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d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新聞 當運用共同詞彙,但不加說明、或沒有時間/空間說明時,可能會提供不求甚解、熱愛地圖炮、熱愛揪朋引伴者機會去炒作,各方網友務必謹慎小心。譬如在一個座談會大概沒有時間解釋「左傾化」在這個語境中是指什麼,且新聞報導也不會說明,就能有混淆空間。
『王宏仁解釋,中國的外交走向左傾化、人治化、去專業化等方向,讓人很難中國走向會是中共中央外事辦主任王毅所說的「建設一個更加安全的世界」,更別提在兩岸關係與變局中,會因中國的外交戰略發展,導致衝突與不穩定性變高』【疑美論 俄烏戰爭】打台灣、買台灣不如騙台灣,「疑美論」是一套組合拳!俄烏戰爭週年啟示:中共侵台前會做3...
latest #118
htd
2 years ago
網路上經常可見因共同詞彙而起的論戰,因為一直雞同鴨講,都不是有效的意見表達
htd
2 years ago
對抗資訊戰、認知戰,自己就能做的是提高對詞彙的警覺
htd
2 years ago
胡伟 | 失去的将无法挽回:俄乌战争一周年有感-中美印象
「如果普京當初知道“特別軍事行動”是這樣一種結局,他還會做出這樣的選擇嗎? (...) 每個決策者都難免犯錯誤,智者與愚者的區別在於能否“吃一塹,長一智”,能否及時糾錯,及時止損。」
立即下載
htd
2 years ago
這位雖然表面上在罵普丁是笨蛋,但全文都在講中國的戰略錯誤,指桑罵槐XDDDD
htd
2 years ago
星外長:台海若爆衝突衝擊全球 影響更甚俄烏戰爭 | 政治 | 中央社 CNA『維文(Vivian Balakrishnan)今天在新加坡國會表示,目前情況反映美國與中國之間缺乏戰略互信,雙方世界觀不相容、各自國內的壓力導致情況更糟。美中雙方都希望避免衝突,但沒有一方經得起被視為弱者,雙方深陷激烈的競爭關係。』
htd
2 years ago
在和中國相關的區域安全議題討論中,對於中國對武裝衝突的傾向,有兩種主要看法。一種是中國將在可見的未來對台發動武裝衝突,也因此連帶對美日菲等第一島鏈美國軍事同盟國家發動衝突,以求確保得以達成控制台灣的目標。另一種看法是,中國避免發生衝突,但可能因為發生意外事件,受限於輿論且主要是領導階層民族主義思維,導致雖然想管理意外,但卻因為難以示弱,而無法妥善管理,反而使意外惡化為衝突。
htd
2 years ago
這兩種看法,都是可能發生的情境,並不互斥。中國可能有其將發動對台和其他國家衝突的計劃,但在計劃時機條件成熟前,想避免衝突,因為時機條件不足,將增加困難度。
htd
2 years ago
台美日等國對於這些可能情境,也都必需應對。一方面為中國可能發動衝突作反制準備,一方面為了避免意外、以及為了管理意外以免升高為衝突,因此也對中搭建日常通報和緊急聯絡管道,或正在搭建管道中。
htd
2 years ago
只是隨著關係緊張,在缺乏互信下,已有的聯落管道就會不穩定、或管道的建立就會更困難。
htd
2 years ago
互信低還要保持或者建立對話,看似很反邏輯,但從安全政策的角度來看,是非常合理的選擇。
htd
2 years ago
辜寬敏辭世 泉裕泰:日台友情彷彿失去重要指南針 | 政治 | 中央社 CNA
呃,所以辜寬敏去世,會導致台日關係失去指南針而陷入失控的漂流狀態嗎XD
Scientia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安倍死掉也被說過類似的話....我覺得這些人都太過於放大單一人物的影響力了
htd
2 years ago
Scientia1896: 政治人物和官員的外交客套發言是必需的,日本駐台代表對和日本較有淵源的台灣人特別講話也是合理。不過,泉裕泰的發言風格比他的前任們都更強調類似的感性修辭,所以XD

