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戰且走的P醬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工作廢
離職滿兩個月了,如果是過往的我,應該會慌張,因為從來沒有職場空窗期那麼長,過去不是無縫接軌,就是休息兩三週後馬上找到正職工作。
也許是有股票收益撐著,有了餘裕就有底氣選擇不將就,避免重蹈覆轍;也許是簽了講師合作備忘錄,至少有了新職涯的開始。

這兩個月好似把之前沒有機會過的生活,好好的過了。
有了大把的時間自由安排,過去都是工作優先,現在則是把自學跟寫教材的時間扣掉後,依然有很多時間,所以我自炊,安排更多的運動,有了更多的看書思考時間。
latest #27
來講講上一噗的後續
且戰且走的P醬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當職業講師得先重新學習教學這件事。
那之後我緩慢地摸索著建立課程設計與發展的流程,以及講課時怎麼進行,找了書來看,邊看邊檢討自己過往的經驗。
思考並重組總是緩慢,常常看完一小段落,就要思考個兩三天,才能繼續下去。
近期在洽談工作時,有被問過說,為什麼之前你有資格站在貓空大講課?
機會是我前老闆給的,課程設計及同學回饋是我自己努力來的。
說服了對方,也讓我也重新思考這整個過程。
立即下載
且戰且走的P醬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在這方面我確實幸運,在拿到機會後,能無師自通的設計課綱、安排時間及展開課程內容。
一次成功後接踵而來的就是更多更大的機會,以及更多的成功。
且戰且走的P醬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更幸運的是沒有被成功及旁邊的稱讚沖昏頭,很快地看出即將面臨的瓶頸,選擇轉換,有了新機會學到理論及架構支持過往的經驗,讓技能樹可以穩穩扎根後,再往上成長。
且戰且走的P醬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雖然之前經歷了很糟的事情,不過也因此看清必需要離開有毒的環境,離開後重新盤點了自己的技能樹,現在又進到再次扎根的時間。
會慢慢的、慢慢地變好的。
且戰且走的P醬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事務所的消息再次傳來,前老闆向所長請辭數位長,但官網資訊沒變,應該是沒有請辭成功。那個位置就是個屎缺,外面找不到人,裡面沒有人要做。
跟離職小夥伴們圍在一起討論,猜測應該是被對手打到得撤退守住本業,不然到時連本業業績都被搶,得不償失,像數位長這樣沒有附加價值的兼職得先放下,而且每次領導團隊開會都去被罵,被罵後還找不到解決方案,說真的是個人都會萌生退意。
且戰且走的P醬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當個主管或老闆,知人善任是首要,前老闆示範了負面教材。
說真的他是拿了一手好牌打到爛掉。

去年底在推E案的時候,就跟他講過這個案子的績效與效益遠超過他預期的,不僅可以坐收名聲,也可以奠定他數位長是貨真價實的,不再用老是被人說是沒有人要做才推給他的。
他自己智障沒有守住案子,還放任W把案子帶給其他合夥人去提案,最荒謬的發展是W的提案技術過時,跟前老闆講他也不找第三方專業來評估,就放給他爛。
且戰且走的P醬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更不用說W被開除後留下的各種爛攤子,造成人力預算沒有花在刀口上,堂堂數位長辦公室養的都是行政活動人員,扣掉SH本人,技術成份大概只有20%,想想也是蠻慘的,而且還不給SH預算招技術人員就更荒謬了。
不過誰叫前老闆要相信W的鬼話,竟然說跟某大學產學合作招實習生就可以填技術開發的缺口,真的笑死人,把工程師的專業當什麼了。
我依然信仰技術為王,沒有技術當底,講什麼數位轉型都是空口白話。

嘛反正他自食其果了,細節就不要多爆料(茶)
現在能跟離職小夥伴們圍觀吃瓜就好。
且戰且走的P醬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說到W,聽說去了惡名昭彰的隔壁所,能夠在履歷上四大事務所集齊了三家,也是挺好。某種程度也代表他沒有能力跨進一般公司。
還好四月該所人資跟我洽談時,我拒絕掉了,不然為了趕緊有穩定工作,進了該所,除了該所內部的辦公室政治及性騷擾嚴重外,又要再被W噁心一次,實在不值。
在此一角祝W進去該所後,被跟他同樣甚至更垃圾的人惡鬥一番,等著看他再次自食其果。
回來前老闆請辭的消息,這個消息背後夾帶的消息量蠻驚人的。
且戰且走的P醬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首先最明顯的是,代表團隊沒辦法支撐住他了,老闆報告的內容,理所當然是整個團隊撰寫提供的,然後再由老闆指示調整。
每次領導團隊會議都被罵,除了之前W的事情沒有止血、去年績效不佳之外,想必是報告內容也沒有端出這些人想看的願景,aka沒有畫好大餅。
我現在比較困惑的是,SH做報告的能力應該是足以支應他的,除非又發生了什麼事情,讓我的資訊不足,難以做更多的分析。
且戰且走的P醬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其次就如離職小夥伴們說的,前老闆的對手想必是打到前老闆的本業了,所以才讓他想請辭專心回本業上。
這邊解釋一下,事務所的營運職務(等同公司的CXO)都是由所內合夥人擔任,甚至兼任多職,都是正常的,跟公司一個蘿蔔一個坑的常例不太一樣。
兼職的好處當然是可以整合資源,拿到在單一位置上沒有的,整合後讓自己的影響力與實力更強。

