽聞此語,啞口無言。」

李登輝老謀深算,是不是專挑安倍想說但不敢說的話,故意刺激他?XD
htd
2 years ago
陳以信訪華府 就台美關係與眾議員交換意見 | 政治 | 中央社 CNA「陳以信指出,他對眾議員們強調,台灣除認真備戰外,更應積極避戰,唯有兩岸關係穩定,才能極大化台美雙方共同利益。」

不得不說,兩黨在檯面上強調彼此立場差異,但媒體和輿論焦點外的發言,其實沒那麼大差異。中國不想和民進黨對話,但民進黨的立場基本上仍是呼籲兩岸無條件對話,希望穩定兩岸關係。
htd
2 years ago
政治人物在檯面上的發言或行動,非常有表演性質,目的是要贏得輿論關注和支持度,但檯面下則傾向互相妥協讓大多數的事務無爭議趕快通過。但輿論不想看這種的,太無聊了,就像戲劇,就是要有衝突才好看XD
htd
2 years ago
雖然民進黨支持者常見觀點是國民黨親中賣台,國民黨政治人物檯面上也強調他們“才是”中國願意合作的對象,因此選擇國民黨“才”能穩定兩岸關係。但若以這篇報導陳以信的說法,陳以信基本上也認同台灣需「認真備戰」。中國會喜歡這種說法嗎?會喜歡這樣的國民黨嗎?
htd
2 years ago
中國近年對92共識的論點,和國民黨的差異愈來愈大,顯示的是中國看輕國民黨,且不信任國民黨執政能為促進統一做什麼,因此驅向強調中國的意志,而非和國民黨的“共識”
htd
2 years ago
大概中國在馬英九執政期間期望太高,所以失望也愈大吧w
htd
2 years ago
香港终审法院裁决给予跨性别人士更改身份证权利做個紀念,希望更多政府能在法制面尊重個體差異
htd
2 years ago
岸田协调访乌遇阻 如何确保安全是课题「關於警衛,美歐各國利用本國的軍隊,而日本受法律制約,自衛隊無法執行該任務。外訪時需要委託其他國家或民間公司。」
htd
2 years ago
「訪烏時宣佈何種援助措施也難以敲定。美歐各國應烏克蘭的要求提供坦克等武器,而日本根據規定防衛裝備品出口規則的“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的運用指針,不能提供殺傷性武器。因此,政府內有意見指出“若無援助措施,就應該放棄訪烏”。」
htd
2 years ago
僅管常見意見包含希望各民主大國盡量支援烏克蘭武器,也有一些是否應派軍與俄國直接衝突的討論,但若以日本而言,不但武器輸出仍受限,自衛隊在聯合國或美日同盟以外的情況執行海外任務也仍受阻於本國法律,即使保護首相訪問烏克蘭也不行。
htd
2 years ago
江啟臣:有實力才有和平 台英關係預期將深化 | 政治 | 中央社 CNA「他告訴中央社,有「實力」才可能有真正和平;尋求和平不必然意味委曲求全,但若無實力作後盾,言行即容易缺乏可信度,國家利益恐怕也難以維護。」
htd
2 years ago
「他提到,「嚇阻」涵蓋軍事與非軍事層面,兩個層面必須同步經營。他說,訪英期間曾向英國國會外交委員會主席克恩斯(Alicia Kearns)傳達,台灣與盡可能多的國家、包括英國深化關係,有助嚇阻北京。江啟臣也強調,台灣必須能展現對其他國家的實質重要性。」
htd
2 years ago
「他說,各國最終都是依據自身國家利益行動,無論考量的是價值體系或實質利益。任何一個國家的民眾都不希望看見「對自己不利的事」發生,台灣民眾顯然不希望台海爆發軍事衝突;然而,若不尋求透過政治手段和「對話」解決問題,恐怕就得比拳頭大小,這樣的情況不見得對台灣有利。」」
htd
2 years ago
國民黨的較年輕的政治人物,特別是專長是在國際關係的,對台灣對外政策的看法,大概能說和民進黨沒有差別了。
htd
2 years ago
只是國民黨還是得再花個5至15年幾年轉型吧,因為較年長世代(譬如馬囧)要凋零也沒那麼快。
Scientia
2 years ago
但是就不知道台灣有沒有這個10年...怕
htd
2 years ago
Scientia1896: 雖然不能說是100%,但台灣在這幾年儘速“刺猬化”+美國為首的同盟體系合作深化的話,應該是能嚇阻武裝衝突,畢竟“覺得會贏”才有膽進行武裝衝突。目前看起來是兩者都有在動(譬如菲律賓最近表態確立與美日的合作),希望速度愈快而不是慢就好。
htd
2 years ago
自民党高层称将讨论LGBT法案 各党呼吁立法「萩生田強調:“不能有不當歧視和偏見”。公明黨政調會長高木陽介主張,有必要在5月的七國集團首腦會議(G7廣島峰會)前法制化。」

