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調閱到行控中心影像與訊號紀錄,發現從12:27:04秒吊臂墜落後,5秒★行控中心連跳十次「線路接地警報」★。
這警報因為,當有異物接觸導電軌,造成電流異常而造成,也就是在吊臂墜落那一刻,行控中心就響起警報了,還不是一次,是十次!
然而,行控中心居然只是打給台電詢問有無跳電,而未確認車站內外軌道短路原因,在電話中台電表示沒事,然而,通話當下事故卻已經發生。這顯示就算有軌道異物偵測機制,中捷行控中心的SOP根本沒有這種想定,直接忽略異物入侵可能,錯失拯救人命良機。
另外,我們也取得當時站內旅客證詞,事故發生時,車站內部分電路短暫跳脫,電梯面板無法操作,但在這41秒時間內,不論是行控或站務,均未掌握電力異常原因,警覺心顯然不足。
再來更離譜的是,團隊查閱細部設計文件,並與軌道專業從業人員討論後,赫然發現,中捷月台上其實設有也能讓列車停留在站裡,阻止意外發生的「緊急斷電按鈕」,但是知道人的不多,顯然保全一定不知道,我們求證中捷也得到否定的訊息,似乎沒人知道此機制的重要性。變成中捷不知道中捷有什麼的荒謬場景。
經團隊多次現勘,發現 ★中捷在月台端牆門以外的管制區有一個緊急斷電箱,當打開按下時,站內列車將失去電力,在此狀況下,駐車電磁閥消磁,立即實施駐車煞車,列車就無法發車。
此機制和「月台停止按鈕」透過啟動自動列車保護速度指令,並以禁止速度碼信號傳送到列車上的機制不同,是直接切斷電力,影響範圍更大,一般乘客是不可能接近按下的。高捷等其他捷運系統也有這個備用機制,原本是要在物品或人員掉落軌道,可切斷電源緊急進行處理。
在本次事故發生時,保全已經跑到月台頂端,再往前就能去觸動這個按鈕。但不論在本事故,或事故後中捷高層的發言中,均未提及此一機制,顯然平時完全也未訓練,錯失最快救援良機!
我和團隊追蹤本起事故,發現從可能影響捷運禁建區保護的吊臂拆卸作業計畫,到吊臂掉落後行控忽略軌道電路警報,董座到站務渾然不知緊急停車機制,再到事故後的救援速度,台中市政府和中捷都有多項缺失,這讓我驚覺,平時看似尋常,甚至被當作進步象徵的捷運、高樓,竟然是處處殺機。市府如何保證給人民安居樂業的環境?
事故後,中捷董座一連串幫自己鼓掌、把自己任內系統設計發包甩鍋林佳龍等行為,令人非常憤怒!而盧秀燕市長對建商工安監督不周、捷運系統安全標準缺失等問題毫無歉意,刻意要淡化市府疏失。東西掉下來是財物損失,開車撞上去是生命安全,因此我認為興富發應負擔所有財損,並檢視是否違法施工,中捷重出誠實的檢討報告,而台中市政府督導不力,扯謊愚民,市長應道歉、首長應下台。
中捷沒告訴大眾的事,實在太多了!被消失的51分鐘,盧秀燕是不是急著在作秀?!
這問題並非基層,主要是要討論高層管理和系統的問題。不能接受的是高層事後回答說沒有這個裝置!檢討報告也沒有提到。這是很嚴重的問題。中捷高層不知道他們有什麼。
中捷人員的安全衛生教育訓練徹底失敗!
這是一場原本可以避免發生的災難
民眾不會用,但工作人員為何不知?是否職前訓練就沒有做好?

高層不知道 管理層不知道 工作人員不知道 那緊急扭設心酸的喔 遲早出事啊
godest: 月台保全是外包公司人員,不知道端牆門外的緊急按鈕很正常吧?
保全不知道其實也很奇怪吧.......
他可以知道在哪 但是操作還是要給站務人員處理
我顧好幾個社區也是要知道揚水室跟大電開關在哪啊.....
呃.........設計一個沒有人能按的按鈕要幹嘛
whatsuptina: 看清楚好嗎!
是說基層都沒責任,因為該做的都做了
有責任的是隨便亂搞的建商跟當初準許搞出這種爛系統的官員!
就是中捷沒有交接清楚
沒有權限操作也罷
至少多一個人知道怎麼急停也好
godest: 問題不是在中捷公然說謊嗎?你在刻意帶偏討論吧?
godest: 現在有說是基層的責任嗎?我說的是中捷,也麻煩你看清楚,這就是管理問題啊
建商塔吊掉下來有他的責任,捷運公司發現有障礙物,通報不及時有他的責任。什麼都要檢討政治,那我看死幾百個人下次捷運還是會撞上去。
我就問簡單一件事情就好
外包的保全算不算是沒有權限管車子行進站務人員
如果你覺得是 就算沒有權限
那不知道急停操作點本身就很奇怪
大家檢討的是中市府中捷跟興富發,誰在說那個外包保全一個人了?他就是沒有受到正確的訓練,該給他正確訓練的是中捷不是嗎?
godest: 然後問題很明顯就是SOP整個有缺失,然後就有人硬是要拿著基層出來當檔箭牌,不要被說破就在攤手,起風的
緊急狀況人可能多多少少會不小心掉線這可以理解
但是整個站沒人知道這到底是在衝三小
所以中捷要怎麼避免再次發生這種事?還是沒辦法,有東西入侵軌道捷運就只能撞上去,什麼應變措施都沒辦法處理?
沒有人要追究保全或者站務人員
問題就出在中捷的SOP到底是怎麼搞的啊
反正也不是基層的問題,也不是什麼高官的問題,有東西進來我就是撞上去就對了,也不是捷運的問題,有人死算他倒楣
SOP有問題+公然說謊
然後拿基層出來檔,幫中捷說話好棒棒
我看見標題是偵測儀都有可是就是沒緊急按鈕 搏感情喔...
godest: 所以你覺得你請來的保全
不知道水壓泵浦開關或者大電怎麼操作這很正常嗎?
別鬧了
我才不相信全世界這麼多無駕駛系統,沒有可以應變這種狀況的措施,還是又要扯什麼東西了
沒有什麼該訂的程序都訂了 就是他媽的漏定程序
你難道上國道 大霧還敢開90或100嗎
連社區保全都要了解中控室大大小小設備要怎麼操作了
公共建設的保全就不用懂那些? 唬爛也找個不會被打臉的來說咩
因為大家什麼都不知道很正常,大家都沒有權限可以進去也很正常,中捷什麼都不告訴staff很正常,所以眼睜睜看著他撞上去也很正常了,我知道了,這真的是一台絕命中捷
別人在講管理層沒做好教育訓練,在講管控室接獲警報不處置,在講中捷高層說謊欺騙大眾說沒有緊急停止扭
為什麼有人可以解讀成欺負基層啊
保全有沒有操作權限那是一回事
但是他至少要知道怎麼停這才是正常的
先把人救下來比什麼都重要吧
還程序都訂好了?
訂好了你車子就不該走了啦 還傷亡咧
重點就是中捷根本沒交接給他們意外該走哪個SOP
還在睜眼說瞎話
你要不要再回頭去看噗首照片的斷電箱的位置?
那邊哪裡會電到你提示一下?
等你遇到你就會發現
自己寧願多記幾個開關怎麼操作
也不要把人送去死
跟社區保全沒辦法相比
我看你是不知道我顧的社區是有單獨電機室跟中控室的那種
原來有斷電系統這種東西!!
godest: 是不是沒有看到這段:『這問題並非基層』,主要是要討論『高層管理和系統的問題』。不能接受的是『高層事後回答說沒有這個裝置』!『檢討報告也沒有提到』。這是很嚴重的問題。中捷高層不知道他們有什麼。
......高壓電區不會在那邊好嗎.........
台灣各大大眾交通系統都有緊急按鈕,是有被按過幾次?
今天寫出這個問題,在於,檢討報告和回應,顯然和事實不合。
而關於基層的人力配置,當然也需要檢討,但這篇的問題不在於基層,而是高層管理以及SOP制定的問題。
且事發後,顯然高層仍舊沒有全盤檢視該有的設備和問題。
顆顆 我的巡邏點有台電高壓房跟電機室
那你要怎麼說?
啊所以為什麼管制明明有提早接獲斷電異常通報要騙說沒有收到?
為什麼明明有緊急停止斷電扭中捷要騙沒有
有沒有人去按是一回事
有沒有訓練是另一回事
沒人按 沒訓練還騙大眾說緊急按鈕不存在所以事故發生中捷無責是最嚴重的混帳事
從來都不是宣傳管制區裡的功能,圖片或文章的重點一直都是高層管理的責任以及SOP重心設計。
關於乘客這邊,我們一直都是以這篇:
Facebook月台緊急停止鈕的設計為出發。
可以理解您曾經身為第一線人員的擔憂。
但今天這篇是要證明管理高層和市府的散漫和推託。
反正大家已經理解到你東西掉到月台反應時間很少的問題了,結果按鈕放在反應時間外的高分險地方就很怪了吧?
捷運這種馬上會出站的情況以後更需要注意了,不光是台中捷運,各地捷運也要小心……畢竟這種人禍只要出現一次就是慘上加慘。
不是沒進去 是沒事不用進去
前輩都教好怎麼操做了=_=
你真的知道保全是幹嘛的嗎..........
godest: 主責任和次要責任當然要分,說外包無責就太小看人命了
啊你就沒有在看人說話啊..........
有沒有權限操作跟會不會操作就兩回事啊..........
那緊急情況的時候到底按扭要怎麼在十幾秒前按完成?
結果人禍情況講來講去再加1……
就算永遠有人在裡面操作感覺也(?)
godest: 我是對這段有不解的地方,嗯!好棒棒!
3Q果然明察秋毫!
月台保全是外包公司人員,不知道端牆門外的緊急按鈕很正常吧?
列車上的中捷隨車站務員,被關在車上了是要瞬移喔?
車站站務員?就沒在月台上啊!
所以現場到底有誰可以去按那個在月台端牆門外(=管制區=軌區=有高壓電)的緊急按鈕?乘客?電死了誰負責?
==
中捷現場基層,從行控中心到列車到車站人員都做了該做的
高層要怎麼鬥法基層根本無能為力
該檢討的是建商是市府是官派的中捷高層
一條捷運蓋了20年,哪個黨的屁股可以乾乾靜靜?
10條告警算多嗎?先看看系統一天會有多少告警再來說10條很多吧? 從頭到尾就是建商為什麼可以這樣便宜行事的問題好嗎?
我講句不客氣的好了
保全這個不會那個不知道
那你可以叫中捷乾脆全撤掉
換成志工團體來維護秩序
連保全在幹嘛的都不知道還在那邊假掰維護基層
林北我就保全啊幹
緊急按鈕和斷電按鈕不一樣吧。緊急應該類似台鐵的通知,斷電比較偏向維修使用,但沒人能把斷電連繫到救災救傷,最主要還是人員的訓練不足造成。
那個按鈕應該是維修的工班才知道啦,保全可能沒受過操作的相關訓練
你不是閃電俠,不可能在那一點秒數內開啟面板(而且是車輛開動兼撞擊晃動)
ocean121320:
基本上要看中捷怎麼交接給站務人員跟保全
如果中捷只給站務人員 保全只要維護秩序
那保全基本上...只要是行車站務就不用管
那種斷電按鈕只有電工才會知道,而且也是只設計給電工知道,泰半是設計在機電區一般人只會覺得是電的什麼盒子。保全功基本就是維持秩序,緊急事件還是以站內人員主導的樣子。
我相信規劃的時候應該沒有料到會有這種禍從天上來的情況,但現在都發生了,而且確實需要改善優化手續,以防下次類似的情況再發生時一樣沒辦法解決。
當然那個工安問題真的也是有夠扯,真的是普悠馬事件2.0耶
另外,不覺得建商沒有問題。現在興富發的交通維持計畫書,施工申請都在市政府那裡沒有曝光(或是沒有),拿到會再了解,現在沒辦法用幻想的去猜有沒有違法施工。
TsukikageSilent: 維持交通當糾察隊的。
同時你接受這樣的低薪,也理解交通事業機構員工必須要輪班的事實,才會進一步接受這個工作吧?
當然不必說中捷的安衛訓練完全零分了
godest: 他的確存在在照片的月台上。但本文的內容一直都是主訴高層管理的SOP以及事後報告說謊的問題
godest: 到底在公三小?
1.保全不知道斷電開關根本不正常。
2.站務員是看到事故才走上車廂的,你影片真的有看?
3.高層角力,基層無力抗衡。所以才需要3Q出來點清楚讓市府注意真正的問題在哪裡不是嗎?
godest: 感謝說明,所以是站台上是真的沒有列車緊急停止方法

