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粉粉(想再看十次MMcon)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冰島歷史片段 - 霧災the Mist Famine
https://images.plurk.com/5hZQzGqIdYOn9wt0UpB7i4.jpg
片段翻譯分享(有點長)
原文出處:《the History of Iceland》by Gunnar Karlsson
若有版權疑慮會鎖友河
自己翻譯+部分機翻+個人潤色

花了約半年到一年陸陸續續用空閒時間翻完了,所以想放上來分享一下
#冰島 #火山
latest #17
麵粉粉(想再看十次MMcon)
2 years ago @Edit 2 months ago
2.17章
那是從1783年6月8日的早晨開始的,在西斯卡夫塔山縣(vestur-skaftafellssýsla),一個被稱為Siða的區域。
在寧靜又清澈的天空中人們注意到自北方、山脈後升起了烏黑的雲層。很快地、雲層飄散到了住宅區,一層厚重的火山灰開始落下且覆蓋地面。
那年五月以來地震已經非常頻繁,但現在卻一直持續著並伴隨如同雷聲般的極大聲響。
兩天後,斯卡夫塔河乾涸。再兩天後,岩漿流過乾涸的河床並且開始覆蓋農用地,此現象被後世稱作「斯卡夫塔河之火(Skaftáreldar)」
(eldar是eldur的複數,意指火)
人們很快發現火山灰具有極強烈的毒性。
7月14日,大雨傾盆,難聞至極的氣味令有肺部疾病的人幾乎難以呼吸。鳥群死亡,所有的鐵製物生鏽,草木枯萎,動物的四肢開始萎縮且無力。
同一天,即使是北方的埃亞峽灣(Eyjafjörður)也能明顯看見火山雲,並且火山雲在很快的時間內散布了幾乎半個國家。Siða的人民們爬上山,看見在Laki山丘外側的小斷層也有二十二處火(這裡不確定是斯卡夫塔河之火還是火山釀成的火災)。
很快地,人們開始逃離有災情的地方,農村農舍一個接一個被岩漿淹沒。人們試圖帶著自己的資產離開,但被迫只好放棄。一位農人想帶著他的羊隻們離開,試圖用農車載它們到安全地點,但當熔岩襲來時,它們無一倖免。
(羊羊……
立即下載
7月20日禮拜天,教會原本要在基爾丘拜亞拉伊斯蒂村(Kirkjubæjarklaustur)附近的一個修道院舉行活動。但當牧師Jón Steingrímsson和他的會眾從不遠的農場到達時,岩漿已經逼近至只剩不到幾里,且霧濃到從農場幾乎看不見修道院。
但是牧師仍然進行他的活動,且在場沒有人表現出任何一點害怕,活動結束後人們見到岩漿就這麼剛好經過修道院門口,而不進來分毫。
這段在災難後被紀錄在牧師本人的自傳中,生動地描繪了這不可思議的事件。熔岩的末端在離村子幾里的地方至今仍然可見痕跡。
(書本內附的圖,深色處是岩漿流經的地方,右上角的白色是冰川,相距不到幾里。)
(很震撼地詮釋了冰島被稱作冰與火之地的原因。)
https://images.plurk.com/6DBLg6anYBCm4cAv74mNDK.jpg
10月岩岩漿流開始減少,而在1784年2月最後被看見在Laki一處坑內。持續近一年的噴發在國土內留下了約580平方公里的土地被熔岩覆蓋。

然而,至此的噴發僅是災難的開端。
前一年的冬天非常寒冷、為北方帶來了大量降雪,造成農民們一年年貯存的糧食稻草被大量地消耗。
1783及1784的冬天也還是非常冷,讓海岸附近的海域結滿了冰。
夏天儲存了很少量的糧食,而在某些地區那些稻草已經富有毒性,或許是因為火山灰裡常發現帶有的氟。
麵粉粉(想再看十次MMcon)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通常過了晚冬、春天甚至初夏就會停止短缺,但1783年的12月開始,北方的人民開始饑荒致死。
窮困使得熔岩覆蓋的東南地區民眾、以及北方人民開始成群移至西南方的漁村,其中許多人死在途中,而那些成功到達的則在過度進食新鮮的魚後依然倒下。
(這個死因還真是……
麵粉粉(想再看十次MMcon)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1784的夏天非常糟糕,而人們在冬天春天的飢餓過後變得虛弱。此外,在中南部地區,Rangárvallasýsla(朗加瓦拉縣)與Árnessýsla(奧爾內斯縣),8月發生了嚴重大地震,並摧毀了大約四百座農戶。
受害者必須在冬天前重建,而在儲備糧食時時間不可避免的消耗了,糧食儲備的也並不足以撐過冬天。
縱使氣候已經開始改善,綜於以上原因人們在這年冬天仍然因為饑荒而死。
但是因1785的夏天開始有所好轉,人們重建的更快了。
於是饑荒在一年半中斷斷續續,從1783年12月到1785年春天,因為火山噴發出的大量火山灰及煙霧,這段時間被稱作「霧災」(the Mist Famine)

