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稱之為形式的東西,其實就是愛。」
這種過於日常平淡青春的片對我而言可能有些許電波,因為節奏雖似《日麗》卻又更加緩慢,這樣的速度好似人們在現實世界中的每一天稍顯枯燥乏味,卻又和生活一樣私密且珍貴。最吸引我的莫過於畫面的構圖,不得不說攝影方面做得比劇情建構還好,只要是風景幕幾乎都在絕佳黃金比例。
雖然其中演技稍微生疏,但主角們尷尬的對白反而給這部電影增添了一種浪漫氛圍,這種浪漫不是主角之間的粉紅泡,而是和觀眾的一種親密感,尤其市川實日子的角色內斂且不擅言詞,在這樣的設定下就不顯得特別突兀。
劇情所描寫對於迷惘、柏拉圖戀情的探討性向更是令我想到了席導的《水仙花開》。在《水仙花開》裡,純情、不擅社交的主角Marie 對 Adèle Haenel 飾演的 Floriane 一見鍾情(可以說是目光被其吸引),更在後續的相處下漸漸被這個性格大辣辣且不畏世俗眼光的女孩收服了心,只不過看似很親近,事實上他與對方的距離相當遙遠,這種若即若離的關係一直到結尾之前他無法猜不透Floriane 心裡在想什麼,而《藍色大海》亦是這種劇情曲線。這部的片名叫做Blue,除了大海以外,似乎也合理化電影的調性和對應這段關係的憂愁。
比起劇情,更重要的是故事,雖然沒什麼起伏亦或是特別的對白,但一部好故事和華麗詞藻和部分服務劇情的衝突無關。剪接/音效師莫屈在與作家翁達傑訪談中提到電影雖是大眾媒體卻能引起個人化的反應,會使人們認為電影是在與自己交談。這部作品以用簡單的鏡頭語言道出一切情感的電影即是特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