真的能在2個月內完成同婚立法嗎?????
htd
2 years ago
性平團體攜手縣市議員 推動多元友善政策 | 生活 | 中央社 CNA「彩虹平權大平台會後發布新聞稿表示,「友善議員聚會」自2019年開始,是推動地方性別友善政策的重要工作。過去4年間大平台在全台8個縣市,邀請各地的性平團體及在地友善議員於每年定期聚會,彼此交流對於縣市政府性別平等政策的建議及想法,至2022年,全台已有62名友善議員、超過20個性平團體參與聚會。」
htd
2 years ago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秘書長杜思誠提到,許多中央的性平政策都是由地方執行,因此也很仰賴議員的監督,但過去性平團體與議員間多半僅有單一議題的合作機會,但透過了友善議員聚會,有了包括同志教育、性別友善廁所、彩虹地景、公務系統教育訓練等更多地方政策參與的機會。」
htd
2 years ago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秘書長韓宜臻表示,性別平等教育近年來不斷受到負面攻擊,老師在校園第一線承受的壓力極大,感謝友善議員堅守立場,督促教育局處依性別平等教育法運作,質詢、關注各種教育現場的性平議題,像是不適當宗教團體志工入校、幼托人員是否納入性平教育時數等。」
htd
2 years ago
62個友善議員,目前ROC一共22個行政區,平均一個行政區大約有2.8個。雖不能說人數足夠,但有能連絡的議員,總是好事
htd
2 years ago
详讯:岸田内阁支持率维持33% 同性婚姻赞成达64%「64.0%的受訪者認為應該承認同性婚姻,大幅超過認為不應承認的24.9%。對於首相岸田文雄在國會上就匯入同性婚姻制度答辯稱“這是(會導致)家庭觀、價值觀和社會會發生改變的課題”,有57.7%的受訪者認為“不恰當”。」

自民黨政調會能克服黨籍國會議員反對,做出符合主流輿論偏好的同婚立法決定嗎?
htd
2 years ago
跨党派议联欲推动LGBT理解增进法早日成立「議聯會長馳浩就任石川縣知事,來自自民黨的前防衛相岩屋毅被選為接任者。岩屋表示將為了在5月七國集團首腦會議(G7廣島峰會)前使該法成立而“竭盡全力”。該議聯曾主導制定2021年朝野政黨工作等級人士達成共識的理解增進法案,之後因部分保守派提出異議而在自民黨內未獲得同意,沒有向國會提交。此次自民黨的態度仍是焦點。」