單一政治人物對政策還是多少有影響,特別是參與者愈少的議題,如果某政治人物就是參與者,那他的參與就影響大。但如果是「台日友情」這樣的國家外交戰略方針,就不會是單一政治人物能影響的了。
htd
2 years ago
跨黨派演舞台劇 黃捷:挑戰新任務 | 地方 | 中央社 CNA『巡演劇團找來金鐘得主林辰唏擔綱女主角,邀約包括徐巧芯、黃捷、民眾黨發言人徐千晴及民進黨青年部副主任謝子涵等4人,分別在不同縣市演出劇中男主角的初戀情人。』

雖然有很多疑問,譬如他們怎麼安排彩排?政治人物私下見面還強調立場差異嗎?但我覺得多報導一點跨黨派合作是好事,讓輿論中比政治人物入戲還深的冷靜一下。譬如跨黨派女性議員一起合作活動應該是不錯
htd
2 years ago
賴清德拚2024起手式 南投立委補選逆轉勝激勵氣勢 | 政治 | 中央社 CNA民進黨婦女部改性平部,以及南投補選勝選,這兩件事是否有多少關聯仍待分析。不過,當初改組織名稱時,某些議論是直指民進黨不要票了云云,認為改名將對民進黨的得票造成負面影響。其實要怎麼推論都可以,因為萬事皆可能(雖然民進黨做為政黨以取得政權為最大目標,應該是沒有理由做敗票的選擇),但最終仍需以實際資料檢驗,來觀察推論因素的影響力到底多大。情緒大家都有,跳痛也是人之常情,但還是得冷靜回歸實際面。
htd
2 years ago
『民進黨立委羅致政表示,這場選戰全黨各派系完全沒有私心,各派系都到南投輔選,將士用命完全配合地方黨部安排,該掃街就掃街、站路口就站路口,團結氛圍非常強,是未來2024選戰很好的典範。』

然後我爆笑,這說法是承認去年縣市長選舉各派系各有私心嗎?XD
htd
2 years ago
85歲王建煊宣布參選2024總統大選 主張和平統一救台灣 | 政治 | 中央社 CNA『王建煊今天接受廣播節目「POP撞新聞」專訪時表示,外界認為他85歲了還要選總統,為何不早個幾年挑戰,原因是看到國民黨堅持不統不獨,但九二共識不可能講個100年,而民進黨就是一直談台獨。』

王某直指國民黨不想統一XD
Scientia
2 years ago
85歲真的是太老了,真的選上當完任期都要90了....
Scientia
2 years ago
雖然他肯定是不會選上,直接把和平統一講出來應該是沒啥票
Scientia
2 years ago
國民黨現在一邊親中好像跟中國很好,但是又不表態統一,才能賺到票
htd
2 years ago
Scientia1896: 祝福他能連署通過門檻才能正式登記參選,且主要政見一定要寫「和平統一救台灣」,然後我們就能看到他到底拿多少票。這個得票數對台灣民眾、中國、和世界各國都將很有意義XD
htd
2 years ago
我應該在todo裡面列一項“國民黨菁英的兩岸政策意見”,分析一下這個黨的菁英意見分岐程度,應該很有趣XD
htd
2 years ago
由於我猜測國民黨菁英應該隨著世代背景和台灣輿論傾向,對兩岸政策應該多少有差異,但沒有實際去研究其實也不知道到底差異的狀況是如何。剛快速google scholar一下,似乎還沒有人發表過類似的研究。
htd
2 years ago
雖然有蠻多篇"國民黨的政策",但一個黨的政策和菁英黨員各自對政策的意見畢竟是不同的議題。
htd
2 years ago
海地深陷政治經濟危機 美學者籲台挺身相助 | 國際 | 中央社 CNA『維安措施符合台灣的戰略利益,「海地之友聯盟」將訓練台灣軍方與海地警方、空軍與陸軍具備協同作戰能力。台灣可能有機會在海地一些最不安全的地區進行城市作戰,但在中國入侵隱憂下,未來「四方安全對話」(Quad)成員國的美國、日本、澳洲和印度,可能需要在城鎮戰方面與台灣合作,而海地的經驗可能有利於台灣生存。』

這建議還蠻有創意
htd
2 years ago
自民党副总裁麻生称对政治不感兴趣绝非坏事『(民眾)對政治不感興趣絕非壞事。這就和健康時不關注健康是一回事』