本來就不是在檢討基層為什麼一直說提出問題的人針對基層?
不是在說高層管理和sop的程序問題嗎
所以那個緊急斷電箱使用了到底可不可以讓列車停止斷電?
我是說真的使用的話?
還在執著電死一般人的爭議???乘客現在可真的是有一位過往了,沒作為造成的後果你要怎麼說?
緊急斷電箱和緊急停車系統可能不一樣;
緊急斷電箱如果是給軌道檢查使用,說不定沒有連動到其他班次的捷運(緊急停車系統設計上為了避免追撞會全線停駛),畢竟原先目的可能是機電人員維修站點軌道使用
godest: 時間啊大哥,時間。看著掉落物 沒有緊急防範措施,等到門自動關上才發現來不及下車關電,這就叫做沒有危機意識,OK?
大大的鐵支橫在路上,你還想著要發車,注中上下車安全性優先嗎?那就叫做SOP錯誤
而如果緊急斷電箱被定位做機電設施,那麼中捷其他人員沒受過訓練操作也是正常的,畢竟不會有哪個sop是「出問題時請關掉月台總開關」,非系統內的設計,下一步就是被下班列車撞上的可能吧
不是按了按鈕後就萬事 ok,還要再量測有沒有電才能施工...
那可能就要讓捷運站的工作人員(並非外包保全)去找出更快解決的方式了。
而且是全台捷運一起進步,畢竟這種意外可能會在各種縣市發生。
這真的也是所謂的SOP出錯,當下馬上廣播請所有人下車也不失一個解決方案之一。
godest: 你從剛才就一直在藉由閃躲大家提出來的論點,企圖用其他的想像,導偏這篇噗首討論的方向。問題不是出在那堆零碎化的細節問題,問題是市政府、中捷、施工。幾個方面都沒有正確的措施與對應方法
godest: 如果你只是來辯論,討論已至此你無其他有效的論述說服大家。如果你是來帶風向的,沒關係,你繼續。我拿著爆米花和可樂等下一個回應你的人。
那個SOP感覺就不要說十幾秒了,五分鐘都完成不了(???
可能保全的薪水沒給那麼多,常常都低於勞基法,錢給多少就做多少事・ω・
芬狼@狼谷 白夜
說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不過上面說的,保全不知道,那是給電工用的等等等,其實噗主已經說明了過了,那個的用法和處於管制區,會說保全可以去按等,這點噗主也解釋沒人知道有這方法可以緊急全面停止電力,這代表保全不知道合理,但問題沒有人知道緊急處置措施或是沒有緊急處置措施,這才是重點
如果有人知道,保全再往前一點就有緊急措施可以處理,那是否就能避免問題<==這才是討論的重點
這就回到一開始的討論點,中捷的設計和訓練有系統上的問題
我可以理解保全在這種事除了阻止大家上車以外很多事都辦不到
那就是中捷內部的問題了吧?如果不改良的話,感覺下次發生掉茖大型物的事件,還是(
一直都不是保全問題是中捷問題啊

把問題導向保全重點錯了吧
對阿XD 噗首也只是說,保全再往前一點有斷電系統而已
芬狼@狼谷 白夜
說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真正的問題在,沒人知道怎再月台緊急停止列車的辦法啊
對呀所以我覺得上面那位想幫保全說話可以理解他想說什麼但是不能解決問題XDDD
但也謝謝他科普保全工作的大致內容啦(
godest: 別騙人沒當過外包保全,外包保全的訓練也包含怎麼按警急事故相關按鈕。
那個白燈藍燈的軌道斷電按鈕是在下路軌緊急通道的玻璃門之外,乘客用不到的,保全也未必有鑰匙。當然可以一個跑酷翻到後面再按,但我看保全伯伯應該就搞不定了。
另外,只要打開那緊急通道玻璃門也會有連鎖裝置,把車停在月台上。
之前當過外包,有訓練火警SOP。但業主自己加一條,警報響起後先按取消,確認完有火災再打開。
聽完後趕緊自己跑,怕爆。
他要講的內容是月台有斷電按扭,又沒叫人自己進去按……
我是覺得他講的內容跟你幻想會發生的事情有所差別耶?
他從上面開始就一直用自身的幻想,偏離主題呀

可能是自己沒台階下吧
當過保全,只想替保全爭取權益的人路過
你不如請3Q加個(一般人請勿前去按鈕以免發生觸電危險)還比較有效對應你的訴求(?)
提琴手月月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隔壁有更專業的人說了,中捷採用的是ATO-GoA4系統,要避免這種追撞上去的例外情況,只需要設法讓車廂門無法關閉(例如拿什麼東西擋住)就能啟動異常系統爭取足夠時間了
而且沒人說要保全去按斷電裝置,而是說月台上根本沒有人知道怎處理緊急情況,斷電裝置只是事後去查找設計發現有一種可能性而已
所以還是回到問題開頭,中捷目前探討的情況,是根本無法處理這種緊急事故
Ronove27: 那如果事發地更遠一點沒法在站裡目測到即時攔阻車門以他們現在的處理機制還不是照撞
中捷就有問題咩
darktatto: 這個就是拉到中控人員螺絲鬆了,不管如何,中捷絕對不會是單純受害者的角色。
ETS跟ESP有些許差異,可是中捷沒ESP,但其實都可以讓車子下來,所以其實沒差多少
列車ATO(自動列車駕駛)出發其中一個條件就是要車門關閉,沒關就不能出發
冷泡茶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請改正「保全人員再往前就能觸發這個按鈕」,裝置設置在端牆門外,主要是給平常工班下軌道使用,保全人員沒有鑰匙能夠開啟端牆門,那道門也不是能夠輕易翻越的。
關鍵核心設備怎麼可能叫外包保全去操作,擋車門就好為什麼要去按根本不是設計來緊急停車用的斷電按鈕

