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媞 Chanti
2 years ago
不值得

跟姊姊聊了兩個小時,過去我們姐妹倆個是感情差到會打架的程度,但在經歷過家人過世之後,我們才開始會談話,並且逐漸開始會聊很深刻的話題。

她說她這兩年來一直都很不開心,覺得壓力很大,我們的父母從小就沒有給予我們什麼好的資源,而現在媽媽和她住一起卻讓她有種快溺水的感受。
latest #15
香媞 Chanti
2 years ago
她說媽媽在搬來跟她住之前,說好了找到工作後會搬出去,卻不巧碰上疫情,加上也有年紀了,出外找工作並不容易,但好歹也退休了,每個月也都有退休金可以生活。

但一年半來,媽媽從來沒有幫忙姊姊負擔一部分房租,就連水電瓦斯費也都沒出過一毛錢,這也就算了,家中的垃圾、回收也從沒見過媽媽幫忙丟。

當姊姊跟媽媽談及這些話,媽媽給的反應也都是很負面,甚至完全不採取相應的改善行為。

兩個人就這麼僵持不下,姊姊累積了金錢上的壓力,而媽媽認為姊姊已經30幾歲了,還要每天讓人叫起床、不維持家中整潔的抱怨也傳入親戚耳裡。
香媞 Chanti
2 years ago
「妳看過哪個媽媽是這樣對女兒的?她這樣還是媽媽嗎?我也不求她像別的家庭一樣,留給我們一筆財產,就是順手幫忙有這麼難嗎?」

姊姊不只一次跟我抱怨媽媽的行為。
我同時作為女兒和妹妹,老實說也曾經苦惱該怎麼處理。

但在這些話語的背後,我看到的是愛不斷的在被彼此消耗。
香媞 Chanti
2 years ago
彼此都認為自己值得比這些話語更好的對待,也都期望對方能夠合乎自己的期待,做出不傷人、體貼的行為和言論。

而我同時也看到姊姊是怎麼在這個過程中,把所有的事情藉著情緒攪在一起,把自己弄得喘不過氣來。
立即下載
香媞 Chanti
2 years ago
我:

我現在想說的是,妳該花時間好好的稱讚自己。這件事妳做的不夠多,就像妳說的,過去我們的父母或許沒有辦法給我們很好的資源來栽培我們,但從妳開始工作以來,妳沒有一天停下腳步,沒有放任自己過一天算一天,全身上下從內到外,妳賺的每一分錢都投資在自己身上,光這件事情,難道不值得妳好好抱一下自己、讚美一下自己嗎?
香媞 Chanti
2 years ago
第二,妳應該要練習把自己和別人分開。

妳太習慣把別人的問題攬在自己身上,朋友也好、同事也好,甚至是家人也是,就連我,妳都認為妳有責任要照顧我,但為什麼呢?

如果今天對方開口了,那麼在妳能力範圍內,能幫當然可以幫,但不在妳能力範圍內,妳為什麼要因此有所反應?

比如我,我從一出社會就不住家裡了,跟所有家人、親戚的情份都是淡到不行,甚至到了沒聽到我的消息就是好消息的程度,除非今天我開口找妳幫忙,不然妳幹嘛要花時間思考如何幫我?為什麼要把這個重擔放在自己身上,再來說自己好累?
香媞 Chanti
2 years ago
妳該要負責的對象只有一個:妳自己。

當妳把自己的情緒反應和別人的行為綁在一起的時候,妳就失去了為自己負責的能力。

當然,遇到事情人都會有情緒,但要看見問題的本質,而不是任由妳的情緒去做決定。

就像妳說媽媽都不幫忙付房租、整理家中垃圾、維持家中整潔,那的確會讓人生氣、不開心,但這並不表示妳要因此跟她硬碰硬,「好啊,妳不整理我也不整理」,這種心態沒有任何幫助,妳困住的只有妳自己。

相反地,妳為了要讓自己開心,讓自己過的舒服,妳會做出相對應的行為:告訴媽媽接下來不付房租會有什麼狀況,妳會採取什麼行動,並且為了下班回家心情舒服,整理家中的環境,那麼,事情會有所轉變,至少妳不再把以牙還牙當作武器,消耗彼此的感情。
香媞 Chanti
2 years ago
這並不是要妳原諒媽媽的作為,而是妳要放手。

愛的型態之一是放手。

當妳放下了對她的期望,妳才有空間看到自己在這件事情裡,還有其他不傷感情的做法,妳也才有機會過的開心一些。

當我跟姊姊說完這些之後,她罕見的沈默下來,要知道我姐是很難說服的對象,能夠讓她沈默下來去思考這些是不容易的。

我知道聽起來有點說教的意味,但從另一方面來說,我們家從來沒有人用這種角度看事情。

沒有人教過我們要把自己放在第一順位,因為生活在一個大家庭中,所以總是必須顧及所有人;沒有人教過我們要保持距離,無論是誰的困境,我們幫得上忙的總是要伸把手;沒有人教過我們需要讚美自己,因為所有事情都是份內該做的。
香媞 Chanti
2 years ago
「為什麼到頭來還是要我做、要我改變?」

因為每個人都有習性,妳認為一個60歲的人跟一個30歲的人改變習性,哪一個比較簡單?

