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推特河道上有人說覺得後半段有點過於說教感,所以原本有點擔心,但實際看完之後覺得還好,很明確地可以知道導演想說些什麼,我認為可能會被覺得說教的地方並不多,也不是令人不耐的那種(也可能是我自己對電影要求本來就不高)
好,先說我對這部原本期待不高,但看完之後我認為這是一部非常值得一看的電影。
從芭比樂園到現實世界的落差,肯尼說覺得更快活了,芭比卻覺得不太舒服。這一種反差來自於現實世界的男凝視角,雖然說芭比娃娃的造型本來就是男性凝視下的女人,當這樣的「女人」出現在現實,她可以非常輕易感受到來自四面八方的眼光,這當然不舒服。
芭比來到美泰兒總部頂樓的時候,她要求和女性領導者談話,這當然是表現芭比樂園以女性為主導的一種方式,我想說的是,當他們聽到這樣的要求時,他說:「我們意識到作為一間製作女孩玩具的公司我們的性別比例不太對,但我們過去已經有兩位女性領導者」,這段話在真實的生活中也常常出現,看到這裡時我真的大翻白眼,「但我是我母親的兒子、妻子的丈夫、我有一個阿姨」,多少厭女的人用這種方法為自己開脫(是的,我有在臭柯文哲),你有女性朋友並不是一個能夠證明你不厭女的方式。
「男人和女人都恨女人,這是他們唯一的共識。」
當芭比上了莎夏和媽媽的車時,莎夏說了這句話,這幾乎是我最印象深刻的台詞,非常悲哀又非常真實。
當芭比來到現實世界中,她發現男人性凝視她、女人過於討厭她讓女人變得自卑,男人和女人都恨女人,這個女人是芭比,所以她崩潰了,在芭比樂園時以為大家都會愛芭比,現實卻完全相反。
在初面,芭比反駁莎夏對於芭比胸大無腦的論述時,她說不是的,芭比可以是所有樣子,可以是總統、是諾貝爾作家,莎夏問:所以你得過諾貝爾嗎?芭比說:不是我,是另一個芭比。美泰兒非常努力地在形塑不同的芭比,然而世人所記得的芭比只有經典的那一個,也是最被刻板印象的,看到這裡時非常難過,芭比認為自己(或者是芭比們)為女孩創造了一個能夠自由的想像,事實卻不是這樣,想到小時候的那一隻芭比,也是經典造型,啊。
芭比這部電影我很喜歡它裡面很多反諷,比方上面提過的在總部頂樓發生的對話,或是肯尼發現現實世界是由男性主導時,什麼都不會就想跑去應徵工作,他和對方說因為這是一個父權的社會,我是一個男人,你應該錄取我,對方回道:我們是有點大男人,但得做得隱蔽一點。還有很多。
藉由這些反諷,我認為觀眾能夠意識到體制的奇怪之處,也可能會荒唐到笑出來,我真的非常非常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