撿到的,
給大家看看被吊臂砸破的隔音板掉在什麼位置
陳柏惟指月台有緊急斷電鈕 中捷認了可讓列車停開
陳柏惟指月台有緊急斷電鈕 中捷認了可讓列車停開 | 社會 | 中央社 CNA台中捷運事故釀死傷,前立委陳柏惟今天指出,中捷月台有設置「緊急斷電按鈕」卻錯失救援良機。中捷公司表示,斷電按鈕並非緊急煞車裝置,但確實按下後,可讓列車停在月台。
陳柏惟下午則在臉書表示,中捷系統安全性不足,SOP想定也不足,讓基層難以做事,現在被指出問題還要惱羞成怒,趕快來說別人假訊息,希望中捷正視問題。
Pyrogen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applecandy92: EMO未必比EMS有用,所以就不需要按了的意思嗎?
EMS不存在於現有的緊急應變措施之中,這樣也要為中捷辯護就免了,該補的洞就去補起來,不然下次又有緊急狀況,又要跟大家說「對不起我沒想到」
WILD_: 還在關門的階段當然是擋門最快了
Senyoi: 所以要增設月台停車鈕和加強現場和行控的通聯管道,宣導緊急狀況可以擋車門阻止列車出發,不是推廣去按斷電按鈕
Pyrogen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現況限於經費不足,或是真的遇到當初沒想到的事情,這都沒關係,去看事故怎麼發生,快去把洞補好
一直在說沒錯沒錯,大家虛驚了,那看以後是不是中捷只想要ISO27001,ISO45001和9001都可以拔掉,告訴大家「我們資安很好,只是品質與職安衛做不好」
wondafrog: 「一個船長喝了一口海龜湯,之後問廚師『這碗真的是海龜湯?』,知道是真之後就跑去自殺了」
行控最好就能單憑系统一堆「電力告警」就猜得到是有吊車掉了下來攔路啦

事後孔明多易啊。

好了啦...真的
to
3Qi陳柏惟:中捷最大的問題就在教育訓練人員的不足
>>如果保全或隨車員已經發現前面疑似有異物侵入,列車還在站內但即將發車。這時候對ATO系統夠熟悉的情況下就會知道,根本不必還在那邊掏鑰匙開啟手動控制台,
#只要用手或拿個東西先把車門頂住不讓關,這時候ATO系統的安全機制就會作動,*
#因為車門沒有關閉到位而不讓列車發動,就可以避免這場災害。
台中捷運的災害絕對是人禍,
#最大的責任是興富發,但中捷也絕非單純的受害者。
我只覺得拿包包檔車門這說法...
這樣不就變成乘客要替你中捷控制中心去看車況嗎?
中捷不需要審視應變sop和對策,因為管制室要管的東西那麼多怎麼可能管得來,但現場客人和警衛要知道擋門喔,擋門最有效
<目前某些言論給我的感覺
但說真的 難道不是捷運公司本來就應該合理化緊急設備 人力配置 教育訓練和應變措施嗎...是在甩鍋甩幾點的...今天掉落位置遠一點車站看不到無法靠擋門停車是不是一樣會再發生?是要死幾個人才要正視中捷就有問題
如果必要時要自己擋門的…順帶一提,不要用手掌、手腕、長夾去擋,應用足夠厚的雙肩包或者腳掌卡它。
一方面手會痛或有夾傷風險,腳起碼是有鞋子保護。第二是關門感應厚度是有限制的 (因為那條緩衝膠條,以及機械限制),太薄的東西未必會感應到而是當成關好了 - 什麼算太薄?5公分以下就不好說了。
這跟鄭捷事件之後呼籲大家可以拆椅墊是一樣的意思啊,事實上中捷就是人手不夠
緊急斷電以後,列車仍會無動力滑行,不等於緊急停止按鈕
既然有一個開關,代表保全也有權利去阻止這場事情發生,沒訓練?那麼中捷本應該有要受到處罰,不單單是建商而已!
不是啊從頭到尾沒人說民眾或保全沒按那個按鈕是他們的問題,這篇文在檢討高層欸,沒人怪基層啊
看吧 又有人聚焦在保全為什麼沒去按斷電開關了
外包保全不會有權責去碰核心斷電設備
根本不應該有這個訓練
「在本次事故發生時,保全已經跑到月台頂端,再往前就能去觸動這個按鈕。但不論在本事故,或事故後中捷高層的發言中,均未提及此一機制,顯然平時完全也未訓練,錯失最快救援良機!」
寫了這段然後來說我們沒有要叫保全去按的意思?
哈哈。
而且「…再往前就能…」說得保全就是有鑰匙過去一樣

(保全不是站長好不好
又有人不看文
再來更離譜的是,團隊查閱細部設計文件,並與軌道專業從業人員討論後,赫然發現,中捷月台上其實設有也能讓列車停留在站裡,阻止意外發生的「緊急斷電按鈕」,但是知道人的不多,顯然保全一定不知道,我們求證中捷也得到否定的訊息,似乎沒人知道此機制的重要性。變成中捷不知道中捷有什麼的荒謬場景。
這是前言,代表的是沒人知道,而不是保全沒按或是不知道是他的錯
而本來月臺所有的人員就需要訓練知道如何處理緊急情況,中捷沒設計緊急停止機制,現場人員也沒人知道月臺設計,而文內也只是因為保全比較近,才說如果保全再往前一點
沒人要保全一定要負責按,而是在說月臺沒人有足夠的訓練去處理緊急情況
Fenwolf: 才說「如果保全再往前一點」…
但這句子就隱含著保全可以往前卻沒有往前。但事實上保全也沒有那鑰匙啊,越不過那玻璃門啊,這是當時的事實。
如果是說「如果保全當時有擋著門…」反而更合理,起碼是有可能做得到。
apmk: 你不能只截那一段然後說有隱含保全有錯,因為整篇文章都是按照前提的「顯然保全一定不知道」再續講後面可能性描述
koutyoulucia: 「顯然保全一定不知道」
為什麼保全一定不知道?訪問過了嗎?
如果保全是知道,但只是沒有鑰匙過不去,他的行動表現會有差嗎?
koutyoulucia: 事實上FB一堆留言都順著那段問保全為什麼沒去執行了,那句敘述根本沒有必要。並且斷電設備也不該被寫進未來緊急停車的SOP中
『阻止意外發生的「緊急斷電按鈕」,但是知道人的不多,顯然保全一定不知道』
我來一次台北旅遊也知道了,這裝置桃捷和北捷也有的。亮藍燈是供電正常,亮白燈是斷電狀態,旁邊更有寫這個箱子能控制的斷電區間/軌道配置是哪 (哪個方向/哪個站之間之類)。
我是一個普通人和遊客,都知道了。為什麼就這麼斬釘截鐵說保全必然不知道?
apmk: 真要這樣挑毛病那一定講不完
但是有建設性的解決方案沒有任何幫助
apmk: 抱歉喔我不知道喔
你不要以自己的經驗當作基準喔
0..0 所以我才說都只看那段,完全沒看到前提,然後就死抓著那一句XD"
重點根本不是保全知不知道,而是整個站台的工作人員沒人知道怎緊急處理
保全再往前一點就可以碰到,純粹只是保全比較近才這樣敘述
Fenwolf: 有摸過品管相關工作才多少能抓到一點「解決問題要從系統性、管理層面下去改善」,其他人我是不指望啦...
而保全本身也是月台工作人員,包含站務和車上的人源等,都需要訓練處理緊急情況,這件事情文章的重點一直在沒人知道怎處理
如果當時是站務人員比較近,就會改成站務人員再往前點,然後就會換成跳針站務人員又不是工程維修人員,怎知道等等等
apmk: 你要這樣的話那我也可以說
哪有人那麼無聊去看那些設備上面都寫些什麼東西,保全不知道很正常
以自己的經驗來斷定根本對解決問題沒有幫助,因為你的經驗終究只是你自己的
Fenwolf: 「沒有人知道怎樣處理」我想現在各位大家都知道。只是陳柏惟這樣說「被中捷騙啦」和「只要保全再努力一點點按那個(而事實他是按不到的)」就好啦這樣帶風向很不好。
說實話,保全當時最佳解法不是去擋門,而是他進入車廂裡按急緊停車按鈕就好了。根本就不用到擋門。
而且因為這樣的敘述就覺得,就等於怪保全那我只能說誤會太大了吧
會因為這樣的敘述就去責怪或是誤會說都是保全的錯,那我也只能說文章解讀錯誤囉
即使閱讀完所有的內容,還是沒有改變「保全已經跑到月台頂端,再往前就能去觸動這個按鈕」,這句話是錯誤的。這句話沒有出現的必要,還是可以顯示出月台上有這個裝置卻被隱匿,那為什麼有人反應還是要留著不修改?
沒有人說是怪保全吧,是指再往前會被擋住無法再前進,其實還是沒有辦法按壓。
0..0 那句的意思明明結合前面就是,如果中捷有好的訓練和設計,保全就可以再往前一點去阻止發車
Fenwolf: 「然後就會換成跳針站務人員又不是工程維修人員,怎知道等等等」
不會。我是認為他們都要知道的。只是,保全無論知道還是不知道,他在當時都沒有辦法越過去按。
如果那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月台明明就有一些按鈕可以作緊急停車,但中捷記者會上說沒有,一定隱瞞了什麼啦。
那這樣的「按鈕」多的是呢,我舉個例: 推開那個斷電鈕前的玻璃門推開也就可以了。是的,開門就會有月台緊急停車的效果,不用按斷電按鈕的。
但這有關係嗎?從軌道那邊開門只要推,從月台開門是要鑰匙的。這也是個存在的但用不上的東西。記者會上說沒有,是有上文下理的 - 就是當時就是沒有一個可以按得到的按鈕,繼而後面說會參照北捷等更新設備加一個開放大眾按得到的。拿一個按不到的按鈕然後說中捷有什麼隱瞞,這不是標題黨嗎
芬狼@狼谷 白夜
說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0..0 所以啦重點根本不是保全阿,不是一直在說中捷的問題導致沒人包括保全無力阻止,文章根本沒提是保全的錯,會提斷電裝置也是因為中捷根本沒設計緊急停止按紐,還說謊,事後去查找才知道有緊急斷電裝置,而中捷也知道這能停止發車動作,所以文章才這樣寫不是
另外不提這次的事故,這也代表中捷根本沒訓練如果意外落軌怎處理耶,因月台沒人知道怎緊急停止
芬狼@狼谷 白夜
說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所以那句,保全再往前一點的前提一直是,中捷有去設計好緊急停止方案措施,如果有設計好,那現在就是保全可以往前去按
芬狼@狼谷 白夜
說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而不是真的說,要保全當下往前去按
47秒裡沒有人能向行控中心報告現場哪裡發生了什麼事,哪方向哪車次需要就地急停,這是有無線電對講機的員工可以做的,這中捷肯定也是要檢討。
Fenwolf: 「這也代表中捷根本沒訓練如果意外落軌怎處理耶」
不能下這個結論。隨車員主要職責就是在盯著上下車過程,乘客有沒有被夾或卡到月台空隙裡,這是從監控影片中看到她有盡責執行的。要是卡住了我相信她是會去按車內的急停按鈕。
如果你是指不是上下車時…然後有人故意翻過一米半的月台門落軌嗎?
想自殺的人就讓他死就好了 Fenwolf: 那個完全不是好的訓練和設計,斷電不能拿來做緊急停車的第一手段
再者保全外包簽約根本沒有說要負責這些也不可能讓他們負責核心設備的操作,這不是有沒有職務訓練的問題
增設人人可用並可以有效停車的停車按鈕才是比較重要的,還要加強現場人員和行控的聯繫方式
koutyoulucia: 我不是想指出斷電鈕是你或任何人該知道的常識。但直接說「保全顯然不知道」這寫法真的很奇怪。一方面我們沒有向他查證個人層面知不知道,也沒有向中捷查證這是不是保全培訓一部分。第二是縱使他知道,他也是什麼都做不了 (所以中捷才要加月台急停鈕啊啊啊)。三我是想說隨機也可以出現一位非業內網民(我)知道有這樣的按鈕,顯然(對,這裡用顯然)不應該隨便推論保全不知道。
文章的「障礙物偵測有啟動」這也是個很吸引眼球的說法。
來我們玩個海龜湯:「一位鐵路行控中心職員在短時間內收到了10次電力告警。過幾天,他內疚極了自殺了。為什麼?」
我們都知道答案了,這個海龜湯當然容易啊。