而且,這是妳的人生,當妳遇到問題的時候,請把它看作禮物,一份得來不易的大禮。只有遇到問題的時候,因為它的不舒服,才能吸引我們的注意力,也才因此會想盡辦法去解決,並且在這個過程中學習和成長。

如果不改變,當然可以啊,只是妳並不會因此而覺得心情好了一些,也不會看見其他的可能性,還是那句話:妳困住的只有妳自己。
香媞 Chanti
2 years ago
跟姊姊聊到這裡,只好舉了我堂哥當作例子。

堂哥接手了我爸的生意,多年來不論旁人怎麼跟他提議改變作法,他堅持不改變售價。

「的確售價改變,有可能生意會因此受到影響,但我不懂他到底在怕什麼?」

『這個問題我也思考過,後來我終於知道原因了。』我這麼跟我姊說。

「什麼原因?」

『他覺得自己不值得。』

我姊聽完之後睜大雙眼。
香媞 Chanti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他或許有思考過提高售價、改變作法,但他始終認為自己的價值不足以收取這個價格,所以這種心態就會反映在他的行為和選擇上。

如果他覺得自己值得,那麼我們提過的每一種作法,他至少會試其中一、兩種吧?
這也是對自己的投資啊,就跟大公司會定期請專業人士來上課一樣。

但他始終不採納,無論哪一種作法他都能找到自己認為的缺點,可是世界上哪有一條路是好走的?誰不是嘗試過無數次、失敗過無數次之後才找到自己的那一條路?

這種認為自己不值得的心態,導致他也不允許自己失敗,可是導致失敗的加速器,往往正是這份心態。
香媞 Chanti
2 years ago
同樣的,妳認為自己不值得自私一點,總是要透過幫助其他人來作為自己存在的價值,最後就是把所有人的問題都當作自己的問題一樣,好一點的說,妳很仗義,但難聽的說,這些人都有跟妳開口尋求幫助嗎?有給妳諮詢費或顧問費嗎?

如果妳沒有從中得到好處,那麼妳到底在為誰忙、為誰累呢?
香媞 Chanti
2 years ago
我姊最後只是點點頭。

說實話,我也不認為她會立刻有所作為,不論是跟媽媽深刻談話,抑或者不再負擔他人的問題,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間去得到領悟。

但至少,我認為這次的談話,也給我自己很大的力量。

我覺得我看見了問題的本質,也慶幸現在對我自己的處境,我總是有反省、客觀看待的能力。我也很棒啊!(拍拍我自己)
香媞 Chanti
2 years ago
會想分享這次對話的原因,是因為我姊是家中老大,唸書、社交都不在話下的厲害,以前我很羨慕我姊,但從來沒有嫉妒過她,因為我很早就知道我也會在自己的路上找到自己的價值。

或許我唸書沒有她強,但我讀書的種類比她更多,或許我社交不像她隨便一抓都是十幾年的朋友,但我的社交圈比她廣泛。

曾經我也是這樣和她做比較的,但現在我連這種比較都懶了(笑)

因為知道每個人都不一樣,即便是家人,我們也因為彼此的不同,才能夠在面臨到狀況的時候有所互補,而不是用同一個角度、同一個方式來解決問題。

也幸好我們不同,不然我可能就得要在這場母女對決之中選邊站了(大笑
香媞 Chanti
2 years ago
說到不值得,我在同事身上也有看到類似狀況。

畢竟我已經30歲了,按照以前的觀念,就是來到三分之一的人生,沒有立業也應該要成家了,然而我在30歲前半段的現在,決定走一條跟以往完全不同的路線,當起了牙醫助理。

對我來說,當牙醫助理的好處是累積經驗值+薪水比一般服務業稍微好一點,真正讓我覺得很讚的地方是,當經驗更多了,就算我哪天想搬到其他外縣市生活,至少不會餓死,因為全台灣的牙科診所可能多到可以跟超商相比,加上這也是看重經驗,比較不看重年紀的職業之一。

然而,我同事很好奇為什麼我會選擇來當牙助,我回答:「我想真正學一個一技之長。」

我同事:「啊?妳覺得這份工作算得上一技之長??」

這個給我的印象深刻到,我剛跟我姊分享這件事情。

我:「在他人眼裡,根本算不上一技之長的一份工作,對我而言卻是另一個起點。」
香媞 Chanti
2 years ago
所以不值得的感受,每個人都不一樣,但同樣都會反映在所有行為和態度中。

我同事不認為這份工作值得我在30歲時轉換跑道,甚至也不認為自已的工作稱得上是一技之長。

或許她看過我沒看過的風景,但從我的窗外望去,現在這份工作是我想做的事情。

或許哪一天,那個當下我有了更想做的事情,但我只能專注在此刻。

當然,所謂五年、十年計畫也很重要,它們是一個規劃人生中有所幫助的工具,但妳也看到了,一個該死的疫情,打亂了所有人生命中的三年。

如果說我從疫情中學到了什麼,那就是好好珍惜此刻、珍惜自己所擁有的無論什麼,並且把這份不值得的感受,練習把它放下。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