『即使很健康也應定期體檢,以免貽誤時機。同樣地,四年一次希望由大家來檢驗的是選舉。請務必予以關注』

呃這人不會覺得很矛盾嗎XD
htd
2 years ago
雖然我覺得其實民眾關注政治的心力受限,不太容易能深入瞭解每個議題(然而就連政治人物、官員、學者也非樣樣深入、通常有其專長議題),在政媒操弄下,又常變得比政治人物入戲還深,因此實在不想看網路言論以及聽家人討論。但這是覺得輿論意見品質差(但還是得盯政治人物唬爛,因為他們對政策有直接影響力)。但即使品質差,還是得鼓勵關心政治,讓政治人物警惕,覺得能壟斷權力沒有制衡。
htd
2 years ago
真不敢想像政治人物已經覺得自己穩如泰山、自我感覺良好,自認為民眾因此不覺得需要關心政治,而且認為這是好事。
htd
2 years ago
補充:關心政治不等於要(立即)選邊,這不是這段話的目的。而是要關心到底發生什麼事
htd
2 years ago
駁豆奶換蛋傳言 陳吉仲:日供國軍雞蛋14萬顆 | 生活 | 中央社 CNA『陳吉仲在進入議場前接受媒體訪問談及雞蛋與豆奶供應問題。國防部長邱國正受訪時也指出,並不是雞蛋沒了改喝豆漿,他看到媒體下標「覺得苗頭不對」,好像從今天開始沒有蛋,要連喝豆漿6週,「沒有這種狀況,大家不要誤會」。』
htd
2 years ago
造謠、搬弄是非、用詞不準確、誤讀或不求甚解、有疑問要求陳清等,應是自古以就有的,且是日常生活的一部份(因此很令人困擾)。雖然和資訊戰表面特徵有共同處,但有共同表面特徵卻不等於資訊戰。

但不管是日常還是資訊戰,應對的基本方法仍是關注人時地做了什麼之基本事實(且愈多愈好),先不要看到報導或簡訊就跳起來
htd
2 years ago
才在說而已,就立刻來個例子囧韓電視台「刪楊紫瓊感言」挨轟仇女! 強辯1句話網怒了明明內文ok寫明是單一電視台,但標題很有地圖炮嫌疑,有需要這樣釣標題黨嗎?
htd
2 years ago
藍委指國軍沒蛋吃 陳吉仲:每日供應14萬顆 | 政治 | 中央社 CNA『曾銘宗表示,蔡政府非常誇張,當香蕉、鳳梨滯銷時,要求國軍吃,現在缺蛋,又要求國軍不要吃,超級可惡。』
『曾銘宗指出,一般民眾最想問的是,為什麼馬政府執政時代不會缺蛋,蔡政府執政卻一再缺蛋?』

民主政治要保障人民參政權利和表達自由,不能以因果關係跳痛發言限制擔任代議士和公職,竟有立委發言如同ptt網民,也算是反應民情吼。

光看政治人物唬濫就夠有輿論代表性了,而且就看不完了
htd
2 years ago
OpenAI再推語言模型GPT-4 學術表現更勝ChatGPT但仍存隱憂 | 科技 | 中央社 CNA『OpenAI警告,新系統仍會產生「虛構事實和錯誤推論的情況」。』
htd
2 years ago
根據我每次問chatGPT ,如果是關於基本事實(人時地做什麼事),經常出現答案不符基本事實,顯示chatGPT的基本事實資料庫非常不足。由於分類和因果關係推論最終仍需基於基本事實,且需以基本事實檢驗,在基本事實資料庫不足下,會給出唬濫分類和推論是很正常的。
Scientia
2 years ago
我有問過ChatGPT哪個故事出自於那裡,結果他給的答案完全是錯的
Scientia
2 years ago
但是糾正他後,他會道歉,比鄉民愛狡辯好多了
htd
2 years ago
但使用者若能提供chatGPT基於基本事實的資料,則chatGPT擅長依指令大量分類和造句的優點是很明顯的。因此,chatGPT 現階段能幫助人類的地方,仍在於提供更沒有門檻的資料處理吧
Scientia
2 years ago
對,因為我問的是很冷門的史料,問他夷堅志裡某個故事在卷幾
Scientia
2 years ago
結果還是要工人智慧自己找
htd
2 years ago
Scientia1896: 我覺得chatGPT資料庫不足這是令人心安的現象,表示世界的各面貌仍遠多於chatGPT所知這樣大家就不會失業了
htd