但為什麼是有十幾個告警?看一看一系列的告警的代碼:
G12 G13 G14 G15 G16 G17 RMUA-D/U/B
G12…G17我推測是站名 (G12是豐樂站)
RMUA我不知道
D/U/B可能是下行(Down)/上行(Up)/備用(Backup)
誰可以在有6個車站同時電源故障然後想得就是G12路軌有障礙而且47秒後就會撞上去這樣的緊急情況?各位一定是神人啊。
遇到那麼多車站出警示不是暫停運行釐清問題後再恢復行車…那作業程序大概有問題吧
HWFate: 還在排查跳電原因40秒就過了,跳電很常見的⋯⋯
何況是跳電不是斷電,第三軌完全斷電還比較能知道事情真的大條了
HWFate: 全線就地停車是有伴隨的風險,也不可能隨意就能下的決定。幾十輛車到時要怎樣疏散?搞不好中途會發生乘客悶暈,或恐慌到心臟病發等,這些都是可能出現的二次傷害。
HWFate: 「為什麼就先假設是跳電」
這不是假設。「電流故障跳脫」,和「線路接地」 (火線接地了),通俗來說就是跳電。
HWFate: 你又怎猜得到是有要撞上?
我們又玩個海龜湯「某一天,110接到報案說我計程車被飛機撞了!」2015年2月4日的你會猜得到?
HWFate: 你可以先看一下無人化系統的設計原則
Facebook就是因為已經做了很多別的限制,被大型異物天降闖入還掛在隔音牆上的機會真的極少
更不可思議的是台中市政府完全沒在管理高空作業才會造成這種後果
沒有系統和SOP可以設計到對應所有極端狀況,因為沒錢也不必要
HWFate: 就是不能用猜的才要照著SOP逐一排查,不幸的40秒就是這麼短
無人駕駛系統是這種設計原則那問題不是很大嗎,我系統安全運行的必要條件是沒有事故發生?這不是屁話嗎?
大家要有事故發生可以安全停止的系統?
還是假設不會有事故發生的系統?
這系統有這麼多可行的改進方案?太貴?人命比較便宜就對了?
HWFate: 問台中市政府貴不貴,台中市政府是100%持有的大老闆,我個人當然支持無人化系統退場啊
HWFate: 要是我是在行控看到這樣,我猜不到啊,我就只能跟著SOP做。
到底行控有沒有按照SOP做,我們都不知道。SOP到底是怎樣寫,有沒有說要先停車,而且是就地停還是下站停疏散,也不知道。期待運安調查可以檢視這一邊。
SOP如果沒有寫先停車也對不對?我會嘗試代入寫SOP的角色…如果大面積跳電該做什麼。行控現在很快下指令讓全線檢查扶梯,也挺合理,如果跳電使扶梯突停,有乘客不小心摔到頭破血流,這也是爭分奪秒的事情。如果我在寫SOP,我會想電都跳了,車自然都動不了,再保險按緊急停車這一事可能會放到後一點。也期待中捷/運安調查可以再在SOP改善一下。
HWFate: 「這狀況很極端嗎?甚至不是大地震耶?」
我相信掉個吊車而且還剛好是發車前,這比大地震機率低得多了。
如果吊車晚個20秒掉下來,車已注定撞上去煞不住(不管有沒有駕駛員)。再晚個10秒,就直接砸到車上(不管有沒有駕駛員)。再晚個10秒,車又已經脫險。下一班車是9分鐘之後,應變時間多得是。
這下就是這麼巧。
請問在台灣吊車掉下來的次數多,還是大地震發生的次數多?然後再乘上這20秒除以9分鐘的區間。
以台灣一個有地震的地方,鐵軌上出現掉落物的機率很極端嗎?
以台灣一個有地震的地方,我們可以保證車輛線路都不會有掉落物嗎?
HWFate: 掉落一個列車車頭排障器無法處理的異物到獨立高架路權的軌道系統的確很極端,這也是台中市政府沒有管制沿線工地害的
文湖線派人隨車就是因為系統太常有奇怪的小glitch影響服務品質,不是因為他們預期會有鋼筋從天而降
HWFate: 隔音牆應該也有一定的耐震級數吧?
雖然應該9級也是防不住直接斷了
當然到9級的話供電也會斷的,車也會停下來。
當然還可以掉個飛機掉個隕石之類…
既然地震的可能性更高,地震可能掉落物更小,那列車應該有在體積更小影響運行的掉落物出現時停機的設施才合理呀?
HWFate: 隔音牆上空還有什麼東西嗎?理論上沒有啊!就不知道哪裡跑個建案出來又沒額外的防護,期待運安結果。我也認為明知有建案那可以做額外的防護的。可以架設一些自動的異物侵入檢測,這都可以做。
不用停機啊,小東西排障器會排除,中東西車頭偵測桿會讓列車停下來
HWFate: 「地震的可能性更高」而且你們也有地震速報系統啊,應該會自動就地停車。
HWFate: 隔音牆什麼時候會倒塌?你對台灣建設的品質太沒信心了吧😂在那之前地震或天然災害告警就停駛了
阿…吊車不是都掉在不應該掉的地方…那為何隔音牆沒有機會掉?
防止軌道車輛上安全運行空間的異物偵測系統有很難又很貴唷?
現前可能連中型掉落物都無法處理了,就不要講飛機了。
我只說一句,能夠投入實用的偵測系統不好設計,真的不是沒有接觸過的人能想像到底要排除多少東西才能算的上是「不影響日常使用又能有效確認侵入異物危險度的偵測系統」
HWFate: 正如另一位網友所說,小東西就靠偵測桿足矣。地震夠大的話也有地震速報。如果沒有地震但大塊隔音牆的會掉下來的話,…這問題就可大
HWFate: 當然很貴,特斯拉投入多少成本才能做到輔助功能而已欸,叫特斯拉去辨識天上掉鋼筋下來他也辨識不出來,因為那是不會被寫進系統腳本的極端狀況
講的好像世界各大運輸系統跟現前車輛防撞系統的系統不是系統一樣
HWFate: 都是市府的錢,有這個錢,早就可以請一堆監工把工地安全做更好,不是嗎。人命不是錢嗎?那邊也是錢啊。
都是市府的錢,我把醫院蓋更好,治療更多病人,不是更好嗎?那邊也是錢啊。
HWFate: 不會這樣預想啊,因為機率真的很低。
要說偵測器高鐵也只會裝在平面道路交會處和旁邊有邊坡防止落石的地方欸,
平常的高架段是靠門禁告警管理的,因為入侵物都是從地上或旁邊有交會的地方來
所以你拿號稱無人自動駕駛的"大眾運輸工具"跟個人輔助駕駛的"私人運具"比就對了,阿不就好棒棒。
HWFate: 世界各大運輸系統的偵測器可以請您詳述嗎?至少我知道高鐵車頭並沒有裝
HWFate: 私人運具投入大量資源做不到的事公共運具怎麼可能做到,公共運具是講求合理的可靠度和可及性,不是高價奢侈品
闖入偵測器
包括邊坡地滑偵測、落石偵測以及異物侵入的偵測。當高鐵正線區域內發生邊坡滑動、落石或異物侵入等可能影響列車營運安全時偵測系統將自動產生告警訊號,傳送該區間所有行駛列車接收訊息,並產生相關應變作為。
HWFate: 所以是不是裝在可能被侵入的交會處?旁邊都是限建區的捷運高架為什麼要防範隕石掉落等級的災難?這個隕石掉落等級的災難是台中市政府沒有管理工安造成的
什麼時候都市市中心的營造掉落物可能性變成隕石等級的機率事件了?
HWFate: 就是全世界軌道運輸發展這麼多年的經驗累積,獨立路權的高架系統把感測器裝在車頭最有效率
系統不是裝上去就好,還要維護和折舊,高鐵也不是全線都有裝
applecandy92:
高鐵不也是A級路權?
你可以先去了解一下什麼是都市市中心,什麼是申請列管?
當然建商以及管理單位也絕對有責任,但捷運方也有。
順帶一提一年平均是有17,000顆掉地球哦。機率沒有一般人想像中低
HWFate: 中捷的責任絕對不是照SOP盤查跳電告警
你都知道系統不同了,那為什麼還要要求中捷像高鐵一樣裝偵測器,而且要防範你說的詭異掉落物要全線都裝,高鐵這麼有錢都做不到了欸
HWFate: 高鐵的防護這麼高規格是因為車速啊,大眾運輸系統的可及性和防護力本來就會被權衡,不然每人發一台特斯拉就好了
掉落物很多是有每天都在掉大鋼筋?
HWFate: 所以捷運為什麼要這麼高規格去防範機率超低的事件?
HWFate: 「包括邊坡地滑偵測、落石偵測以及異物侵入的偵測」
又不是蓋在邊坡,明明都市內高架。
我是同意當有建案在附近時應該增加臨時性,相應長度的異物侵入偵測啦。但全線都加感覺就很浪費錢…
錢可以用在更加好的地方,醫院蓋好一點一定回報更大死更少人。
HWFate: 有人駕駛就可以解決的事…沒有很多?看看太魯閣。
HWFate: 你可以問問台中市政府和北捷文湖線和世界上所有的中運量系統啊,權衡
太魯閣發生的任何事故成因都必須檢討改善,為何中捷不用?
你們的檢討方向就是不支持增設異物入侵系統,又不支持有問題先停機檢查,那是在檢討什麼屁蛋跟改善什麼屁蛋…
HWFate: 沒有人說不用檢討。我從頭到尾都有提出好幾個該多改善的地方,你可以爬一下。
然後還認為無人駕駛的安全防護設施還可以比有人駕駛低…
但馬上下結論說,若然有人說現在就將中捷改成有人駕駛是最高優先級和錢用得最恰當的方案,我倒很想看看理據是什麼。
蛤 告警本來就可大可小,你知道旅客資訊看板也是核心系統,螢幕壞掉也會跳告警嗎?某站的螢幕壞掉就要全線停機?應該不是吧?跳電告警照SOP就是先問台電不然要問誰?SOP哪裡不合理你可以提出一點系統上的見解嗎?
都不貴的話每個人發一台特斯拉就好,最棒最安全
apmk: 所以有異常不用停機檢查先喝個海龜湯是建設性意見就對了,好棒唷
WILD_: 我就說這種不是100就是0的論調根本不用跟他多討論什麼啊,因為他不知道什麼叫做現實
apmk: 不是恰當,是可行,中捷是100%官股,權力當然都在市府上
為什麼不能改成有人駕駛,目前無人駕駛輔助設備安全性根本不足呀
apmk: 也不錯啦 炒地市長又可以再收一波工程款
HWFate: 我是說要照SOP排查,不然像你說的都不要開最安全,希望你沒有罵過台灣是行人地獄,不然大眾運輸沒辦法滿足你的要求
事故檢討是要檢討同樣情況怎麼下次可以避免發生,不是下次同樣情況還是一樣撞上去唷

