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For Free
English
中文 (繁體)
中文 (香港)
中文 (简体)
日本語
Filipino
Bahasa Indonesia
Bahasa Melayu
Pусский
Português (Brasil)
Magyar
Français
Español
Deutsch
Čeština
العربية
Català
Dansk
Ελληνικά
فارسی
Suomi
Gaeilge
Hindi
עברית
Hrvatski
Italiano
Norsk bokmål
Nederlands
한국어
Polski
Română
Slovenský
Svenska
Türkçe
українська
беларуская
ไทย
Standard view
城作也@《伏魔傳》
尋ねる
2 years ago
日本的小說有很多格式的寫法,所以我想知道在中國是怎樣的。
我在寫一部以唐代為背景的小說。 因為寫了以前的事情,所以想注意表現的方法。 經常請教我口語和文言文的區別,讓我學到了很多。
現在,我想知道的是會話文的寫法。
我的小說用 “ ” 來概括對話內容,這是古風的表現嗎? (也有完全沒有關係的感覺…)
另外,在對話文的最後 。 要加嗎? “非常感謝。”像這樣。
(日語的會話文就「明天見」一樣,接不上 。 )
雖然是小事,但是每天都很在意,如果能告訴我的話我會很高興的!
#小說
latest #7
小曄懶人~11/14在台灣🐧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 ”是現代中國的用法,是從西方引入的符號,台灣的標準符號是「」,網路小說也許沒有關係,但比較正式的場合“ ”不太被接受,會給人一種不專業的感覺。這個也沒有古風的感覺,因為現代中國的用法大多都是相對新穎的。個人看法是取決於你的受眾對象和發表的平台決定使用的符號。
正確的書寫裡面標點符號是一定要加,例如:
「非常感謝。」
我覺得古風的感覺還是要以當時的時代背景、價值觀、生活習慣、風俗民情等去堆砌,畢竟中國的不同朝代使用的古語非常不同,舉例來說,有些清朝出現的寫法,放在唐朝的時代背景就會很詭異。真的追溯到正確的用法,現代的一般讀者也不一定看得懂。
小曄懶人~11/14在台灣🐧
2 years ago
而且口語和文言文,其實是和社會階層有關,貴族、文人當然會相對文雅,但一般平民百姓,平常不可能是這樣說話的。另外要注意的是,文言文這種紀錄方式,是因為古時候的紙很珍貴,所以用字能省則省,是專門用於書寫的文體,不是一般人說話的狀態。
小曄懶人~11/14在台灣🐧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也因為紙珍貴,其實中國古代的標點符號用量和系統並不如現在這樣完整,通常是閱讀的人自己要根據文意去判斷斷句。放在現代,會導致閱讀上的困難,所以我並不建議拘泥於古時候的用法。
立即下載
小曄懶人~11/14在台灣🐧
2 years ago
這是我手邊相對古風(?)的書。豐子愷譯源氏物語,雖然內容是日本文學,但書寫方式是正規的中文書寫,請參考。
城作也@《伏魔傳》
2 years ago
謝謝你非常易懂的解說。
我想確實是那樣,有必要簡化文體節約紙張。
也就是說,我今後不想用文章來表現古樸
↑「我决定寫一篇通俗易懂的對話文。」
就這樣做。
城作也@《伏魔傳》
2 years ago
源氏物語はどの言語で読んでもエロいですね
小曄懶人~11/14在台灣🐧
2 years ago
chengzuoye
: ですよね(笑)
back to top
delete
reply
edit
cancel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