2 years ago
當我知道chatGPT後,我就用不同語言問不能算冷門的少女革命劇情,來測試不同語言的資料庫。結果發現,英文的資料庫應該比中文、日文大,雖然這不令人意外啦。然後剛剛我又試一次,結果仍一樣。
htd
2 years ago
這次測試的結果
日文
https://images.plurk.com/62Lt6U3Ap24eSMiymmPQ42.png
htd
2 years ago
中文
https://images.plurk.com/74RNnezoz8wZNhgJgLGFcM.png
htd
2 years ago
英文
https://images.plurk.com/3Uh61Hh5eQJTcFoMj3rrbT.png
htd
2 years ago
中日文的回答一看就知道亂寫,毫無參考價值。英文的回答則中規中矩。
htd
2 years ago
Scientia1896: 『但是糾正他後,他會道歉,比鄉民愛狡辯好多了』<--非常贊同!自從chatGPT 後,我就對網路討論更失望了。但也因此換個角度想網路討論的意義。我想,大家都知道網路言論品質差,但現實面對面的對話大概也差不多,所以言論品質差並非網路特有現象。但網路交流也和現實交流一樣,明知有其缺點,但人還是想和他人接觸
htd
2 years ago
因此,就找友善的人去交流吧,即使多少都有不可靠的狀況(誰敢說自己全知全能啦XD),但能在友善的基礎上交流,才是想和他人接觸的初衷和意義所在
htd
2 years ago
對於那種看了就討厭的言論,就離得愈遠愈好囉
htd
2 years ago
Google、GPT-4對尬 專家:AI發展超乎預期 將取代中低階工作者 | 科技 | 中央社 CNA『程世嘉認為,GPT-4對產業有全面性的影響,不僅具備圖像辨識能力,而且在幾乎所有人類考試中成績排名前10%,代表教育已經被解構。』
htd
2 years ago
從「AI在人類考試包辦前10名」評「教育被解構」,我覺得是蠻奇怪的說法,有考試=教育之嫌,且忽視教育的對象是人,而不是AI。
htd
2 years ago
AI的基本事實資料庫、基於成品反推資料和方法組成模式、基於所提供之資料和方法產出成品,這些能力都會愈來愈強。AI會在設定有標準答案的考試得到高分,是可預期的。
htd
2 years ago
在這個新現象下,人應該學什麼、怎麼學、怎麼評比,應會有所調整。或者這篇說的「教育被解構」是這個意思?但文章也沒說到底是什麼意思就是了,不知所云
htd
2 years ago
學術倫理教育學會:研究者用ChatGPT 須負全責 | 生活 | 中央社 CNA『學會也提到,科技一定有侷限,以ChatGPT為例,資料庫目前只更新到2021年,且正確性也無法確認,查出的資訊須再人工驗證。現今的ChatGPT比較像是文字編修或資料統整的工作,不善於產生新的知識與學術發現。』
htd
2 years ago
大概能結論,chatGPT目前不擅長提供事實,但擅長排列組合。因此若使用者的工作內容需注重事實,那麼能在自行提供基本事實資料後,善用chatGPT做為資料處理器,並再次自行檢查資料處理結果的正確性。如果是圖文創意工作者,產出有個人特色,和廣大的他人(包括chatGPT)做區隔,依然是工作目標吧。
htd
2 years ago
Curse of the Oscars: 7 actors who may have been 'jin...評莎莉賽隆“Her role in 2004's much-acclaimed drama, Monster, elevated her to superstar status and won her the Best Actress Oscar. However, post the win she lost momentum and failed to find any meaningful roles.”

