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abier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對焦慮設定停損點確實有用。

「引發焦慮的其實並不是憂慮本身,而是我們對於憂慮的負面認知。阿卓恩‧魏爾斯(Adrian Wells)2010年就在《實驗心理學期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中提出解釋,他說,「後設憂慮」(meta-worry)—也就是你對一般憂慮的負面看法,實際上會引發更嚴重的廣泛性焦慮症。

因此,當我們把自己的憂慮當成一種疾病然後加以抗拒,基本上就是確立了這些憂慮,變成比實際上更嚴重的問題。

延遲憂慮會繞過這部分,因為這套技巧就是在告訴你:「擔心不是個問題,你大可擔心,沒有人不准你擔心,只是你不要現在去擔心。」光是這樣,就足以化解憂慮和後設憂慮(也就是你對憂慮的憂慮)。」/尼克.崔頓
colabier
2 years ago
你可以用幾種不同的方法延遲憂慮,重點是刻意且有意識地設下你的憂慮界線,就像是在旁邊圍上圍籬一樣。

其中一種方法是在你感到擔心時設下時限。比方說,晚上你窩到床上,準備要睡覺了,但你的大腦忽然之間切換到憂慮模式,出現了一千件要反覆思量的事情。你對自己說:「沒關係,我可以擔心這些事,我也會擔心,但我不用現在擔心。我會排出一段特定的時間,之後再來擔心,不然就明天早上十點鐘好了。在這之前,我不要多花一秒鐘去想這些事。」
colabier
2 years ago
然後你就這麼照做。當心思遊蕩在那些看似極為重要且攸關生死的想法間,你可以充滿信心地對自己說這沒關係,你會仔細想一想,但不是現在。很有可能這些憂慮一點都不急迫,可以先擱置。況且,如果你真的還會想回頭擔心的話,等到早上你整個人會煥然一新,可以投入全副的腦力。對自己說你該做的都做了,可以把待辦清單上的這些憂慮劃掉了,現在沒有什麼特別該做的事,去睡吧。
colabier
2 years ago
另一種可採取的方法,是對憂慮設定期限。也就是你從床上起身,對自己說:「你還是想要擔心?那好吧,就讓我們來擔心,但我們只擔心五分鐘就好,然後就去睡了。」設定好計時器,全心全意去擔心,時間到就停下來。你可能注意到這些作法裡面隱含了幾個點。
立即下載
colabier
2 years ago
第一,如果你延遲了憂慮,通常就不會想再回頭擔心了。第二,就算你給自己一點時間去擔憂,你通常會注意到煩惱過之後的焦慮程度還是和之前一樣,這表示,花這些時間去擔憂基本上沒有任何幫助。不管是哪一種,你都限縮和管理了憂慮對你造成的影響,也教會自己你有選擇,不需要任憑那些讓人分心、造成干擾的想法宰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