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栗
2 year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7wXJuvR4SwY6fuTLQtGd0g.png
最近看了一部1981年的電影《looker》,中文是神祕美人局,先說結論,無論是懸疑、浪漫還是槍戰場面就現代的眼光來看都是個笑話,可是!!!!!!!!!!↓
latest #24
美栗
2 years ago
劇情是在說幾個小模被廣告公司要求整形,眼距、唇形、顴骨做毫米級的微調,因為背後的大數據公司經過計算,調整後的模特兒才是100分的臉,故事就由整形醫師還有模特兒的連續意外身亡展開。
美栗
2 years ago
裡面的大反派digital matrix公司(這名字真的有夠數位)為了找到更有效的廣告傳播,先是收集各個年齡、性別在觀看廣告時的瞳孔位置數據,廣告中的演員要穿什麼、做什麼動作、產品位置都經過電腦計算,好讓人們絕對的被畫面吸引。
但是只要是人演的絕對無法100%跟數據一樣,這也是劇情剛開始幾個小模陸續被殺害的原因(因為無法達到公司要求又知道的太多),所以公司掃描了完美的臉蛋、聲音、體態再讓電腦模擬,此後再也不需要任何演員演出廣告,電腦就是演員。
美栗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然後在最後決戰(?),反派要向世人展現他們劃時代的突破時,發表了以下演講。
https://images.plurk.com/5UlJ9KyAANshswl5vIQmRR.png https://images.plurk.com/2ugeR3NbkThwj6FyjUhwuj.png
立即下載
美栗
2 year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7zKU2qjgvN1muECUEsAXdY.png
裡面一個重要的道具是一把脈衝光槍,被照射後會失去時間感知使人進入恍惚進而洗腦,這種光也會在壞公司的廣告中反覆閃爍,人們就會無法克制的一直看電視。

這、這不就是手機嗎?而且我現在也拿著手機在打這些字。
美栗
2 years ago
毛骨悚然!!!40年前想像出來的注意力怪獸,隨著生成式AI還有短視頻(兒)的普及,現在以幾乎失控的方向發展了。至少在10年的對這部電影的評論應該還停留在女性的容貌焦慮會引來憂鬱和殺機。
40年前要怎麼想到現在會有劍橋分析、小玉會換臉、吳淡如會畫畫這種事情。但有可能這個未來早在兩千年就被蘇格拉底預測了。
美栗
2 years ago
在柏拉圖用文字記錄下蘇格拉底的演講時,兩人曾激烈地論稱,柏認為文字作為工具可以更有效傳播知識、蘇認為書寫會削弱人們的才智、教養與創意。
其實有點違反直覺,我第一次聽到的時候也覺得蘇格拉底是不是有病,但理念很簡單,蘇覺得「故事」是當下,被記錄成文字後人們就能隨時隨地被故事書給滿足,而不再體驗當下,進而失去思考和人之間的連結。
美栗
2 years ago
總之當文字被寫下的那一刻,內心與外在事物的注意力爭奪戰就此開打,然後人開始只接受不創造,科技會進步到不需要人類的地步。

有點灰心我決定再看一次魔女宅急便。
美栗
2 year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7ekyn2HztXb2yOVh5kIkRB.png
有特別給了一個女主角的爸媽在家看電視看到癡迷不聽女兒說話的畫面,果然每個時代對父母的想像都是最容易被洗腦的欸。
美栗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27rJfkSoNSJvkptwMm5WUG.png https://images.plurk.com/4XTRMt73z6AqKTLZEoSVS2.png
而且女主角要全裸進到機器裡掃描的時候是用魔鬼終結者蹲欸!!可是這部又比終結者早個三年,難道說《looker》在當時是一部現象級電影嗎?
美栗
2 years ago
我總覺得小時候有在好萊塢電影台看過,只是其他節目放廣告時轉過去看一下的瞎片。
CKT37
2 years ago
單純是因為那個蹲姿能不穿幫吧?
美栗
2 years ago
CKT37:這部露點沒在遮,甚至強迫你看的那種
DragonLord
2 years ago
所以奶子部好看嗎
美栗
2 years ago
backoc39: 肯定是好看的,但如果覺得好看不就中了digital matrix 的圈套了嗎
長信:
2 years ago
娛樂至死
https://imgs.plurk.com/QCZ/MVG/wwSPDQClQDG6ZIDcc7E2G2VObme_lg.jpg
美栗
2 years ago
a7671410: 也有可能在禁錮的肉體中,這才是終極的快樂
我是丟(!?)
2 years ago
劇本家該不會是時空旅人吧
美栗
2 years ago
jay316: 現在寫劇本不搞點穿越是不行的
阿修影☯
2 years ago
1981年就有這種觀點
美栗
2 years ago
aaaaaaaaa963: 應該說上一代人發明電視後就注意到這個問題了,只是沒有想到下一代如此精益求精
月木/逆柿果
2 years ago
查過《娛樂至死》 1985 才出版
白桑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大宅壯一的總白痴化,1957就提出了
月木/逆柿果
2 years ago
印象科幻作品最後的輝光大約到 80 年代(因為 90 年代開始兌現變的現實),查看那段時間的作品資料很有趣
美栗
2 years ago
y0v0: elisaveta: 這樣一想,如果未來已經確定了,反而沒什麼好恐慌了吧 只能接受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