這篇文的作者是不是沒看過憤怒道XD
htd
2 years ago
太好笑了一定要特別吐嘈一下XDDDDS
htd
2 years ago
蔡明彥:地緣政治複雜 整體大戰略須考量3因素 | 政治 | 中央社 CNA『蔡明彥答詢,等距概念比較像是學術或新聞用語,在政策面的實務操作,等距要視議題、看不同狀況
htd
2 years ago
蔡教授講話好客氣,不好意思直接罵人講「等距」是亂講,因此說等距是學術「或新聞用語」XD
htd
2 years ago
『學者傅大為、盧倩儀、馮建三、郭力昕組成的台灣反戰聲明工作小組20日舉行記者會,提出「和平、反軍火、要自主、重氣候」等4大訴求,主張台灣應與大國維持友好等距關係。』
htd
2 years ago
立院應該有人做球問蔡教授「什麼是等距關係」,然後蔡教授應該會說「這要看說的人怎麼定義」,把球踢給說的人自己也無法說明
htd
2 years ago
然後就帶出蔡明彥說的『等距要視議題、看不同狀況;但目前地緣政治情勢較複雜,如何找到威脅來源、如何擴大國際友盟支持、如何掌握國際社會主流價值,這是整體大戰略規劃必須列入考慮的3項因素。』
htd
2 years ago
htd
2 years ago
孫曉雅評疑美論:保護異議是言論自由 但美挺台前所未見 | 政治 | 中央社 CNA『對於出現疑美論,孫曉雅說,反美言論和質疑美國並不相同,「我認為言論自由的部分精神,包含保護懷疑論,而我的工作就是釋疑,而不是說你是假消息。」』
htd
2 years ago
但當疑問是來自假消息或錯誤消息、因此有不基於事實的猜測時,釋疑就得指出對方的消息不符事實。否則釋疑不就像傳教,是在強調無法檢驗的想法?
htd
2 years ago
htd
2 years ago
岸田內閣支持率7個月來首次超過不支持率
「各個政黨的支持率方面,自民黨最高,達到43%。排在第2位的是立憲民主黨和日本維新會,均為8%,不支持任何政黨的「無黨派階層」為24%。上次調查中的比例分別為39%、9%、8%、27%。」
僅管自民黨議員的意見和輿論會不一致,但自民黨的支持度還是大致穩定。難怪有學者說不是自民黨太強,而是在野黨不受歡迎
Scientia
2 years ago
孫曉雅畢竟是外交官員,所以措辭要婉轉一點,她可能覺得直接說那些是假消息,只會激起反感?終究不是每個國家都愛戰狼外交
htd
2 years ago
Scientia1896: 其實我蠻贊成孫曉雅說的,也就是應該保障懷疑的權利。因為去懷疑某種認識的可靠性、特別是懷疑自己已接受認識到底有多可靠,是探索未知以及科學精神的根源,應該要多鼓勵。而且現在政客和網紅互相配合,常常互噴放假消息,說別人是假消息已經變成口水戰的烏賊招式,很噁心。我之前說的,主要是想表達,釋疑時必然需要指出對方消息不符事實,而不是噴別人「假消息」。譬如,孫曉雅面對疑美論,他的方法是指出目前支持台灣是美國跨黨派高度共識,想化解某些意見懷疑美國不堅定支持台灣。
htd
2 years ago
雖然,孫曉雅的說法,主要是針對美國不堅定的意見,但沒有針對另一種疑美論。另一種疑美論是再說,美國很堅定沒錯,但卻是要利用台灣逼中國開戰來拖垮中國,就像利用烏克蘭拖垮俄國。我覺得這部分殺傷力還蠻大的,AIT是應該多回應一些
Scientia
2 years ago
我後來去聽了孫曉雅上范琪斐節目的那集了,覺得她的回答滿四平八穩的,算是都有問有達,沒有迴避問題,但是也沒有談到更深的東西,有點可惜。不過聽完之後,覺得美國外交官員談吐氣質真是比中國外交官好太多了。或許那些中國官員平日私底下也是文質彬彬吧,只是國家主旋律就是戰狼外交,所以反而公開發言只要面對質疑一律就是嗆聲,對外觀感就很不好了。
htd
2 years ago
Scientia1896: 如果老版表現出明顯偏好,外交官也是聽老闆的話、揣摩老闆喜好辦事咩XD
htd
2 years ago
