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要從小明包機事件開始,國外的台灣人被誤會是中國人,出入海關的嫌惡眼神,對黑頭髮製造病毒的錯誤歧視,促成了我們推動護照改名;口罩等防疫物資的需求,促成不分政治立場的口罩國家隊;磐石艦與國際局勢,讓國際新聞時常出現在電視版面;在野黨對物資、快篩、疫苗的杯葛,讓大家上了整整三年的沉浸式衛教等等等等
看到防疫指揮中心解編,心中千頭萬緒,整個過程我在立法院搖滾區近距離感受,關於防疫物資、決策、攻防,指揮中心有太多的辛苦與委屈,或許歷史會還一個持平的公道說法。
latest #6
做不好的,政治面在2022大選算了一次總帳,向執政黨宣洩一股怨氣;生活面改變了很多習慣,在家工作、外送平台、國內旅遊等;情感面,發生了一些生離死別,或許不在你我身邊,但不是沒有發生;工作面有些店家休息了、轉行了、我自己疫情前是老百姓,不到四年現在我又是老百姓了(苦笑)
特別想跟偉大的台灣人們說一聲,我們經歷了很厲害的一場戰役,全民攜手一心克服了困難與挑戰,這是值得驕傲的一件事情,也要跟所有防疫第一線的執行者與決策者說一聲感謝,大家辛苦了。
台灣,很不簡單。
小賤健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我的歐洲朋友們都說,我們的指揮中心團隊太盡責了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