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r將美國智庫 CSIS的兵推進行視覺化整理】

A、
關於那份兵推報告的原文,坦白說我自己還沒有好好讀過,因此可能需要一點時間才能進行核對。不過我認為READr的這篇可以先閱讀看看。如果您沒有時間閱讀原文版,那麼先用這個版本去了解大致局勢我認為是不錯的選擇。

在此我想引用參與這篇報導的記者李又如所說:
「當然一定有人認為兵推報告能代表的有限,但我總覺得,只要知道資料來源的限制就不會超譯,它能代表的有限,但不代表它沒有價值。」

(下收)

兩岸開戰,臺灣慘勝或險輸?視覺化 24 次關鍵兵推:陸、海、空戰果全分析 - READr 讀+

B、
想先談談的是,無論結果如何,有幾項因素不管在哪個兵推內,都會有顯著影響:

1. 【所有的推演都預設了「臺灣軍隊積極抵抗」】

在眾多推演中,也包含了「臺灣會孤立作戰」的假想。我認為該推演很珍貴的訊息是,即使在這個情況下,臺灣海空軍基本上都會是半損或全滅,但是臺灣只要願意抵抗,能抵抗的時間絕對不會在幾小時內就結束。

而這也代表即使戰爭發生第一時間美軍無法馳援、日軍態度模糊,臺灣也可能爭取到緩衝的時間。

2. 【日軍是否會選擇保持中立,或能夠開放自衛隊介入到什麼程度】 ​ 身為二戰入侵國的日本,戰後軍隊在各方面受到限制。理論上沒有危害日本國土的行為,自衛隊沒有辦法進行主動攻擊。不過我記得在安倍政權期間,對於「自衛權」的定義有鬆動跟放寬的現象(詳細需要再查詢) ​
3. 【日軍是否願意開放機場讓美軍使用,以及願意開放多少】
開放越多,越能夠保障美空軍對抗中國空軍的力量。
反之,如果美空軍的威嚇力不足,中國空軍被調過去協助登陸作戰的數量會增加。

4. 【臺軍、美軍的反應速度】

5. 【臺灣的預先彈藥庫存量、不對稱軍武數量】
臺灣無法比照烏克蘭模式,可以到了發生戰爭以後,再由周邊各國來進行補給。戰爭時期海岸線容易受到封鎖,因此事前的彈藥儲備與軍備妥善率很重要。(有機會想分享我關注的幾個軍購案 > <)
C、
而最後,內容中提到的幾個地方是我未來會去查詢的,如果有什麼心得會再告訴大家:
1. 《美日安保條約》對於日本自衛隊的限制(日本憲法第九條)
2. 共軍在南部能夠登陸的紅色海灘地理條件
3. 「100 億美元無償軍援」的條文內容
4. 擁有JASSM(聯合空對面遠攻飛彈)與否,為什麼可以對海上防禦面有如此劇烈的影響

(我不是專家,只是一個社會老師
如果有人對於上述問題能分享自己的想法,我會很開心的!)
立即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