日本大企业4月起须公布男性育儿假休假率「4月起,員工人數超過1000人的大企業將有義務公佈男性休育兒假的比例。男性的育兒假休假率低於女性。日本政府為推進少子化對策,減輕偏向於女性的育兒負擔,將鼓勵男性休育兒假。」
htd
2 years ago
雖然是促進平權的政策,卻是以因應少子化而推動,而不是因為平權。為了因應少子化,大概比為了因應刻板性別角色,更能說服日本的產政官和廣大民眾吧
htd
2 years ago
傳傅瑩指中美若決裂有沒有國家挺中國 文章被刪 | 兩岸 | 中央社 CNA『傅瑩1953年生,內蒙古人,出身中國外交系統,歷任駐菲律賓大使、中國外交部亞洲司長、駐澳洲大使、駐英國大使,2009至2013年任外交部副部長,2013至2023年3月任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正副主任委員,2020年後兼任北京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至今,是知名中國外交官。』
htd
2 years ago
2012年底2013年初習近平上台後,傅瑩就升不上去了,從中國國務院外交部變成人大,而不是中共黨中央的職位。傅瑩是胡錦濤時代的人,大概不合習近平的調子
htd
2 years ago
談俄烏戰爭 中國前副外長:歐洲更疑中 | 兩岸 | 中央社 CNA2月也有傅瑩的報導,擔心俄烏戰爭使美國對歐洲影嚮力上升,對中國不利
htd
2 years ago
升官的都是懂得附和老闆調子的XD
Scientia
2 years ago
會有啦,俄國會跟中國站在一起啊,只要普丁還沒死的話,還有伊朗。
htd
2 years ago
Scientia1896: 傅瑩去參加慕尼黑安全會議大概感受特別深吧,而且他應該也看過ISEAS公佈的東南亞調查調查:中國在東南亞影響力大減 | 國際 | 中央社 CNA『若東南亞國家被迫選邊站,61.1%受訪者傾向選擇美國,較去年的57%上升了4.1個百分點;傾向選擇中國的受訪者比例則從去年的43%減少至38.9%,兩國受青睞百分比差距進一步擴大』
htd
2 years ago
對於中國的對外戰略來說,要因應美國的經濟戰,需加強對歐洲、東南亞、中東非洲、中南美來的經濟連繫,特別是東南亞做為離中國最近的市場,以及歐洲是美國之外的先進技術來源。
Scientia
2 years ago
這結果也不算非常讓人意外,中國這幾年擴張企圖很明顯,泰國跟菲律賓應該都對中國好感度有降低。馬來西亞跟新加坡的華人則是親中的很多,不過馬來西亞跟台灣比較類似的是年輕世代親中比例比老人低,新加坡我就不知道了。
Scientia
2 years ago
中國這幾年來不斷加大對非洲諸國的影響力,如果有民調的話,我是還滿好奇非洲諸國的態度的。儘管我覺得非洲是不會全面親中的,而是會偏向於中立態度,但我不確定自己的判斷正確率有多高。
htd
2 years ago
非洲一直是PRC建國以來外交經營的重點,這是有20世紀歐洲帝國瓦解、殖民地各自獨立、且受共產國際影嚮的背景在。而且PRC建國後,就開始和ROC爭奪邦交國,想加入聯合國。非洲國家很多,因此和非洲國家有邦交,對PRC來說很重要。
htd
2 years ago
傳統上非洲國家和中國的關係不錯,近年來則因為中國擴大經濟投資非洲、但也因此帶近中國勞工(而不是為當地帶來就業機會),是引起蠻多抱怨。但非洲基本上仍是和中國關係不錯
Scientia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中國種族歧視也是很嚴重,之前廣州歧視黑人的事情鬧到中國派外使去解釋。西方固然有殖民跟黑奴的黑歷史存在,這也是中國可以強化對非洲的經營的原因之一,不過我是蠻好奇中國的種族歧視,非洲人民是否也默默都看在眼裡
htd
2 years ago
對非洲來說,大概就都受到岐視,有差嗎,吧XD 就像台灣的原住民,不管後來台灣由哪個外來族群統治,都受到岐視w
Scientia
2 years ago
你這樣說也是啦....聽起來好可憐....