確實以退為進、休生養息是個策略。
(吃飽再回來講)
[豔]
2 years ago
最後就是,前老闆是因為數位長的身份才進領導團隊,放手等於要離開領導團隊,雖然說稅務還沒公佈新任老闆,除非他覺得辭掉數位長可以換得稅務新任老闆的位置(目前來說機會偏小),辭任會讓他少一部份權力是事實。
總的來說是個我看不懂的操作。
且戰且走的P醬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不過前老闆的決策,時常讓我覺得超出正常老闆會做的可能性,加上他現在的困境就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所以也不意外,他再次做出對他自己來說,表面有利實際不利的決策。
畢竟他就沒有遠見,只看得到眼前的蠅頭小利嘛,升得太快該有的歷練都沒有,把很多事情當成理所當然的後果。
敝人秉持著聽八卦得長能力,所以換位思考,我會怎麼解這個困局。
且戰且走的P醬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A方案。
首先我不會選擇辭去這個位置,再怎麼被罵就是死巴著位置,因為這是個可以從事務所拿到資源,再整合回本業的位置,而且能繼續留在領導團隊,對於消息的流通性很有幫助。
尤其前老闆人緣很差,只有所長挺他是不夠的。
且戰且走的P醬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再來呢,先盤點本業的情況。(不是先正面解決被罵的部分,有點關聯,後面講)
本業有國際稅跟稅務科技,國際稅除了守住原本領地之外,目標是拿下新成立的XX組(商業機密不適合講),要拿下得拿到稅務新任老闆的位置。
不過目前機會渺茫,怎麼辦?在基本面(業績、部門大小跟兼任職務)都跟對手差不多的情況下,最近又出了包,去年數轉的績效太差,拿不出什麼像樣的籌碼。

稅務科技就是個好切入點,所內力拼數位轉型,求的就是收入增加,如果有收入就不會被機機歪歪的,就不會被罵,但現在稅務科技的業績很乏力,需要外力支援。
且戰且走的P醬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那麼把稅務科技跟數位長辦公室的資源,必需要做流通,注意不是整合,整合會在這時候被對手逮個正著再次痛毆,因為落人話柄,被說濫用所內資源滿足私人業務需求。

怎麼做呢?坦白說不知道,這個方案到這邊我就想不出來了。
不過這邊的後續,依然必要再把人力補齊,不論稅務科技還是數位長辦公室,前者缺有會計背景或知識的基礎技術人才,後者缺整合型的中階人才。
說真的就算有預算也不好找,更何況預算很低就...嗯。
B方案。
依照前老闆目前的決策,辭任數位長,如果可以成功的話,基本上跟A方案的後續差不多,就是先盤點現況,加強布局,只是少了一部份的資源可以流通。
只是有個隱憂,一旦辭任又沒選上稅務老闆,那就真的退出領導團隊。
雖然以事務所生態,沒在那個團隊裡也沒差,依然可以做業績快樂當個合夥人,只是少了更上一層樓的機會,而且這種機會一向是被卡走了就很難再拿到,或是錯過就要等個好幾年。
且戰且走的P醬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C方案。
也是我覺得最貼近現實的推演。
既然他都提了辭任,但所長不可能讓他辭,一定來來往往、拉拉扯扯一番,如果可以藉機拿到預算或其他資源回來,自然是好事,不過現實真的不太可能,尤其去年績效很差,大概是拉拉扯扯後,還是硬著頭皮做,或是他能抓個替死鬼就能解脫。
我曾經有想過會不會抓SH當交替,實務上好像不太可能,因為至少會要求合夥人或副總等級,除非所長要開這個特例大門。不過所長去年能為SH開一次,今年也可以再開一次,沒毛病。
且戰且走的P醬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這邊就分成幾種岔路了。
A或B我覺得至少心態是正面的,A是很正面去解決問題的,B是如願丟掉燙手山芋,心情是輕鬆的,但C就有點...被要求要做,不得不做那種拖拉感。
不論C岔路如何,受害的都是SH就是了(茶)
在此拉一角說明,拍謝當初我就是想把W拉下主管位置看他滾到地上去,所以只好拱SH上去了。
既然都上去了,好歹做事情就甘願一點,兩個做事不甘不願的大男人湊一起看起來真的不像話,難怪被罵。
講得差不多了,有新消息再回頭來看看。
[豔]
2 years ago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