原來中捷螢幕壞掉和軌道被砸呈現的警示音一樣喔,這設計真厲害欸 難怪會死人
HWFate: 你說有告警就該全線停機啊,隕石砸到螢幕不也會跳告警
HWFate: 全線就地停車的是有風險的,一旦恐慌也可能會引起南韓梨泰院的慘劇。
車停了那車內那個開門把手是可以被乘客打開的,在沒有緊急月台的高低差一個爭先恐後推下去就摔得死。沒有斷電的第三軌也是很危險。
HWFate: 前面系統設計邏輯講過了,就不覆述了,錢要花在刀口上
喔 所以在一個軌道呈現空中半開放,城市建管局也不會主動去稽查限建的城市裡,連軌道外物入侵的偵測機制和防掉落物的sop都是不用去規劃的
系統只需要能偵測到斷電和螢幕壞掉就夠了
沒問題,這很台灣風格
反正出事推給別人和喊意外不可預測就好了不需要預防啦,ok的
大家遇過這麼多次地震全線停車了…如果梨泰院發生那代表有其他疏散問題不是嗎?
darktatto: 中捷怎麼會知道台中市政府沒有管理工安,老闆是台中市政府不是中捷欸
高鐵也沒有全線都裝入侵偵測器啊
而且所謂的入侵偵測器也不是什麼高科技的掃描東東,是鐵絲或穿過地層的鐵桿欸😂
HWFate: 花多少錢在哪裡、從哪裡買多少安全,這是要計算的。
請問現在是無限金錢嗎?
馬上把健保給付範圍擴大哦,沒有不給付的藥和療程,肯定可以救更多人。
HWFate: 「系統設計邏輯一定是對的?」
是可以檢討啊 沒有人反對。
是的,全部都是建管的錯,都是建設公司違規的錯。
都是別人的錯,中捷完全沒問題
在一個到處都是違法建設的城市,不需把這些可能性考慮進去因為反正建管科跟建設公司會背

超棒的,跟台中市府的邏輯一模一樣,總之先推給別人就對了,建管推給中捷,中捷推給營造公司和建管,只要推給其他單位和喊“意外不可能防”就好不用想怎麼改善預防下一次事故,太方便了
不愧同根生,台灣人跟中國人越來越近了呢
apmk: 那…那檢討裝設異物入侵系統錯了嗎?那檢討什麼狀況需要停機檢查錯了嗎?
darktatto: 中捷的問題在月台上沒有可及的停車按鈕還有行控和現場的通聯不夠順暢和人力不足啊,哪裡不需要改善了
請問若是下次掉在站與站中間呢?掉在站台看不到的地方的話呢?是不是再撞一次看看下次是否只死一個人?
還是中捷直接預期“喔不會再發生啦這個機率好小喔”
事故造成可能有多個因素,我們應該要把每個有機會改進的地方都做討論,不是一昧的指責某個方案太貴,或是某個改善空間不是改善空間,更何況成本試算需要多少沒有算沒有人知道
而且說掉落機率小但中捷營運兩年就發生了號稱"機率小"的事件,這樣到底是機率小還是機率大呀…
也許最後中捷周遭建築列管更嚴謹,裝設了容易操作的預防災害系統,沿線部份裝設異物入侵偵測系統,有更好的異常事故處理辦法及警示,那不都很好嗎?
那也許會目前號稱是無人駕駛系統實質上並不足以稱作無人駕駛系統,仍需要聘僱更多的人來確認運行安全,如果需要那也是應該做的事情不是嗎?
預期台中市會不管工安讓鋼筋繼續砸到軌道有點奇怪吧,就算真的要花錢全線裝偵測器也要時間,直接加派人隨乘,律定車站月台的緊急停車方式比較快啊
當然無人化退場更好,無人化系統在站間本來就沒有可靠的眼睛讓行控可以馬上反應
apmk: 我反對你整場海龜湯來來去去的你還看不出來嗎…而且全線裝跟部份裝還是有其他系統都沒評估不知道要花多少是有什麼超能力可以直接確定不能這樣裝。
HWFate: 「聘僱更多的人來確認運行安全」這也是很可以啊。我只是說形式不一定是駕駛員。
HWFate: 文湖線這麼多年了沒發生過天降鋼筋的意外難道機率是零?機率不是這樣算的吧
HWFate: 高鐵這麼高規格的都示範給你看沒辦法全線裝了餒,設備支出佔的比例是有限的呀
HWFate: 資本額都是照比例來的,又不是中捷和高鐵跑不同距離卻拿拿一模一樣的預算,高鐵預算比例那麼高都做不到了
HWFate: 第二課應該是概率是乘一下?好興幸你提這個。
風險管理是個matrix