Scientia
2 years ago
不過其實原住民的例子沒有很好,因為原住民儘管都被受歧視,但還是有差的。原住民一開始是受到本省族群的欺壓,所以後來儘管國民黨也很歧視,但還是讓原住民有偏向於支持國民黨的傾向。
Scientia
2 years ago
所以倒是可以看看非洲會不會因為覺得西方殖民販賣黑奴過,所以就算中國人現在也很歧視有剝削,我們還是選擇親中。
Scientia
2 years ago
雖然我覺得為了中國跟歐美交惡是很划不來的,所以應該會偏向中立吧?除非是有某些政治意識形態,例如俄國北韓伊朗,這種注定跟歐美或民主國家不太合的,就會抱團了。
htd
2 years ago
應該說,對原住民來說,外來族群都岐視。但因為外來統治者會喜歡分而治之,少數族群也會傾向靠攏政府,來平衡多數族群的岐視。這是力量平衡的邏輯
htd
2 years ago
其實美國對外政策中,是相對忽略非洲。其實就連東南亞也覺得美國不重視東南亞。直到近年,特別是拜登政府最明顯,為了要和中國競爭,才比較多明顯動作,特別是加強和東南亞的合作。對這兩個區域而言,美國願意投入資源當然好呀,但和中國的關係是更悠久的,所以也很重要
Scientia
2 years ago
htd
2 years ago
僅管如此,傅瑩的焦慮,我是覺得能理解的。那是一種對最重要關係不穩定而有的焦慮。僅管全世界各國都很重視和中國的關係,但因為和美國關係不穩定,俄烏戰爭又更使美國的影嚮力增加,中國有人會在意影嚮力弱化,認為老闆不知道在搞什麼,是很好理解的XD
htd
2 years ago
郭台銘訪華府 籲台灣不能依賴中國應與美日整合 | 政治 | 中央社 CNA哇,郭台銘應該是最想選贏總統的非民進黨人吧XD 國民黨找郭代表參選總統的話,會不會先得又一次黨內中國政策路線鬥爭?
Scientia
2 years ago
郭台銘終究還是比較聰明,看到王建煊的政見是和平統一,我心裡的念頭只覺得他一定是一隻腳都跨進棺材了,怕有生之年見不到統一,才會這麼老實XD
Scientia
2 years ago
另外我是滿好奇真正的ROC派有多少,因為很多統派都披著ROC的外衣,整天痛罵民進黨要消滅ROC,卻很支持PRC取代ROC。說到底只是不爽Taiwan取代China而已,這些人應該是China派,不是ROC派。
htd
2 years ago
Scientia1896: 不管王建煊要不要選、不管政見是什麼,都不會在他有生之年看到統一呀。單純只是喊爽的而已,就像所有人一樣XD
Scientia
2 years ago
那是我們覺得不會統一,他不一定這麼覺得。我爸從蔡英文執政第一年就喊隔年就會統一了,喊了快八年了。雖然我也覺得他是喊爽的,心知肚明不會這麼快,怎麼可能隔年就統一,但是他確實堅定地相信兩岸會統一,而且是在他有生之年內會看到統一。
htd
2 years ago
我也不知道ROC派(我定義為主張ROC代表中國、「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ROC憲法用語)」都是中國的一部分、ROC國號不能改的人)有多少人,但馬囧應該是一個,所以想叫他醒一醒XD
Scientia
2 years ago
誰知道王建煊到底怎麼想的,說不定他真的相信2027就要統一了,中國要打過來了,他希望可以是和平統一。真的很多統派堅定相信統一是絕對會發生的,而且越來越趨向於相信會很快發生。
htd
2 years ago
Scientia1896: 相信某事會發生,和相信某事會在自己死掉前發生,那是不一樣的事。前者範圍比較大,後面條件很嚴苛。兩者搞不清楚混為一談,只能說是喊爽的呀。我也相信明天我會中樂透,哈哈
