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For Free
English
中文 (繁體)
中文 (香港)
中文 (简体)
日本語
Filipino
Bahasa Indonesia
Bahasa Melayu
Pусский
Português (Brasil)
Magyar
Français
Español
Deutsch
Čeština
العربية
Català
Dansk
Ελληνικά
فارسی
Suomi
Gaeilge
Hindi
עברית
Hrvatski
Italiano
Norsk bokmål
Nederlands
한국어
Polski
Română
Slovenský
Svenska
Türkçe
українська
беларуская
ไทย
Standard view
小朱 ❖ 顯化大隊長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古典音樂|德弗札克第九&聊天
紐約愛樂
紐約愛樂今年七月要隨著 Hilary Hahn 來台灣,難以藉由言語表達內心的震撼。與歐洲最明顯的差異在於,美國管弦樂團的表現性與律動感通常很強,曲技與動作都十分醒目,不過這次曲目卻選得很「經典」,貝多芬第五、德弗札克第九、柴可夫斯基第六,都是閉上眼睛就能感受到的旋律。
其中《新世界》,更是紐約愛樂當年委託德弗札克創作之作,主辦單位似乎有其安排,選曲「過分經典」可以比較美國與歐洲管弦樂團的差異,這場自己會從這個概念切入欣賞。
latest #13
小朱 ❖ 顯化大隊長
2 years ago
高雄只有布拉姆斯跟德弗札克,自己很想要聽柴可夫斯基第六,不過只能選一個當然還是《新世界》。台北的場次可以多選貝多芬第五,不論哪一場相信都不會失望,挺期待的!
今日戰戰兢兢搶票順利,有種夢想實現的感覺
小朱 ❖ 顯化大隊長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聊一下德弗札克第九|
Did Dvorak’s ‘New World’ Symphony Transform American...
德弗札克到了美國完成了《新世界》,其中特別加入了許多美國音樂的要素。有趣的是,當時的美國作曲家,大多數都還在摸索歐洲來的曲風與創作方式,作品依然有很重的歐洲色彩,也可以說是外國的「舶來品」,即使如此,在這份掙扎與混亂下,美國作曲家還是努力在與自己的民族認同、民族音樂奮鬥著,默默摸索出專屬於「美國色彩」的樂曲。欣賞這段時間美國古典音樂界的風格變化,是很有趣的過程。
小朱 ❖ 顯化大隊長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而德弗札克的出現就有些尷尬了,一個歐洲來的作曲家,以自己的理解與研究,建立出既定風格的「美國音樂」,進而受到當代音樂界的吹捧(當然也有批判),自己會認為在文化的交融上,有許多值得思考的部分。
會有這樣的脈絡,並非針對德弗札克是個刻意撰寫美國音樂的「外國人」(當然今日不論是誰,都有進行民族創作的權利),而是他在受到外接批判時,認為美國無法走出自己的道路,必須循著歐洲音樂的色彩,承接德國古典音樂的偉大:
立即下載
小朱 ❖ 顯化大隊長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America will have to reflect the influence of the great German composers, just as all countries do.”
小朱 ❖ 顯化大隊長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後浪漫樂派已有許多音樂家刻意避開貝多芬與華格納的影響,也試著忘卻巴哈,以免自己失去個人創作的原創性,這時也是歐洲民族音樂遍地綻放的時期。
在大家選擇對德國音樂保持「避險」態度時,德弗札克卻在民族音樂正努力萌芽的美國大陸,表露了這般言詞、談論創作「公式化」的美國音樂(他所既定的),卻又是身為國民樂派的經典代表,各方矛盾下,總讓人覺得音樂家要餬口真是太辛苦了
(委婉)
小朱 ❖ 顯化大隊長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伯恩斯坦在接任紐約愛樂音樂總監時,希望同代的美國音樂家可以放下歐洲音樂那「正統」、「源頭」的至上概念,對於德弗札克嘗試將美國民族音樂融入交響曲創作中,還是有一定的認同,也有鼓勵作曲家更看相自己民族的意涵在內。
德弗札克的《新世界》有各式各樣討論的面向,批評這個外來的「歐洲白人」撰寫美國音樂有失民族靈魂,亦有開拓與發揚美國民族音樂,備受讚揚之說;德弗札克「概念下」的美國,是否能與其音樂性放在同一個標準看待,就因人而異了。
小朱 ❖ 顯化大隊長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新世界》無疑是人類文明的音樂資產中,最重要的曲目之一,而因為太過經典了,每個片段與每個樂章不用刻意重聽,都知道下一節是什麼,不是個人日常會特別選擇的樂曲(而且力道太重了),今年反而可以透過不同角度與樂團,從新的層面來賞析這首曲子。
自己至少有十年以上沒有認真聽《新世界》了,
國小自己跑去買的 CD 還是費城交響樂團的
(救命),七月聽完紐約愛樂再來分享心得。想特別聽一下第三、四樂章定音鼓的部分會怎麼敲(?)
小朱 ❖ 顯化大隊長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雜|
Hilary Hahn 要來台灣了!!!!!!!!
(超大力尖叫!!!!!!!!!!!!!!)
小朱 ❖ 顯化大隊長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哎呦到底要拿哪一張 CD 給她簽名,要跟她合照嗎,看得到她嗎,我要穿什麼去
(哇啊小朱要去見偶像了,這是我的哀豆演唱會?)
小朱 ❖ 顯化大隊長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而且還是演奏布拉姆斯,我不知道了,我不會說,能夠買到票真是太好了,只要一想到可以去欣賞她的演出,我就支離破碎彌留到六神無主,她的巴哈是我從小到大聽過最喜歡的,每天都抱著她的黑膠醉生夢死,我是 Hilary Hahn 音樂的夢女(那是什麼)
小朱 ❖ 顯化大隊長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每次買牛耳藝術的票都要罵個兩下,不過他們還真的有一定的後台與手腕,可以請到比較國際級的演奏家,贊助的廠商也都很大,唉呦這些年的經驗下來其實不想謝謝牛耳藝術,只希望你們可以繼續維持啦。
這場的票價是平常的四、五倍,一定值回票價,不過也比機票還貴,要非常認真聽了
小朱 ❖ 顯化大隊長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哎呀先說自己非常非常喜歡德弗札克,有去他的捷克故居與博物館超認真看過(結果當時館內竟然都沒有人),青少年時期基本上活在國民樂派的形狀裡,沒有要欺負他的意思 (?),只想分享一首受到絕大正面評價的曲目,其爭議性的層面是什麼,這樣音樂聽起來也更有意思;只會說「好聽」的古典音樂沒什麼意思,可以說不好聽喔
XDDD
小朱 ❖ 顯化大隊長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Dvořák: 9. Sinfonie (»Aus der Neuen Welt«) ∙ hr-Sinf...
聽一下德國法蘭克福 hr 的版本,被我發現 35:20 第四樂章的先生給我拉到笑XDDDDD 很開心耶第四樂章 XDDDDDDDD
自己的喜好大約是 三 > 四 > 一 > 二(個人意見)
back to top
Delete
Reply
Edit
Cancel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