火山灰甚至蔓延出了冰島,擴散到歐洲甚至北美。
據信它造成了法國農地大歉收,導致糧食短缺、通貨膨脹,引發法國人民的普遍不滿,間接導致了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
回到1783年,當災情的消息傳到殖民政府丹麥的首都哥本哈根時,要在冬天前作出任何應對政策都已經太晚了。但丹麥發起了募款活動,募到了約一萬丹麥克朗,在當時足夠為每個死於飢荒的人一人買一隻母羊。
(單位居然是母羊,不愧是你們)

然而,直到1784年丹麥國王才頒布了一項關於向冰島運輸穀物的法令,由貿易壟斷公司免費分配糧食和魚類,在幾年內都是由官方自行管理。不少錢的確成功運輸到冰島,幫助國民購入新的牲畜。
不過這一切整體的改善看來仍然有限,跟冰島1784年出口的魚一樣。(……比喻?)
麵粉粉(想再看十次MMcon)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丹麥募款的錢最後累積到了四萬六千克朗,但只有一部分按照原本的救助意圖使用。當冰島恢復到看起來不再需要金錢援助後,他們用剩下的錢設立基金並用於冰島的多種利益目的。

可悲的是,整個國家都未能及時對這場災難做出反應,冰島官方可支配的資源非常少,並且無法即時向丹麥求助,丹麥當局距離遙遠且消息不靈通。
麵粉粉(想再看十次MMcon)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霧災時期的準確傷亡人口無法確定,因為造成傷亡的不只是霧災,還有國內爆發的landfarsótt(土地流行病),這個常用詞可以代稱任何流行疾病。

由於此時可以排除瘟疫的可能性,在正常情況下,未知流行病造成的死亡率將超過飢荒年份的一小部分。但是,如果一種通常不致命的疾病由於國民身體虛弱的狀況而導致大量人口死亡——似乎是此處的情況——這有必要被視為他們的死因。

當時沒有已知的流行病可以如此致命,雖然天花在1785年7月同樣肆虐冰島。當代消息來源將天花的死亡率與土地流行病明顯地區分開來,並指出天花造成約1500人死亡。

總體來說,冰島人口從1783年底的49753人至1786年底的39190人,減少了超過10500人。也就是說,霧災受害者不會少於一萬人,雖然看似少,但約是全國人口的五分之一
人口銳減的同時,人均留下的牲畜也比飢荒前少得多。1785年冰島對牲畜進行了全面統計,結果顯示牛馬的數量大約是1703年的一半,而母羊只剩下30%。但在冰島當時的舊社會,在氣候條件還算是能被接受的狀況下,恢復農業及畜牧的過程可能會快得令人難以置信。
在這種情況下,年輕人很快開始利用死者留下之農田提供給倖存者的生存機會,並且這一代普遍早婚。

至1971年,人口平均每年成長約1.32%(幾乎是1936-1950年人口成長率的兩倍),而在1790年代後期更是成長到了1.67%。
1801年一份可靠的人口普查指出,冰島人口已經達到約47240人,只比18世紀初少了二到三千左右,說明整體已經明顯在恢復。
在西斯塔夫卡山縣大多被熔岩摧毀的農舍,也很快地重建了。
在社會已然大致復原之下,霧災的災情就此告一段落。
the Mist Famine 霧災 1783-1800,結束

嚴格來說是從去年三月開始翻的,但中途停了一下,所以也可以算是大約花了半年
個人在整個冰島歷史裡最在意的就是這段!
冰島這麼一個小地方,有太多的天災,人們還是一樣努力活著。霧災算是冰島一千年的歷史中最慘烈的一段史實了,現在想到當時的人們經歷了什麼還是會哀嘆……
翻完後感覺自己閱讀能力好像(好像)有提升!!
之後如果還有別的片段可能會放上來 先看迴響
我也知道字這麼多誰他媽看得完但如果真的有人認真看完後也一起哀嘆我會很欣慰
然後跟友列道個歉,我又在當冰島傳教士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