htd
2 years ago
蔡英文 (@tsai_ingwen) • Instagram reel蔡小英嘴總統府職員突然這麼熱承來幫忙接待總統訪客(職棒球員),笑死
htd
2 years ago
外交事務期刊:習近平正為戰爭作準備 舉世應當真 | 兩岸 | 中央社 CNA『中國極右派民族主義分子周小平提出授權進行暗殺的「台獨黑名單」』

很多評論愛說,中國緊縮言論,導致輿論和官員「寧左誤右」。噗首的例子也說中國外交「左傾化」。這個報導則說提出暗殺建議的是「極右」民族主義。

只能用左或是右描述人事物,大家不會覺得詞彙量稀少、不足以說明要講什麼嗎XD
htd
2 years ago
陽明交大材料系不採數學惹議 系方:第2階段會看 | 生活 | 中央社 CNA『吳文偉表示,當初選擇不採計數學,是考量材料系相對於資訊系等理工科系,比較不需要強大的計算能力,自然科的物理化學和英文能力,可能用得更多一些。』
htd
2 years ago
『台灣大學今年有部分工學院科系取消採計國文科,同樣受到網路關注。陳國祚推測,有一年數學考的較簡單,滿級分人數爆多,導致台大熱門科系比到最後,反而是用國文科分高下,因此學系評估後才取消採計。』
htd
2 years ago
系所們要招生,也是考慮很多w
htd
2 years ago
柯文哲:台灣沒有九二共識 只有九六共識 | 政治 | 中央社 CNA繼郭台銘,柯文哲也變成真的想選贏總統的非民進黨人XD
htd
2 years ago
『因中美兩國經濟體差距接近,未來10幾年內中美對抗恐難解,維持現狀是不得已的選擇。柯文哲表示,現在這一刻要解決的不是統獨,因為台灣已達到自主性,現階段要解決民生問題。』
htd
2 years ago
但比較之下,柯是從美中戰略競爭下台灣統獨政策暫無法決定的角度來看民生經濟。郭的民生經濟觀,則是要搭美中經濟對抗的順風車,主張不依賴中國而與美日整合,但同時卻認為說台灣應成為科技島而非彈藥島。如果要搭美日順風車,但卻不想在安全政策上和美日整合、也就是加速購置大量不對稱武器,以小但量大的武器反制中國的大型機艦載台,這可能嗎?
htd
2 years ago
今年選戰逐漸開打下,這些想勝選總統的政治人物會陸續講更多政策路線吧。繼續看下去w
htd
2 years ago
中日開設國防熱線 盼避免偶發軍事衝突 | 國際 | 中央社 CNA就算日本和中國有邦交,而且政府部門經常往來,日本想和中國建立「海空聯絡機制」仍耗費15年。但現在設了,到底有沒有用,才是考驗w
htd
2 years ago
馬英九赴湖南大學 提國家修憲分台灣大陸兩地區 | 兩岸 | 中央社 CNA『馬英九在最後結尾致詞時提及,「我們國家」修改了憲法,「我們國家分了兩個部分,一個是台灣地區,一個是大陸地區,都是我們中華民國,都是中國。」他又說,在「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二條有定義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台灣地區是台澎金馬,大陸地區則是台澎金馬以外,「我們的領土」。因此,不論是在台灣,在大陸,在憲法上都屬於一個中國,「我們是台灣地區,你們是大陸地區」。』
htd
2 years ago
馬英九的自述,符合我說他是ROC派的描述XD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