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r 讀+
2 years ago
#國際 #政治

自從去年 8 月,時任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訪臺,許多外國代表團便相繼來到這個《經濟學人》筆下「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英國前首相特拉斯(Liz Truss)來臺演說時,甚至稱臺灣「你們在整個自由世界有很多、很多朋友。」

然而,臺灣和歐美國關係升溫的同時,蔡政府執政 7 年和 9 個國家斷交,邦交國數目創下歷史新低,2018 年甚至一年失去 3 個友邦。國民黨國際部主任兼駐美代表、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教授黃介正直指:「國家主權的象徵還是在邦交國,不然你(臺灣)沒有國際上的人格。從傳統外交的角度來看,蔡英文不及格。」

臺灣的外交關係究竟「有很多朋友」、還是如學者認定的「不及格」?

詳細報導請見▼大國博弈下的小國外交:從外國訪團的談話記錄 看臺灣與各國的關係變化 - READr 讀+
READr 讀+
2 years ago
[內文摘錄]

https://images.plurk.com/2s8tr6i2SY6OFaB2zy7jRy.jpg

從資料中發現,來訪臺灣的代表團主要來自北美、歐洲及邦交國,成員則以國會議員為主。自 2022 年開始,兩個全新的跨國性國會組織出現在訪客名單,分別是「福爾摩沙俱樂部」與「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都是由各國友臺議員串連成立,目的是聲援臺灣議題;其中「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更進一步關注各國的對中政策,試圖改善中國崛起產生的負面問題。
「非邦交國主要由議員來訪,也是因為中國因素。」東吳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陳方隅分析,非邦交國如果派行政官員來臺,通常都會遭到中國抗議,「畢竟行政部門代表國家對中國的態度,像是立陶宛派次長來臺,就被列入中國的黑名單」。而代表民意的國會議員不受政府限制,自然成為與臺灣交流的破口。
立即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