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今年也可以寫一點小說。
大學的我幫國中的我實現夢想。
現在的我正在幫大學的我實現夢想。
但我也還有小學的夢想還沒有實現,那就是當一個作家。
說真的我大概國小國中那時候想當心理學家吧,但抱歉啦專題就已經讓我痛苦萬分,研究什麼的下輩子吧拜託。
現在想想我根本人生實踐家吧,我真的想做啥清單就一定會打勾啥。
好像還沒真的講過我想寫故事的早期故事欸,我小學很常寫看圖說故事,然後我很記得有一篇四格的然後是鳥站在樹枝上,對,我從小時候開始寫的故事就是這麼白描,然後加一堆腦補。可能是因為這樣我的風格就是很會描述。
latest #6
想做攝影或導演這事其實就我覺得會寫劇本的多少都會有種想把它實踐出來的衝動啦,只是剛好我愛攝影所以就走影像業這條路而已。
攝影這件事也挺莫名其妙,要說我真的從小有熱忱嗎,介於一個很微妙的向度,對文字的熱愛更早也在我生命中發酵的比較快,導致我其實早年全心全意都在文字上,但我之所以又不敢完全否定早年的經驗,是因為我去校外教學的時候必定帶相機,然後拍一大堆照片回來,然後小學畢業旅行的時候我第一次被說拍照好看,小小驕傲了一下,就這樣沒了。然後我是很早拿手機的小孩,反而後來很常用手機拍照,我超級愛拍天空,只要有特別的雲特別的夕陽我就一定會拍下來,然後我也是很早就自學一些修圖啥的,但是就是簡單的一些合成效果而已,誰叫我小時候追星:-)
我覺得現在想想我拍照的開端是為了記錄,聽起來很像是廢話,拍照誰不為了記錄,但就是我早期拍照真的不是為了藝術創作啥的,是因為我在意那些重要的時刻,我一直都在拍我覺得生活中有閃光點的那些時刻,所以我才會說其實拍照這件事更多的其實是我與世界對話的媒介,只是我到這幾年才發現而已。拍天空可能是對於當時那個年紀來說自由的影射,我從國中開始就大量的拍天空,那也是我曾說出過學校就像是一個大型監獄的年紀,嗯,我們沒記錯的話,國中的圍牆蠻的高,上面都是一圈一圈的流刺網。而拍人是一直在拍的,被多講個幾次拍的好看,自然就會留意怎樣才是好看了。
拍到大學,第一次被當著說我拍照好看要讓我來拍,然後大多在別人的鏡頭裡我就是他媽醜,為了思考這個差異,我才走上構圖這條路的。這才是為什麼我的佈光至今稀巴爛,但是構圖都還過的去的原因,單純只是我一直不段的重複重複重複這件事比較久而已。
也就這樣研究出了興趣所以才跑去上攝影課,就是我喜歡被記錄下的那一刻,但是我希望那一刻的美,可以是不因我技術而侷限,再按下拍攝後才直呼啊可惜了好像差了一點什麼的狀況才去學的,然後我本身就很喜歡摸機器這種東西。然後我好像沒具體說過,因為我的攝影正式的入門老師剛好又是拍生態的,所以相對我也習慣拍戶外自然光了。光圈快門iso曝光檔位都是我上網查資料加上他上課給的東西,所以我至今都還是很感謝他。
立即下載
動態這條路就更玄幻了,要回到劇本被實踐那個開頭繼續延伸。因為我在的那個年代開始會希望學生可以拍微電影,然後有一些影像的概念,所以有些課堂上就會接觸到了。但更荒謬的事情是,我小學就會剪片然後做幻燈片了XDD,我覺得應該問問小學老師到底在小學教了什麼給我XDD
但總得來說就是某天劇本寫著寫著,也學會了什麼叫分鏡,加上當時也喜歡上攝影了,某一天課堂要拍一個推理短片(邏輯課,酷吧),當時有一個在圖書館低角度的鏡位,我當下趴在地上就在想,就是這個了,我想做這件事,嗯,我的志業。
酷吧,對。現在想來還是很不可思議,一個爛到不能再爛的短片,器材也稀爛無比,但就在那個瞬間,我就想這樣一直拍下去。
現在我想到那個瞬間還是會覺得很好笑又很神奇。現在回頭看,我之所以還會接這些低成本的片,一部分就是器材要求低,我能夠掌鏡,劇本也可以由我決定,那會讓我想起我最一開始的時候。
我寫文章,寫劇本,拍照,攝影,當導演,看起來拉里拉雜的這些事,通通就是因為很喜歡才一直做的。就算是工作最迷茫的時候,我真想過要放棄不走影像了,但是重新拿相機的時候我就知道這個東西不是說放就能放的,喜歡這件事情是騙不了自己的。大概就是因為喜歡的事就快要燃盡我的生命,才會單身到現在吧呵。
我覺得現在講到我曾經想要放棄這些喜歡的東西,之前可能太痛苦了所以我只會痛苦而已,我會想哭都是好事因為代表這些東西很重要,不捨以外,也表示我為了我這份喜歡到底承擔了多少額外的東西,但有一些是根本沒必要混為一談的,喜歡這件事根本無關乎工作。
讓工作去侵蝕到我對這些事情的熱情真的是我最糟糕的一環。但也沒關係都過去了。
現在只剩工作的傷害我還沒恢復就是了,呵。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