即使是impact最severe但若然是very unlikely - risk也是medium
高捷是有人駕駛中捷號稱無人駕駛唷,無人駕駛自動跟被動安全設施比有人還少,你覺得正常嗎?
HWFate: 明明就沒有人覺得「中捷沒問題」,你到底想要討論什麼w
看運量和營運速度決定啊,沒有人會質疑腳踏車的安全設計怎麼可以比汽車少吧
koutyoulucia: 討論為何有人遇到異物偵測系統就反對,為何遇到檢討停機作業流程就反對,為何有人比起減少不可接受風險發生覺得接受風險拿更多的錢比較對。
安全機制差勁的自動駕駛是很可能發生事故?還是很不可能發生事故?
HWFate: 沒有完全反對加裝偵測器啊,舉例告訴你為什麼沒辦法馬上加裝也不太可能加裝的原因而已。告警排查也有告警排查的SOP除非運安糾正不然告警排查的SOP就是沒問題。
沒人騎的腳踏車不會動&無人化系統有很多其他防護措施只是你裝作沒看見而已。
對了 人命不是風險因子,不要再亂湊了
很多防護措施…所以這次那個防護措施有用了?SOP沒有問題,所以沒辦法即時阻止事故的SOP是哪裡沒有問題?
HWFate: 人命當然是最嚴重啊(severe),但若然上空無建案、無交流道、無行人天橋穿越等,有破壞性足夠大異物(如隔音牆)倒下來我認為是very unlikely (極不可能發生)。
像遇到這樣的情況有ESP就OK了,按壓後車子就不會發車了
如果列車行進間有異物入侵軌區,就算加裝什麼偵測器,偵測到異物入侵,以中捷站跟站之間的距離我感覺是來不及煞停的
論市中心捷運通行處無建案,無交流道,無形人天橋,無異物倒下的機率真的那麼低嗎?
當然建案列管也是應作沒做好的地方,但在需要通過市中心的捷運設計邏輯仰賴上空沒有任何物體來維繫安全這種邏輯是不是有瑕疵?
如果台中市政府連發生這麼大的工安事件還敢不管理禁建區限建區和加強督促工安的話,台中市政府編再多預算給中捷改善系統也是沒用,市民們自求多福吧,沒有捷運高架接住高處墜落物的地方更多的是呢

樓上也太信任台中市政府了
捷運必定會運行於人多的地方,必定會經過有高樓大廈的地方。高樓建設管理可以讓都市變得更安全,另方面捷運的安全系統也必須更加精進,兩邊都不能偏廢吧。
darktatto: 我就是不信任台中市政府才希望有力人士多敦促台中市政府而不是免洗的中捷高層基層

(默默望台中歷年工安事件)喔
捷運法,徵收,禁建限建,工安管理,統籌災防演練災防搶救,這些全部都是台中市政府的職責
現在連中捷的預算也全部都是台中市政府編列台中市議會審查,問一個魁儡營運單位為甚麼不做這個不做那個是不是有點太慢了
又不是問捷運就不問禁建跟列管實行狀況,也不是中捷負責他的部份建商跟市政管理者就不用負責
事情已經發生都已經太慢,當然要能做的都做避免未來在出狀況不是嗎?
中捷負責的部分就是改善SOP和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改善他的設備和流程,改善是要依照風險管理評估去做資源分配
HWFate: 「論市中心捷運通行處無建案,無交流道,無形人天橋,無異物倒下的機率真的那麼低嗎?」我沒聽聞過,你有什麼資料的話願聞其詳。
倫敦地下鐵建成160年,全球鐵路的話歷史更久,東京首都圈露天段一堆。我相信建築界是有足夠數據做出合理決定市中心可以有多少東西倒下來。如1995年建成的無人駕駛百合海鷗號線,同樣是高架設計,穿過超高密度地區新橋、汐留,也是沒有那種防高空異物入侵偵測…
原來台中的建設管制可以做到東京倫敦等城市一模一樣,完全可以保護捷運安全啊

我第一次知道欸...
啊不對 那為什麼別的城市都不會發生在不該建設的地方亂放行玩吊車?還玩到吊車砸下去?這種事怎麼就只在台中發生?
有妖術,一定跟之前那堆台中建設公司搞出來的什麼天坑事件一樣通通都是妖術
即便無數年來我們不斷看到建管各種眼瞎建商各種出包造成一堆麻煩,我們還是要相信同樣的事情不會再發生一遍,還要相信建管處會突然想通開始管制建設公司
然後中捷可以繼續用它的自動駕駛、遠在天邊主控室和完全沒法現場應變的sop繼續開下去,反正機率低到不行嘛
還有…百合海鷗號安全報告
HWFate: 我絕對同意當附近有建案,應該重新評估和做採取合適的規避(mitigation)措施。
可以是佈一些臨時的偵測裝置,可以臨時限速,可以安排直線聯系人,在進行高危操作如升高/拆解吊車時做其他行車安排,世界應該有很多方法借鑑。
百合海鷗號在異常時完全可以轉換人為運行…而且乘務員是常備唷…
轉換人為運行也要先問行控餒,那是不是和行控之間的通聯也要先改善呢
演練超重要的,最好外援單位也一起演練,統籌請洽台中市政府囉
HWFate: 你剛剛修改前的另一張圖是「惡氣候…」什麼的。大風時變有人我是意料內。(如果中捷在颱風天的SOP是不配駕駛又或不直接停運我會有點意外)
HWFate: 哦 剛好滑消失了我看錯 抱歉。
最少香港港島南線(也是無人駕駛的)在大風天會配人,自動行車速度也會調低。
apmk:而且百合海鷗號願意花大概這些錢唷
btw台中市議會一直在砍中捷營運的預算唷,看看議會跟著一起罵完中捷之後是會給錢改善還是砍更多呢嘻嘻
HWFate: 他們願意花大錢,但也沒有把駕駛員變成恆常配置,也沒有加建全線飛來物偵測的設備…
只是終點站出發時呢…很好奇為什麼是終點站但中途站就沒有。這應該和異物墮落沒關吧。
其實我覺得讓隨車人員緊急時候在那邊撈鑰匙比較嚴重,控制台取消鑰匙頂多貼個紙封條,裝個把手一翻就開馬上可以直接敲EMO比較實在,因為這次是剛好就東西掉在站前不遠處才有月台的戲份,下次掉在月台外一兩公里的軌道完全就只能靠隨車人員的反應
車站內沒設計急停鈕我猜是覺得是因為當初有月台門,覺得不會有什麼東西掉進去有關,當初北捷有這東西大概也是因為當年很多月台沒有月台門所以才有風險,不過說要新增也無妨,應該也不沒幾個錢
還有隨車人員發車前看起來就只顧乘客並沒有看行進方向,看起來最好還是要做個指叉比較好
至於行控中心,我是覺得大家對於遠端操控到底有啥奇妙的幻想?這種非現場的高司單位遇到緊急狀況永遠是反應最慢的一群,不用說什麼13秒.40秒.1分鐘,3分鐘才從各種資訊中拼湊意識到大概出什麼事我都覺得很正常。要什麼事都要他們第一時間處理,下次104徵才請直接註明"無通靈能力者不予錄取"
至於那個緊急斷電箱,擺放位置有月台門阻擋和擺放方式不是對月台內明顯就不是用來設計在這種事上的,那種造型搞不好開盒子按按鈕前搞不好還要解一顆大鎖,去敲那一顆不一定比較快
HWFate: 「全車両の臨時点検を開始。終了する_
まで_は、日暮里、見沼代親水公園両駅で混雑時間帯を中心に監視員を配置する」
所以現在檢查完還有終點站配人待壓急停嗎?