雖然G7峰會在5月,因此有些議員喊出要在峰會前通過同婚。但是要在兩個多月內完成,立法過程就得全力全開了。由於自民黨在國會過半,如果自民黨議員反對者多,那麼自民黨政調會下的議題部會/調查會就不容易做出共識。或許這件立法要快速通過的話,走的可能不會是日本常見的立法過程
htd
2 years ago
日本常見的立法過程是,為了要確保法案在國會通過,政府官廳會先向自民黨調查會議題部會/調查會報告,吸收議員意見後修改,再向國會提案。自民黨政調會做成黨共識後,黨籍議員依黨規在國會投贊成票。
htd
2 years ago
由於想推同婚案的是跨黨派議員聯盟,所以或許是想繞過自民黨政調會可能不易做成共識這關,直接由跨黨派議聯向國會提案,也就是把實質決策場所從自民黨政調會移開,國會成為實質決策場所。由於自民黨政調會沒有共識,因此也不能以黨規約束國會議員在表決時要投贊成或反對。如此,如果在野黨和自民黨國會議員能湊到足夠的贊成票,那麼就有可能成案並通過。
htd
2 years ago
小英之友會併入信賴台灣協會?潘孟安聲明澄清 | 政治 | 中央社 CNA「信賴台灣願景協會」這個名字,未來搞不好會被譏為「姓賴」,要不要改一下名啊?
htd
2 years ago
评析夏立言访北京,华盛顿政策圈认为国民党和中共“令人不舒服地友善”?吳玉山「“客觀來說,我會說,如果有任何人能直接與另一方談,來進行對話,那還是要比台灣與中國大陸一點都沒有溝通來得好。不過明顯的是,試圖與共產黨領導人對話而沒有先以充分的自我防衛來保衛自己那將是天真的。”因此吳玉山說,台灣選民還是要觀察,國民黨是否能在與中國溝通的同時也能加強台灣的安全防衛。」

國民黨在強調自己“才能”對中國溝通的同時,也能強調自己能「先以充分的自我防衛來保衛自己」,一點也不「天真」嗎?如果強調防衛,那會和民進黨一樣,遭到中國減少溝通管道嗎?
htd
2 years ago
僅管民進黨和國民黨在對中政策基本上都是穩定對中關係+加強防衛,但在選舉策略上就強調兩黨差異以作為市場品牌區格,也突顯對兩黨來說,穩中強台說起來簡單但卻不容易同時做到。
htd
2 years ago
但對台灣民眾來說,兩黨對中政策基本上一致、但有不同強調面向,這個特性使台灣民眾能善加利用做為對中兩面手法,也是很諷刺XD
Scientia
2 years ago
國民黨就是衡量後就覺得目前的路線對他們才是更有利可圖的吧,這是跟民進黨的市場區別。其實也不光是國民黨啦,可能對整個台灣來說都是,可以談的話,當然是希望能好好談,不要有戰爭,但是中國現在越來越是要你聽我的,而不是雙邊對談了。最後就是會陷入很兩難的困境,如果我們加強國防就會關起溝通的管道,這不是件好事,但反過來說,如果我們都乖乖聽中國的話,也不能真正降低戰爭的發生,因為中國會不會打你很大程度上還是取決你好不好打下來,你降低國防等於是增加被打的風險,也不是好事。
Scientia
2 years ago
不過有兩個黨,大概就像你說的,民眾可以善用為兩面手法,利用兩黨一個當白臉一個當黑臉,不過對岸明顯有越來越不重視國民黨的態勢,所以我個人覺得這表示兩面手法的空間也逐漸在縮小中。
htd
2 years ago
選擇民進黨繼續執政,但保持讓國民黨有一定政治影響力,勉強中國不滿意也要吞下去有個無法指望的國民黨做為對話對象,免得中國覺得毫無希望。大概對台灣民眾來說,這能是艱難環境下的因應策略吧。雖然,台灣民眾要先不要被兩黨的市場區格策略搞得入戲比兩黨還深,而把兩黨對中政策的一致但微妙差異做為可用工具
htd
2 years ago
Scientia1896: 若要保持台灣獨立現況,最主要是快速強化硬實力,包含武裝和經濟以及兩者的對外合作,並強調民主和人權等做為軟實力,以意識形態約束他國對中和對台政策的方向。在此基礎上,或多或少維持對中溝通管道,雖然是必要,但卻是次要。對台灣來說,本來就不能指望對中溝通就能保障安全,大概只能期待緩和緊張
Scientia
2 years ago
我是站在加強軍事經濟實力最重要那邊的,因為終究對岸會不會打,最大的考量點還是代價有多高,今天你手無縛雞之力,就算很聽話還是會被揍。不過很多民眾應該想法是不同的,反而認為這樣會激怒中國...這些人或許就是屬於你說的入戲比兩黨還深的選民,但我覺得倒也不能忽視這類民眾的想法就是了。
htd
2 years ago
Scientia1896: 大概他們需要有連續劇做為無聊苦悶生活的宣泄,其實我也不好說什麼,而且說實在也無力指教別人。所以我比較傾向儘量針對政府和政治人物,僅量觀察他們實際上在做什麼,因為他們的選擇才會直接造成政策變化。雖然我也是覺得太多荒謬網民了,覺得煩就是了XD
Scientia
2 years ago
我會覺得不能忽視在於,儘管很多時候其實是政黨跟政府在領導人民,但選民還是會影響政黨跟政府的。大概可以慶幸的是,至少台灣檯面上的政治人物,不論哪黨都是比較中間路線的人出線。
htd
2 years ago
Scientia1896: 應該說,我能老神在在,就是因為我“猜”台灣民眾主流態度和兩黨應該差不多,會認為不需強化台灣、只強調對中對話的,應該是很少。比較起來,我更擔心,認為不需和中國對話的民眾更多,因為這會壓縮政府對中政策的靈活度
Scientia
2 years ago
不過會有越來越多民眾認為不需要跟中國對話,其實也跟中國越來越強勢的態度有關,讓台灣人會有一種無法溝通就拒絕溝通的情緒吧。
htd
2 years ago
Scientia1896: 這是一定的,所以才令人擔心。心情不好,但還是大局為重,不能太過度讓心情牽制靈活度。
htd
2 years ago
譬如美國雖然對中競爭,但是還是願意保持對話可能性,儘管不會太期待對話能實質改變美中競爭趨勢。特別是當情勢險惡時,保持對話更是重要,因為能增加避免擦槍走火的可能性。也就是,儘管有各自無可退讓的本國利益,因此關係勢必緊張,這是可預期的。但要能有管道做到減少不可預期的事情發生,或即使發生也有管道能管理事態發展。
htd
2 years ago
另外,僅管國民黨強調只有他們“才能”對中國溝通,但這其實不是事實。因為,中國是不願在檯面上和台灣政府直接對話(因為避免造成承認台灣中央政府的印象),但事務性單位日常聯絡是仍然繼續,這之中能操作很多對話,僅管對話層級較低就比較沒效率。
htd
2 years ago
評夏立言訪中 羅致政:時機可疑 恐有選舉考量 | 政治 | 中央社 CNA「羅致政會中表示,夏立言此行訪中是「時機不宜、動機可疑、成果可議」;觀察國民黨原設想在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本月初訪中之後緊接前往,如此一來符合中美和解趨勢。羅致政說,結果「氣球事件」導致布林肯訪中踩煞車,在美中關係演變之際國民黨仍堅決訪中,這與去年中共對台發動軍演時訪中的時機一樣不宜,幫中共找下台階,恐為國民黨替中國解套、背書。」

