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俞萱問我要不要一起玩21天豐盛靜心的第4天。除了聽音檔和念梵咒以外,今天的任務是讓我列出「身邊認為他很富足、富裕的人,要是認識並能接觸到的人」。他們完成了全部或部分的生活目標、他們很快樂、或在我眼中他們很快樂。請注意:不是只討論財富豐盛而已,這裡的重點在於這個人所體驗到的喜悅和幸福。不管你今天寫下幾個人名都可以,兩個也很足夠。任務最後面特別提醒,這些簡單的功課如果你能投入愈多注意力和反思,你的收穫就愈大。
至於Isha Kriya,包括今天的話,已經中斷了兩天。
晚餐後的讀書會,第一次開了鏡頭。因為看到念初和俞萱很開心,有了開鏡頭陪伴他們的慾望。第一次勉強稱得上是面對面的,和阿翁聊天。
////
Day 4 完成。
我寫下了九個人名。其中有兩個人是今天才認識的,是攪攪實蔬的ZORA和老布。後來還補上了潘,所以我現在寫下十個人名。
明後天報名了Leela的瑜珈課,今天就先來到了竹北。好喜歡今天的晚餐。在吃晚餐以前,老布特別跟我們說他不會這時候跟我們說菜,等我們吃完以後再說。
他覺得廚師煮好食物時,已經完成了用餐體驗的50%,剩下的50%是吃的人該負責的事。
所以他甚至會打斷別人說菜,他認為說菜裡頭有某種引導和強迫。那並不應該。
用餐完畢後,能感覺到身體和大腦的喜悅。
無法忘記也沒想忘記今天出門時,我一口氣吃了兩碗泡麵。一碗鮮蝦麵,一碗辛拉麵。
原本還以為今天都不用吃了,直到晚餐時老布特別打來確認時間。
吃完泡麵洗碗,覺得我在吃的不只是泡麵,還有家裡的習慣與我過去熟悉的習慣。那個伴我一生的老我。
我不太清楚什麼是高我,什麼是小我。就是一種朦朦朧朧,說不清楚明白的懂。
今天去看了奶奶。奶奶不停的問我有沒有錢,沒錢怎麼辦。各種缺乏該怎麼辦。要不要別念書了,去找工作。為什麼要繼續念書。
一遍一遍的跟她說現在有工作,不用擔心,錢會夠用。有算過。好好照顧自己就好,好好休息就好。
今晚的兩個室友明天會跟我一起上Anga,我對Anga的認識只有,那可能是我想學會的能照顧自己身體的、一套(或一種)瑜珈的體式。
Zora、老布和潘則是這些課程的前輩。潘剛從印度回來,Zora是下周準備去印度,老布是下下周去。他們去印度的原因和我現在來到竹北的原因或許某方面來說,是一樣的。
特別喜歡老布在飯後說菜時的神情。他認為吃的東西要連結土地,連結四季,連結時序。因為夏天,所以吃很多瓜。因為熱,所以吃比較清淡。因為略有些濕氣,所以姜多放一點,可以微微流些汗水。
喜歡他說我有五種油,八種鹽的時刻。他感受著每個當下,煮出各種不同的風味。
他說那些背後有阿彌陀佛的素菜,為什麼有既定印象是因為怎麼炸都炸不黑的棕梠油。那些滋味出現在某些洋芋片裡,某些素料裡頭。
我加訂了原本沒訂的早餐。老布無法原諒無菜單料理的餐廳在夏天端出花椰菜,因為那應該是冬天的食物。
他提到自己是去年五月學Anga,逐漸逐漸的,降低了吃肉的量,最後轉變為完全的蔬食。
在煮自己的食物時,能夠不因為食慾/口腹之慾去進食,純粹的把食物視為燃料,簡單,並且足夠讓他度過接下來的工作量的就是好食物。
這是我今天認識的老布。我想著所謂「如果你能投入越多注意力和反思」的意思,是在我寫下人名的時候,去想為什麼現在他們出現在我的筆記本裡嗎?別只是無意識的寫下這些人名,或單純只是想寫下而寫下?
他們在我眼中很快樂,並且都有著某些我投射在他們身上的嚮往。現在人名有十一個了。
(今天在和老布對話的時候,覺得喜歡吃肉的我似乎還是看到了那麼一天我不再吃肉的可能性。)
////
再次紀念阿翁說喜歡我的書法字。沒想過它們會被喜歡。鏡頭裡的我大概就是喜悅但難為情。今天的討論裡,念初坦承了她的不愛,俞萱說因為是認識的人寫的,又有不同的視角。阿翁再把她為什麼如此寫說一遍。我從中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