車門邊的緊急按鈕
HWFate: 所以7300系進場,就沒有那個bug的可能了吧…然後現在終點站不需要配人看列車掉頭了吧?
這個中捷裡也有啊。一個通話一個停車一個開門…
apmk:

真的有嗎…我是不知道報導正不正確,但根據報導所說看起來不像…
而且請注意…日本是連蓋板都沒有,只是透過深度防止誤觸
HWFate: 新聞是正確。車廂這個按下去只是會送到下一站停下來。我沒有資料但相信ゆりかもめ那個也是。
為什麼乘客能按的那個不會真的馬上停車,我剛剛引了紐約那邊的資料。
再想想啊,如果有瘋子(鄭捷?)在列車行駛中真的把車弄停了…可以出什麼問題?
有人亂用緊急按鈕問題不是亂用的人,大家要為事故付出代價,這…說不過去吧
HWFate: 月台的不一樣啦,車停在月台by default是安全。又或者說,瘋子在月台把來車按停並不會可以在車上困獸鬥殺人…他是在月台欸。
所以日本持刀傷人事件有阻擋他們設方便使用的緊急按鈕嗎…沒有
日本哪一條線是車內有乘客可用的真急停按鈕 請說一下?
HWFate: 你確定或有証據支持ゆりかもめ車廂內那個可以即停?
有人亂用緊急按鈕問題…就不是問題嗎?
台北有一宗鄭捷(2014年),香港有兩宗車在隧道裡行駛時縱火(2004年, 2017年),廣州地鐵行駛時縱火(2011年)。不是我憑空猜測,而是事實就是即使沒有真急停按鈕,也有一堆瘋子。機率絕對比無故飛來的異物高得多。
HWFate: 「它上面沒寫全速開到下一站停呀」中捷的也沒有寫全速開到下一站停
寫的明明也是「將緊急按鈕按到底,停止列車」,和ゆりかもめ的寫法有什麼差呢?但事實中捷的就是開到下一站,怎麼就覺得ゆりかもめ不會?
apmk: 不要我家的停車按鈕不是停車按鈕就把別人家的也當不是好不好…
HWFate: 我們可以email問一問,然後押個注,怎樣?
就連有人運轉的山手線都曾經因為有人錢包掉落去按按鈕全線緊急停止到底有什麼好不相信的…
都用猜的阿不就好棒棒,不是每個地方寫緊急停車都會開到下一站好嗎,應該說寫緊急停車結果開到下站再停很奇怪好不好
HWFate: Youtube: 這是月台上按的啊不是車內。
你知道緊急按鈕很多時候是什麼用的嗎?有人落軌用的…所以開到下站是要把落軌那個人撞死是不是,這邏輯不通呀大哥
HWFate: 有什麼好奇怪?有很多標語會指示就是很奇怪和騙很大。正如坐飛機起飛降落說不要用手機因為會干擾導航和電腦系統…都是在騙大家。
HWFate: "有人落軌用的" EXACTLY!
你中捷要怎樣意外地落月台?(
要自殺的話讓他去死就好了 HWFate: 故障是指…吹飛了?
順帶一提,月台門是打開了的話就會有急煞效果哦。(就像這次說擋門的話不開車
HWFate: 把人推下去…51槍比較快。喔那是新北。
中捷一開始沒有設月台急停的風險分析也是,因為有月台門規避了意外落軌事故所以就沒有設。
HWFate: "你怎能保證前車沒有逆行"
這保證不了。如果行車電腦失靈大亂走的話,跟你說,月台上的急停也沒有用的,他又不會招喚一幅水泥牆出來把車攔住,終究是要靠ATP等連動去達至急停效果。
HWFate: 「有sop就不會出意外?」
有人駕駛就不會出意外?有急停按鈕就不會出意外?
當然都會呀,但是有些意外可能可以透過這些機制防止,那就是有用的呀
HWFate: "然後去查會發現…以上都發生過"
請問加起來死傷了多少人?請問四宗瘋子案加起來死傷了多少人?
"有些意外可能可以透過這些機制防止,那就是有用的呀" 是。這是肯定。
但也要確保不增加其他風險,做了反而變得更不安全的前題下
"德國艾雪德列車101人死亡" 是車內有急停鈕可以阻止到?
HWFate: 好的謝謝補充,這我不知道。
(但有得拉也沒有人拉…
芬狼@狼谷 白夜
說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HWFate: 真的好奇上面一些人覺得不用做或做不切實際的想法哪來的,又不是杞人憂天而是現在已發生
applecandy92: 不是在檢討現場人員的應變力,而是
#在檢討中捷高層對於人力訓練之_欠完備,
以及就算以後將新進人員訓練SOP(標準作業流程)裡,列入
特殊緊急狀況時,可置物擋住車門,以使車不開離月台方式,仍要給基層現場人員有讓其
願意執行的免責授權.
其實中捷在有強風或地震時會自動停駛,這點發生過好幾次了,不用太執著在這上面
我覺得還不如好好重新檢視全台建安問題,而不是只罰幾次興富發的建案,台灣整體都需要更完備的建安法條
Fenwolf: 20年間周邊地區4起車內縱火和殺人事件,紐約地下鐵1個月間30起以上惡作劇急煞,加上紐約地鐵應急指示牌第一句「緊急時不要拉緊急煞車」(很可能有發生過延誤就醫醫療事故所以才加上?)
=對比=
天空掉東西下來再撞上去才全世界第一起。
這兩邊的發生機率、按年平均傷亡人數,是我反對在車內設置乘客可用即時急煞按鈕的理據和原因。
但我同意月台要加急停鈕,各種SOP和培訓要改(重點包括前線執行急煞方式和聯絡行控時的效率,地點/問題/行動一句說清,不應還在一句你呼叫我over才說正事,參考航空界是怎樣喊mayday),建案列管和加以增加的臨時防護措施(舉例如在相應路段佈異物入侵、特別聯絡員、高風險作業如提升/拆解吊車時特別行車安排如臨時限速),這些我都同意和不反對。
另:中捷不是高速鐵路,不太有德國ICE那種風險(且那邊即使有急停也沒有人去拉!),且現在也有隨車員在同樣情況同樣可以作出合適反應。隨車員不是客服經理(參見wikipedia後來的法庭爭議),他會比乘客有更大責任做急停。
全世界百多年有N多條捷運和鐵路在閙市穿梭,包括有人開的無人開的,但外部建案砸東西下來而出事聞所未聞,這並非他們車內有緊煞按鈕或全線佈了異物偵測而避免,而是各種其他緩解措施組合起來把風險壓低。
不是說這回事是「杞人憂天啦不會再發生」。本身在鐵路周邊施工是超高危,這我超認同啊。但如全線佈偵測的開銷-初期費用和維護費和可能出現的偽陽而誤點的成本-這資源可以用在培訓、用在更好的員工薪酬、用在大家和我上面所說的各種其他緩解措施…
理據是因為全世界都沒有全線都佈異物偵測,依然未曾發生建案掉件大東西然後撞上去這樣的鐵路事故。
HWFate: 「An application was made in November to demolish the building, which was described at the time as “potentially dangerous”, reports Wales Online 」那這種危樓在鐵路旁也應該列管起來?就像現在也會修剪大樹一樣…
如果預防事故的態度是事故的狀況可以完全猜測掌握…那該種設施想必安全性奇差無比吧
HWFate: 我沒有說過從來沒有東西掉到軌道上,異物入侵可多了。
所以你的建議做法會是?
週邊管理 安全訓練 避難計劃 能做的都做呀 有什麼問題?
縱火事件要針對的是縱火事件的消防處理為何要針對異物掉落的安全裝置
因為有人為事故A所以取消意外事故B的安全設施?這完全狗屁不通
HWFate: 縱火事件要針對的是縱火事件的消防處理
how?
要不像中國一樣,入站先安檢和過X光機且不能帶飲品(會要求喝一口)?
你沒有消防設備不只行兇人士不能ko連事故安全性都下降呀…
apmk:

那你這段講的好像消防設施沒有用的發言說在說啥?

那這段又是在說啥?
車上消防設備(如現在的滅火筒)的目的和規劃是滅掉或拖延列車本身會出現的火災
然後就是按可以很快駛到下一站疏散的設計。
那個小小滅火筒噴個一分鐘就會用完了 - 車上沒有源源不絕的滅火劑。
如果是在中間急煞了停下來根本就搞不定。如果是有人帶特多的燃料去縱火也是搞不定。
一個是人為一個是事故安全,有人要搞事他會有101種方法
HWFate: 我可以理解你上面這句是指…各種設施的公共安全的設計並不需要考慮恐怖襲擊的因素,又者恐怖襲擊優先順位是非常低?
襲擊的應對歸襲擊 事故安全設施歸事故安全設施好嗎…
HWFate: 那請問當落實一項措施X,它會增加A的風險、但會減少B的風險,那要怎麼辦?
apmk: 襲擊跟安全事故的風險根本就不是也不能拿來平衡的齁
HWFate: 絕對同意。我們可以有OPQRSTUV減少A和/或B,然後風險低到一地步,X就做不做也行。
HWFate: 「襲擊跟安全事故的風險根本就不是也不能拿來平衡的齁」
你是這樣認為的話我無話可說,謝謝你我明白為什麼跟你取不了一致的共識。
雖然同意上述風險可以平衡的看法,但是依據台北捷運的安全矩陣表(找不到台中捷運的,有還請大大提供),似乎台中捷運這次事件在台中捷運兩年營運之中已經造成一人死亡及十人受傷,已經落在無法容忍之風險R1內,應不計代價至少降低風險至可忍受範圍,有錯還請大大指正
austinfrind: 是不是比預期高可商榷(尤其台灣工地安全比世界不一樣的話那風險就不一樣,風險規避計算和方式需做一些本土化…),但機率不是這樣算。
如:有一個人第一次買彩票就中頭獎,是代表頭獎特別容易中嗎?
又,有建案掉吊車下來,和中捷到底是手動自動都沒關係,無可否認建案是因為有捷運才出現,但這個跟自動化系統沒關係。桃捷北捷也有吸引很多建案吧,這麼多年也不見得會掉吊車下來。
(除非是台中的建商有特別風情掉東西機率特高…)
austinfrind: 又假如,如果中捷剛蓋好兩年就發生大地震,是大地震特別容易發生嗎?應該不是吧。
另外,建案和任何大型項目也應該有這個安全風險矩陣表啊,興富發那邊應該也有啊。對於吊車會掉下來也必然是災難級別,他也有責任也應該也預期會做一堆措施去把風險機率減到如同R3/R4一樣。
這次是剛好往東倒砸到中捷那邊,但事情也可以往北倒砸到文心五南路一段,然後可能砸一排汽車。這也是萬萬本來就不應該發生,也不能發生第二次。
即使現在中捷上面投入多少資源加硬體,也是防止不了吊車下次倒到別的地方,依然會危害所有人的性命安全(不只是捷運上的人)。
而若然如果建案那一頭徹底落實了什麼且壓下了掉個大東西砸死人的風險之後,那這樣的情況回到捷運上的矩陣就應該是去到R3/R4而不是R1了。
我想最近的中捷事件,可能是低概率的事件,但是發生了就是發生了,總不能說這次是中捷運氣差,中捷就沒有責任吧?
況且軌道有障礙物時,列車是靜止的,列車竟然還啟動且來不及執行手動煞車?
中捷號稱安全系統應該符合SIL4等級,照理來講不應該發生這種狀況才對。
不知道此種系統設計是否已經涉及失效不安全的狀態?
首先只要異物侵入一點點,一台列車駛過就足以造成嚴重後果,我數一下近年在附近地區我有跟到的…
2019–01–08 中國重慶人防門侵限(1死3傷)
2021–04–02 台鐵太魯閣撞工程車(49死200+傷)
2021–12–03 港鐵銅鑼灣站撞月台對面的廣告燈箱(無傷亡)
2022–11–13 港鐵油麻地站軌道設備護欄移位(1擦傷)
這幾條線,全部都是有人駕駛的,而港鐵那兩個只是侵入了十幾cm,但駕駛也根本看不到,我們也沒有什麼技術可以偵測到cm級別的異物侵入。