這篇座談會報導能看出,民進黨的對外政策幕僚不反對夏立言這次訪中,雖然懷疑其c/p值。譬如羅致政覺得布林肯都不去了夏立言還去是時機不佳成果有限,恐怕是朱立倫想競爭黨內總統初選才這麼做。董立文則懷疑用什麼條件才換到在檯面上見到指標人物。林廷輝認為國民黨做的,也不是穩定的交流。
htd
2 years ago
也就是,兩黨在吵的,是在事務層日常聯絡上,應如何建立更高層的穩定對話機制,而不是像電燈開關似的100%有無對話之分別。
htd
2 years ago
當總統走入戰區:拜登大膽而祕密的烏克蘭之行兩岸武裝衝突時「美軍會不會來」一直有人在討論,去年俄國侵略烏克蘭後,更又出現一波「棄台論」,且以美軍沒有直接進入烏克蘭當做經驗(empirical)前例,來突顯兩岸情境下美軍可能循前例操作。然而,美軍在哪種形態和程度兩岸武裝衝突的哪個時間點如何干預,都充滿空間,並非如電燈開關0/1「來不來」題問過度簡化所能涵蓋。
htd
2 years ago
如今,美國總統訪問基輔,沒有拿武器,但美國總統是美軍統帥,這樣算是出兵嗎?不管是不是,美國以一人/一人之兵的實際案例,展示所謂的直接軍事介入有多種可操作空間。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