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hala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對了還是稍微提一下,因為慣性約束的雷射點火算是氫彈研究所以大國都在建設,只是也因為涉及氫彈所以各國都頗為神秘,不像磁約束路線除了八國合作(俄美英法中日韓印)的 ITER 以外幾乎每個國家一有好消息就會公布。

NIF 上次公開消息時他們的耦合度還是只有 20% 不到 ,中國有神光三號只是這個 48 路的雷射不只功率連數量都相差巨大。

俄羅斯應該也有不過不是很清楚細節。
latest #16
我還是好奇 【產出的能量多於輸入的能量】是否完全確認?
othala
2 years ago
那個不難,因為每顆靶丸只有幾微克,爆炸以後的威力其實也就那樣。
西芭辣丁
2 years ago
chausamn: 目前其實都是產出小於輸入,美國這個有點玩數字遊戲了
立即下載
othala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其實你可以這樣理解現在出來宣告成果是為了搶經費。

同屬於慣性約束路線的 LLNL 的雷射點火技術要跟 SNL 的 Z 箍縮技術搶研究經費。

https://images.plurk.com/7aujMjtFVp7Qdb78YMaMOC.jpg

這是一個利用環狀電漿收縮壓爆靶丸的技術路線,優點是能量轉換率大概在 15~20%,比起雷射點火的 1% 不到效率高太多了。

缺點是環型壓縮率跟雷射點火的球型壓縮完全不能比,但是慣性約束路線拼的就是壓縮率…

但是 SNL 前幾年自費升級了設備,聽說 Q 值達到 1 了(聽說,慣性約束路線一向神秘),所以 LLNL 才這樣高調。 (再次聽說)
CHCOOBOO
2 years ago
chausamn: 我昨天聽說這「輸出大於輸入」是有點作弊的說法,說要從最源頭的電力產生開始計算耗能的話,應該就沒辦法達到150%的生成了
othala
2 years ago
CHCOOBOO: 我第一天就說了阿啊啊啊啊~
小莊.ai
2 years ago
我看了一些說明文 也都說那個聲明比較像是來要經費的Q<>Q
小莊.ai
2 years ago
核融合發電有人悲觀的說可能還要 100~300 年才有機會 哭哭Q<>Q
kvzhuang: 把米諾夫斯基博士抓出來開發米諾夫斯基粒子,不要說核融合連鋼彈都會出現
othala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kvzhuang: 發電的話磁約束路線可能性比較高,幾個比較大型的托卡馬克 Q 值都破 5 了,ITER 的目標 Q 值是 10,但是磁約束路線追求的是"自持",發出的能量就能讓融合繼續進行(也就是人造太陽),這樣只要持續補充氘氚就能一直燃燒下去。

如果只看三重積 ITER 應該是辦的到,這是第一台設計出來就是為了做到自持的托卡馬克,但是前方還有無數技術難題要解決。
小莊.ai
2 years ago
想到說一個難題是要找到一個可以夠堅固的材質 能夠承受核融合的高溫持續很多年...U.U~~
othala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kvzhuang: 這個不是問題磁約束就是為了應付高溫而來的技術,ITER 甚至在托卡馬克外
完全還包了一層液化氮保護層。
但是氘氚融合後會放出不帶電的中子,這個就是磁場控制不到的,高能中子撞擊會讓材料變性,目前沒人知道要怎麼做,現在 ITER 用幾千頓的鋼筋水泥硬抗,等真的運轉再開始做實驗尋找解決的辦法。
othala: 目前只能用鋼筋水泥硬扛這些中子。
jyuriko
2 years ago
放到衛星軌道上面去發電,然後用微波把能量輸送到地球上面就好了 (誤
othala
2 years ago
jyuriko: 那只能放同步軌道欸,既然都放同步軌道了,那太空電梯不配套說不過去阿。
無尾熊
2 years ago
看了整串討論還是請米諾夫斯基博士出馬比較快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