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頭解答了上一回的疑惑,在領域內的時間過得比較快(太好了憲紀不會有危險),不過我不太喜歡用一堆文字說明發生了什麼事以及為何發生,我覺得只要讓兩人離開領域時由外面的其中一位角色說或者內心獨白一段為何這麼快領域就打開之類的話語就可以了,而且我記得之前幾個領域展開的場面好像沒有特別點出時間的問題?所以好像也不太需要解釋原因?不過喜歡解釋也是芥見的特色之一就是了XD
還滿喜歡真希在戰鬥時其中一段獨白,擁有天與咒縛的她沒有特殊眼鏡是看不見咒靈的,但在咒術界以外,擁有比一般人還要更敏銳的五官卻能將正常世界看/聽/聞/感受得更仔細,因此能察覺到異常之處,由此來判斷非人的存在。
這一段獨白的重要性在於真希的思考方式和心境有所轉變。在咒術界裡算是有「缺陷」的她一直以來都希望能透過各種方式成為和其他人相同的存在,即使獲得了完全版的天與咒縛也無法跳脫框架,但她忘了她的不足正是她的特別之處,將之發揮到淋漓盡致才是她該走的路。對比即使強大但仍想證明自己沒有低人一等的甚爾,這一回的真希看起來更有自信。
不過這場戰鬥在劇情上也顯露出隱憂,雖然作者有強調此章節開始後咒術師們強度/等級的舊有劃分已不存在(畢竟能在結界裡生存的幾乎都是強者),以及咒術師的成長並非線性且強調天賦的重要,但在觀看體驗上難免會有疲乏感,而真希的蛻變也會讓人聯想到悠仁目前處境不上不下的尷尬。
(另外,我覺得真希利用強化五感的戰鬥方式和亨子的術式應該是差距滿大的,但不曉得為什麼芥見卻讓兩者看起來很像)
對比這兩回拋開一切找到方向的真希,看似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直哉卻是被過往/執念束縛的存在。
成為咒靈突破身為人的限制,認為自己是最接近五條悟和甚爾的存在,但增強的只有力量,內心卻是迷失的,或許這跟他的盲目崇拜/追求有關,畢竟他與真希不同,沒有受到不平等對待的他最終只是看到表面的不公平,而非當事人內在的掙扎與不甘。
這回比較偏向內心探討:我是誰?我想成為誰?我想站在哪個位置?我能做到什麼程度?我與旁人的差距該如何處理?這些都是一般人也會思考的,但河童和刀劍大師的豁達卻又將這些艱深難解的疑問輕輕化解:不需要去思考,專注在自己想做的事情,這些疑問將由這個社會給予答案,而我最終會成為我會成為的那個人,這樣的想法有一點職人的味道,滿帥氣的。
最後一頁是重回人形(大概?)的直哉領域展開,在曾經被自己看不起的真希身上看到了最崇拜的甚爾的影子,自尊心強烈的他不曉得會如何展開行動?這場戰鬥結束前會有什麼領悟嗎?滿好奇他的領域表現,他對甚爾的執念太深,不曉得是否會呈現在領域上?
題外話:為什麼甚爾每次出場都這麼無法讓人忽視?這一回只有那麼一小格耶XD
甚爾的每次出場真的都氣場滿滿,就算只有小小一格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