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朋朋聊天聊到攜帶式核彈的話題

想到之前偶然看過一篇報導是在介紹美國於1971年開發的「核彈背包」,稱為「特殊核子爆破彈藥」(Special Atomic Demolition Munition,SADM)
https://images.plurk.com/7lnifDAnNP24q0DT6yufIj.jpg
圖為海豹特種部隊攜帶SADM執行跳傘訓練(胯下那顆是戰術核彈)
文章節錄:「不過在2018年,媒體採訪曾經受過SADM完整訓練的馬克·本特利(Mark Bentley),他說:『所有參與計畫的士兵都知道是自殺任務,因為要確保核彈在引爆前,現場是安全的,因此幾乎沒有時間在核彈爆炸前撤到安全距離外…』
但是媒體問如果收到命令,會不會執行任務,他回答:『當然會!』」

我家黑毛大概會大叫把這鬼東西拿開、想死你自己去
latest #6
但我想到了那個關頭,黑毛大概也是義不容辭接下這個任務吧 雖然大概整路罵罵咧咧的、從自己帶的菜兵一路ㄍㄧㄠˇ上三軍統帥

欸不是,我真的很懷疑被選中執行這個任務的大兵,會跟報導上的官兵一樣有殺身成仁的覺悟嗎?
書語
2 years ago
看軍事養成教育的成效就知道了
高利貸✯栗席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gj1c063: 我傾向於他們需要透過新聞媒體來鼓舞人心與展現魄力,尤其美軍對這塊形象還蠻在意的
立即下載
書語
2 years ago
或許吧,但其實也是每一個個人對國家軍隊的印象,舉例來說,當國籍換成我們自己人,很多被染紅的媒體就會節錄氣餒、唱衰的採訪,或是軍人一直出事的壞印象,給國民打擊士氣的認知作戰,試圖削弱軍職的社會地位(一事無成才去當軍人、就是為了錢等等),當國家軍隊感覺不被支持,再多熱血熱情也會消融
我覺得這才是我們目前面對的最大關卡,因為大家都知道認知作戰(心理、文宣)可是多數人都有一種「我知道,我覺得不會影響,怎麼會被騙」的想法,轉頭看看詐騙集團的猖獗,就會知道,潛移默化的改變比武裝威脅更可怕,抖音的短影片就是很好的例子,習慣後,誰耐得住看長影片,個人專注能力就這樣被破壞了,破壞永遠比修復容易
高利貸✯栗席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美軍在越戰失敗撤軍後,不管是外在形象還是內部士氣都掉落谷底。但也就是從這時開始美國政府開始有規劃性、並且投入大量預算,重建美軍形象。很成功,美國政府花了20年的時間,反轉了民眾對於軍隊的看法,目前美國民眾對軍隊的信心正面評價高達8成、甚至蟬聯20年民眾最相信的政府機關
有目標性的認知並不是一兩個人在網路上嚷嚷防禦戰就有用的,這需要大型社會機構主動推行才能辦到,當然地區性最大的社會機構無非就是該國的政府單位

另外我不明白你為什麼會跟我講這些,但如果你是誤解我對軍隊缺乏支鼓勵之類的正向態度,可能代表你追蹤我的時間不長,也許你多看就會明白我的立場在哪裡了
書語
2 years ago
我知道你的立場喔,只是有感而發,如果讓你感覺冒犯我很抱歉
新進來的小朋友們,觀念跟我說的所差無幾,要教育及調整並不容易,一時有所感慨。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