油麻地站那宗雖然是在進站中且接近車頭位置出意外,車速已經非常慢了,但也變成照片那個樣。
所以無論有人還是無人駕駛的路線,其設計和運行,首要任務是從根本杜絕有任何東西掉進去,不管像吊車這麼大還是廣告燈箱突出一點點。從鐵路自身的走線就要考慮,走線避免不了的高危路段也可以佈感應器(如對邊坡、落石高危段有測偵),山洞隧道出入口上方落石的防護措施等。臨時施工時的特別措施、周邊施工時的措施,A級路權淨空管理…等等等。
當做足了以上的措施,加上建商當然也有他的風險管理極可能不會掉東西下來,有99.9999%的時間都不會有異物入侵(數字我亂猜的但我想你們明白我的意思),然後要一個系統在99.9999%時間不能有偽陽(誤報)、還要在剩下那0.0001%錯誤出現時準確測出來…
要這個特異性(specificity)看來就非常困難,又或者養護成本就超高。(偵測大型異物的如滑坡、落石會容易很多,要偵測5cm以內的,沒有什麼很好又可靠的技術)。
而且蓋了之後不得不維護好,不然誤報多了經常停車……又或因為誤報太多,最後也只會關掉用不著。
(都是市府的錢,與其要花這個錢維護這怪物,其實還不如花錢在健保把給付的藥物/醫療手段範圍加大(之類),能救到的生命會多得多)
但是這次是在列車停妥下,明確看到前方有障礙物,卻照常發車卻來不及手動停止,因此我認為應該要比照GOA2.5模式,也就是系統設計上至少讓隨車人員在不需要開啟人工操作面板的情況下,有緊急停車的義務(可設計成鑰匙開關防止乘客蓄意或不小心誤觸)
不見得要安裝闖入偵測器,但是應該給予隨車人員在不開啟操作面板下緊急煞車的機會。
總之嘛GoA4的系統全世界都是這個樣,沒有預判前方有沒有障礙物的硬體能力,這一點中捷和世界都一模一樣的。包括你稍早前引用北捷的風險矩陣,裡面說了是參考自港鐵MTR的,而港鐵也有兩條中運量線GoA4就這樣設計 (同樣大部分是露天段非隧道)。
是不是全世界幾十年的GoA4設計都錯了,該醒醒了?還是台中比世界會特別多異物入侵所以矩陣都錯了,要更多防衛手段呢?還是,這就是現實,剛好就發生了?
austinfrind: 本來系統的設計是沒有隨車員都沒有…就是直接撞上去。不論吊車倒在世界上哪一條GoA4的路線,也會直接撞上去,the end,中捷在系統上沒有偷工減料。
當然中捷本來不放都放了隨車員了,那隨車員等相關培訓/SOP是不是可以做更好,有更多改善空間呢?答案是肯定的,中捷這幾天也落實了一堆。但如果本來就沒有隨車員呢?中捷的鍋嗎-
"明確看到前方有障礙物" 我們現在看著錄影,已經知道後面結局,當然覺得十幾秒、幾十秒什麼行動都沒有很不可思議,但在現場的人顯然不覺得,否則全車乘客都看得到前面哦,都聽得到巨響,為什麼一個都沒在停站時趕緊離開,又或者為什麼繼續上車?
另一方面,文湖線和新北環狀線,同樣都是全無人駕駛的系統,同樣如果倒一個吊車也踶會撞上去的,他們要馬上跟進什麼嗎…(是說有信心台北新北的就不會倒什麼下來,還是其實在心裡想說中捷做這麼多-包括現在駕駛面板會長時間打開-是多此一舉?)
從國際新聞看,好像中捷的後續沒有什麼報導。又如,港鐵完全沒有要加强什麼或改變什麼,即使港島南線如果吊車砸上去列車還是會乖乖撞上去。是全世界都反應慢還是覺得沒需要呢…可能要點時間來証明誰對誰錯。
不太一樣,飛機有高度速度問題,(例如地形障礙失速問題等),鐵路基本上沒有這個問題,有選擇停下之機會,這也就是為什麼我覺得不應該用這種譬喻方式,因為飛機不可能選擇停下,會失速,而US Airways 1549的決策時間仍只花35秒,且事後證明SOP有誤,因為當時的SOP並沒有要求第一時間去啟動APU,機組員已經不按SOP行事,先去啟動了APU,而機組員直到最後水上迫降之前都還來不及完整執行完整個SOP。
Aviate, Navigate, Communicate,是飛機的三大原則,也就是在緊急狀況下控制飛機是最優先事項,然後尋找合適的降落點,最後才是求救。
US Airways 1549 反而被認為機組員的判斷很重要,反而強調了人的重要性。(當然一部分也要歸因於A320的安全設計,例如防失速裝置等)。
這不是說自動化不好,只是US Airways 1549 更凸顯了正確的人為判斷及決策搭配自動化的安全設施等。
水上迫降,以往會認為一定會造成死亡(更別提低高度,因為當所有引擎動力皆失效時,你只能用高度換取速度,但是你的高度已經有限了,因此水上低高度無動力迫降,以往大概會被認為不可能,太極端(因為客機一般至少有兩個引擎,雙發動機失效極為罕見,更何況又在低高度))
老實說,我不明白你舉US airways 1549 的用意為何?中捷事件不也就是在極端條件下,因為設計上沒有授權隨車人員能夠有在足夠的時間,去執行緊急煞車,所造成的事故嗎?
如果有一把鑰匙開關連通到緊急煞車,相信至少有降低此次中捷事故發生的機會。
再次強調,不是自動化就是爛,而是人是否能夠與自動化相輔相成,創造更安全的系統?為值得探討的課題。
austinfrind: 我拉1549是說反應時間而已,不是說自動化。
看來你有看那套電影?還記得當中演到,事後做sim每次都能返到LGA/Teterboro,責怪1549的機員為什麼就不選個機場就好而非迫降水面不可,然然Sully在。聽弓證會上提出NTSB他們都事後孔明,做sim的都心裡有想法接下來怎樣了當然可以馬上行動,是在找人的過錯嗎那「let's be real」請跟人一樣這是有反應和決策時間,然後NTSB重做sim,在bird strike後加了十幾秒什麼都不做,然後才開始給反應,事後都無法成功著陸任何機場。 (給未看過的註:事實NTSB調查不是這樣,並沒這樣有針對機組批判,這都是編劇安排的故事)
(下續
隨車員有十幾秒是很足以做這個做那個嗎?我完全不覺得。
我們天天在開汽車/機車理所當然是看到障礙踩煞車,但這是part of the routine,是整個mindset都準備了要這樣做的可能。
又或,看一下車廂內的監控影片,車前方綠色上衣那位就是事後被採訪的加拿大老外。他跟隨車員一樣在月台出發時就觀察到障礙,他有十幾秒可以跑到第二節減輕受傷機會,他能做的就是這個,而且又不需要掏鑰匙什麼……有其他乘客都跑了,而然就他沒有跑,最終還是留在原地。
我不是責怪隨車人員,而是覺得列車設計導致隨車人員無法及時反應
austinfrind: 若然中捷當天並沒有隨車員,然後撞上去(沒随車員是世界上大部分GoA4線路的營運方式一樣,也其他線路的系統一樣在同等情況會撞上去),我想聽聽您的想法-覺得中捷的責任在哪,中捷、台灣和世界其他GoA4線路又應該如何跟進更合適?
世界上大多數GoA4都是"有人看守"的無人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