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727】
試著把2019的草稿拿出來重畫,那時候我畫好了一點點,然後被接踵而來的事情擱置,這次我想接著原本的風格繼續畫完,但我畫不出來了,怎麼嘗試就是失敗。
那明明是我最喜歡的風格,沒有模仿任何人、我自己最自然的風格,我還記得當時用這種素描一般的鉛筆筆觸,一點一點的重疊,那種進入冥想的舒適狀態。時隔四年,雖然當時草稿的抓型如今已經不滿意,看到那樣的筆法還是很喜歡。
對我來說,上色上材質、甚至只是上灰階,都不如線條來的純粹,我喜歡那樣單一質樸的感覺,像初生的靈魂直接裸露一樣,以線開始、以線結束,坦蕩的一生。
我甚至已經不記得當時是怎麼畫的了。四年間,我刻意在每張圖都用著同一支筆刷,卻什麼都沒有沒留住,我甚至失去了自己。
latest #10
剩下被生活悶壞的腐朽、被收入追逐的銅臭
輕易地模仿別人,輕易地丟棄自己
那種堆疊的線條是我最重要的東西,我已經畫不出來了
前陣子看見臉書上的朋友自述在雕塑時可以進入一種廢寢忘食的創作狀態
真好啊,我好久以前也體驗過,忘記一切的開心創作,我好想再體驗一次
我只有在畫類似素描的線的時候才會覺得那是在創作,可悲的是,它既無效率又不吸睛,我知道它沒有任何商業價值,它不會讓我被雇主青睞,也無法創造流量。但我喜歡,我真正喜歡的只有這一種,只取悅我自己的東西,我把它當成內在自我的價值,我的藝術
之前在齋藤直葵老師的影片裡看到他秀了年輕時候的畫,基礎厚實、風格強烈,我超喜歡,但他自評是:我當時沒有好好關注市場的喜好,所以自顧自地畫了一堆這種圖,只是在自我滿足而已
我好難過,這就是終點嗎
數位作畫登不上藝術之堂,所以再有實力和風格,最後都只能屈居於取悅大眾的商業畫風之下,是這樣嗎
我可以從他以前的圖看見不甘從眾的倔強,那是一股藝術家的傲,現在他的圖完全沒有了,磨平了稜角,留下大家最喜歡的那一部分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