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測樣品汽化後體積,結果做了十幾次只有兩次符合,還出現負的體積。組員:這是不是幾百年前發明的裝置?
然後我們開始想各種方法,換瓶塞兩次,纏止血帶三次,拆掉止血帶重纏兩次,把玻璃瓶內擦乾兩次,把管子剪短一次(因為會破壞器材甚至助教要打電話問人),外蓋鋁箔紙一次,然後最幹的事是整個器材放桌上高我1.5顆頭,所以我只能在旁邊看180的組員弄🙂(脖子好痛)經過了兩小時可用的數據:0。
助教帶的組都有問題所以跑來跑去,他本人在第n次看到我們負值的數據後說:饒了我吧,而另一組實驗的人大喊我們沒一組數據可以用的,組員笑著說我們有兩組可以用,贏了。
快要三小時過去了,助教勉強看著我本子上寫的數據,說那你們就用這一個吧,我們看著實驗步驟上面寫的「取三組」。嗯嗯,理工實驗就是這麼樸實無華,知道為什麼要放乖乖了吧,因為人類在遇到無法解決的事時只能借助神秘的自然力量。
而大喊我們沒有數據可以用的那個實驗,上禮拜是怎麼解決的呢。
上禮拜經過看了一眼,一群人圍在儀器旁邊的電腦看電影,助教剛好經過說「欸他們在看恐怖電影,咒那部,要看嗎?」我傻眼心想這群人等反應也太自由了吧。過了不久聽到其中一個組員說「我們在儀器旁邊看恐怖電影恐嚇他,結果數據都正常了欸ㄏㄏ」
對於能想出這個方法的各位感到十分佩服。
雖然都沒講過但從第一次實驗課就過著這種生活,只是這次特別荒謬我自己都覺得好好笑==結報到底要怎麼寫難道誤差分析要寫沒放乖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