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卡 PIKA
2 years ago
Cancer researcher banned from federal funding for fa...
這件事台灣還沒消沒息欸
話說我遇過很多生科博士跟教授學術倫理都糟到不行...造假、挑data樣樣來
不知道是我衰小剛好都被我看到還是這圈子比例就很高

有一說是這個高壓環境造就了多人越線ㄎㄎ
掰噗~
2 years ago
真糟 (p-sad)
會不會是因為領域太新,一個人負責太多事情呀?要是能有個生產線,有人專門養模式生物、有人專門加藥、有人專門分析,也許就能改善一點。不然有那種做8次收3次符合趨勢的(另外五次說手抖加錯藥)、治療組毒物加一半的,真的不知道怎麼抓。…
皮卡 PIKA
2 years ago
jainytu: 這其實就是生技公司在做的事xD
不過我覺得會不會發生這種事是看目的
像如果你是要做出一個產品,騙不了人,造假沒意義的時候,也不太會發生這種事
但如果你是要檢測某個東西過不過關,當收到來自一些上層或是時間、個人期待的壓力,就有可能促使你越線,所以對檢測實驗室來說,要求公正性非常重要
再來是最容易越線的狀況:機制研究
當你的目的是研究導向
發paper就是你的KPI的時候
很多人為了生data、自圓其說
就容易產生先射箭再畫靶、故意忽略不符合期待的data的現象
更嚴重一點就是直接造一個符合期待的data了
而且機制研究的造假十分不容易被發現 除非就近觀察做實驗的人,或是造假太低端(圖片重複使用亂套那種) 才會被發現 不然就是要很久以後大家發現都重複不出來才會爆開
立即下載
皮卡 PIKA
2 years ago
但多數人的研究沒有重要到很多人會前仆後繼的去重複
所以就會讓人產生僥倖心態
然後這些垃圾就默默地成為這個領域的絆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