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For Free
English
中文 (繁體)
中文 (香港)
中文 (简体)
日本語
Filipino
Bahasa Indonesia
Bahasa Melayu
Pусский
Português (Brasil)
Magyar
Français
Español
Deutsch
Čeština
العربية
Català
Dansk
Ελληνικά
فارسی
Suomi
Gaeilge
Hindi
עברית
Hrvatski
Italiano
Norsk bokmål
Nederlands
한국어
Polski
Română
Slovenský
Svenska
Türkçe
українська
беларуская
ไทย
Standard view
我只是在跟森林裡的兔子玩耍@L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在故宮尋找海鮮之旅。
說說我怎麼就從梵蒂岡宗座圖書展歪去聶璜與他快樂的海底朋友那邊了呢(汗
latest #10
我只是在跟森林裡的兔子玩耍@L
2 years ago
五月快到了,原本想說在五月底那天去一次故宮,結果因為近期故宮有和梵蒂岡合作展覽,外加四月每周日有專人導覽的情況下,選擇最後一場導覽,也就是今天直衝故宮。
然後差點被人山人海淹死
我忘記現在是日本黃金週,外加臺灣勞動節連假,再加上疫情後故宮開館,早上十點我就看到日本人韓國人臺灣人泰國越南馬來西亞還有我辨識不出的族群,以及各大遊覽車。
一側的導覽租借機都沒了,什麼盛況。
當時我坐公車上去後,其實是很緊張的,因為我選這天去,其實就是為了最後一次的梵蒂岡展的專人導覽。之前太晚看到,所以網路報名開放的10個名額已滿,剩餘10個開放現場登記,這人滿為患看得我很心慌。
雖然最後也只多了4個現場登記,估計遊客沒有注意到,因為現場只有寫「專場導覽」,沒有寫是梵蒂岡的。
我只是在跟森林裡的兔子玩耍@L
2 years ago
「梵蒂岡宗座圖書館珍藏」暨「明清宮廷藏書」特展網...
這是他們的主題展覽,事實上故宮院方在疫情前已和梵蒂岡洽談本次展出事宜,一直以來故宮都希望能展出真品,但站在出借方的立場,考量到運送、保存這些因素,梵蒂岡那邊過去都是只外借輸出本(將原件做電子處理後輸出),但幾經協調,最後還是借出了42個珍本。
想看泥金跟羊皮紙的衝啊
其中現場有好幾個展品介紹附有QRcode,主要是因為梵蒂岡那邊原本就有分類跟保存資料的處理程序,因此他們有慢慢將一些書籍輸入為電子檔供線上檢閱。故宮在主題網站上,也很貼心的列出展品,並附上可以對應的梵蒂岡網站電子檢視網址連結。
我只是在跟森林裡的兔子玩耍@L
2 years ago
「梵蒂岡宗座圖書館珍藏」暨「明清宮廷藏書」特展展...
事實上,沒事也可以上梵蒂岡宗座圖書館的網站直接搜尋,
如果你知道你要找什麼的話
https://digi.vatlib.it/....
有趣的是,梵蒂岡圖書跟明清宮廷藏書是聯展,梵蒂岡圖書館在14世紀中葉創立(1475年,教宗尼閣五世),而紫禁城歷經明清兩代帝王的興衰,落成時間比梵蒂岡圖書館更早(永樂年間,1420年),歷經藏書、編書、印書等過程,恰好與梵蒂岡圖書館進行一次東西隔空對話。
立即下載
我只是在跟森林裡的兔子玩耍@L
2 years ago
梵蒂岡跟明清聯展之後再補充,這我要看第二次整理資料才行。
我只是在跟森林裡的兔子玩耍@L
2 years ago
因為整個展場人太多,我想要找一個清靜之地,轉一轉竟然發現一個空間裡沒什麼人,大喜之下立刻走進去,接著它變成我整場下來看得最開心最仔細的展區。
那就是
清人聶璜繪製的《海錯圖》
。
「海錯」,顧名思義,錯原意為金屬工藝,後來有「雜」的意思,所以「海錯」指的就是海底的雜物,種類紛繁的海底生物,還好當時海洋污染不嚴重,不然海錯恐怕那個雜物就會是垃圾了。
這幅圖總共有四卷,遺憾的是三卷在北京故宮,一卷在臺北故宮。大陸其實在2014年有出過北京故宮收集三卷本《海錯圖》。
故宮經典:故宮海錯圖
我只是在跟森林裡的兔子玩耍@L
2 years ago
從2017年開始,《博物雜誌》的編輯張辰亮開啟一系列研究《海錯圖》的計劃,開始進行科普、比照現代生物的介紹筆記,稱之為《海錯圖筆記》,迄今有4冊。
海錯圖筆記
中國國家地理:海錯圖筆記(貳)
海錯圖筆記(三)
海錯圖筆記(肆)
2022年,則有了《海錯圖譯注》。
海錯圖譯註(全三冊)
但不論是張辰亮還是北京故宮出版品,皆因剩餘一卷在北京故宮,因而未能全數完成,如果兩院能合作,讓《海錯圖》合併為一該有多好啊。
至少我現在好像沒看到臺北故宮藏的那卷《海錯圖》全本。
我只是在跟森林裡的兔子玩耍@L
2 years ago
岔出去講個東西,是今天看海錯圖意外想到的。
其實《海錯圖》畫的海底生物,現在大多都看不到了,但是因為聶璜本就是生物學家暨畫家,所以《海錯圖》對生物的描摹,是非常有辨識度的,好幾張一看就很明顯感覺到他是對著實物畫的,那麼現在找不到的,大抵可以推論是絕種了,但有些一看就知道這聶璜肯定沒看過實物,憑描述瞎的,舉兩張一比就知道。
這是鱉,相似度很高,幾乎一摸一樣。
這是鱷魚
⋯⋯屁啦這紅龍吧(爆掉
差異度就是這麼大,一看就知道哪些是對著畫哪些沒有w
看著看著,其實會突然生出一種動物滅絕的感慨。
我只是在跟森林裡的兔子玩耍@L
2 years ago
這種感覺跟看《山海經》有別,雖然《山海經》在漢代是被當成紀錄生物和地貌的地理書,甚至被拿來參考如何治水,或拿來當生物圖冊,但其實之後就被當神話看了,我們如今讀它,大多也不會真的相信《山海經》裡的生物現實找得到,可你若看《海錯圖》,幾乎可以對應上日常的海洋生物(雖然大部分都在餐桌),所以那種「生物絕種」的危機感,會貼近許多。
這就讓我想到前陣子去臺大,適逢openbook校園展覽展出2022年獲獎的繪本——《影之島》。
影之島
影之島是用充滿暗喻跟迷離的手法來講生物滅絕,具體什麼方式在此不劇透。
我要提的是《影之島》在襯頁做的設計,它把絕種的動物用圖錄的方式呈現出來,風格就讓我想到《海錯圖》。
我只是在跟森林裡的兔子玩耍@L
2 years ago
⋯⋯前面幾個地方打錯,改不了,可惡。
1 梵蒂岡宗座圖書館落成時間是在15世紀中葉,1475年。
2 《海錯圖》三卷在北京故宮,一卷在臺北故宮。
我只是在跟森林裡的兔子玩耍@L
2 years ago
結果今早就發現故宮有在fb貼聶璜《海錯圖》的展覽宣傳(大笑
FB《海錯圖》宣傳
院方有把44張圖都上傳到網站上,比在現場齊全,值得參考!
臺北故宮《海錯圖》展件介紹
back to top
delete
reply
edit
cancel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