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For Free
English
中文 (繁體)
中文 (香港)
中文 (简体)
日本語
Filipino
Bahasa Indonesia
Bahasa Melayu
Pусский
Português (Brasil)
Magyar
Français
Español
Deutsch
Čeština
العربية
Català
Dansk
Ελληνικά
فارسی
Suomi
Gaeilge
Hindi
עברית
Hrvatski
Italiano
Norsk bokmål
Nederlands
한국어
Polski
Română
Slovenský
Svenska
Türkçe
українська
беларуская
ไทย
Standard view
扶桑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心得]
看完了藤本樹的兩本短篇,他的分鏡真的好令人印象深刻......比起長篇故事更喜歡短篇表現出來的餘韻
latest #14
扶桑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其實這兩本放在我妹桌上超久我都沒看,跟她A新買的bl來看,她叫我看完這兩本才能看
太荒謬
,不過看了是真的很喜歡,完全超越我對於鏈鋸人的印象,但也得出 鏈鋸人可能要等他完結我才能真正表達作品心得 的結論。
扶桑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我先看的是驀然回首,看到一半就脫口而出藤本樹是不是很喜歡電影,馬上從我妹那裡印證這件事XD
雖然鏈鋸人也是同樣的分鏡風格,但短篇單行本的故事表現就沒有受到連載頁數的限制,更能去調配劇情分鏡中對話和空景的比重。即使不加上台詞,只是運用季節、空間擺設的變化,也能創造出時間行進的畫面感。
扶桑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比如說藤野最開始要精進畫技,畫了好幾個藤野畫畫的背影,不管在學校、家裡房間、家裡餐桌、圖書館都要畫圖,書櫃裡的教學用書也逐漸增加。
房間裡除了右上角的月曆之外,房間內的用品擺設變化我也很喜歡,春冬是用電暖器、薄外套、蓋腿的小毯子,夏天則是電風扇和無袖背心,鬧鐘或是牆壁貼的東西也都會做微調,桌子左邊的櫃子則是越來越多的練習本和書。
藤野一直覺得自己畫很多了,踏進京本家的走廊才會放大所謂「練習」的差異。
立即下載
扶桑
2 years ago
藤野受到京本花式稱讚,在雨中雀躍踏步的樣子也是超級棒的畫面...
而且她回家之後不顧任何雨水馬上就開始畫畫了
扶桑
2 years ago
驀然回首裡最重要的應該是那個彷彿穿越時空的四格漫畫吧,四個漫畫紙就是故事裡重要的道具。
最初它飄進了京本的房間,創造兩人的相遇,但在藤本因為這樣的相遇而感到痛苦和懊悔的時候,撕碎的紙片創造平行時空裡的相遇,在這個時間線裡藤野成為了拯救京本的人,受到京本鼓舞而再度提筆創作的四格漫畫紙進入了真實的時空,「空手道踢」與「鯊魚踢」呼應在一起。
我反覆看了這段好幾次...真的忍不住講一句唉你這個藤本樹。
驀然回首是藤本回想與京本的相遇相處,她發現畫漫畫的起點和支柱,接下來的日子也會偶爾反覆回想那個給予自己很多回饋的人。
扶桑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藤野京可是兩個人的組合呢,不過說到這個就想到最後幾頁take京本牆壁上掛的有寫上藤野步的衣服,好像也可以解釋成
從現在開始,將會是藤野步了
對了,反問藤野為什麼要繼續畫那裡,遞出的是兩個人第一次得獎作品的分鏡,好喜歡...!
扶桑
2 years ago
-----
扶桑
2 years ago
再見繪梨打開來又再度說了藤本樹很喜歡電影呢XD 我還拿尺來量他的分鏡格,好像不能說是很標準的電影寬螢幕比例(?)也許是有其他我不知道的比例,不過整體來說已經是觀看電影分鏡的效果了。
或許大多數都是圍繞在「紀錄」,也就是拍素材這樣的活動,所以會比其他作品有更多逐格畫面的感覺,這樣的方式的確也涵蓋了非常多細微又有趣的變化,比如說拍爸爸和繪梨的對手戲這段,爸爸演完等喊卡偷看了一眼鏡頭
這裡的對手戲畫了好幾頁,最後這裡真的好讚..!
扶桑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故事裡我非常非常喜歡的地方是爸爸揭露了優太電影背後的母親的模樣,完美帶出了
紀錄片是主觀創作
的概念。
很多人會認為紀錄片是「紀錄」,但紀錄片是導演的「選擇」,劇組可以用非常多的機位或拍攝人員去紀錄各種影像素材,然而最終完成一部紀錄片(電影)是來自於挑選和組合了什麼素材,也就是優太爸爸口中說的「優太有自己決定要如何回憶一個人的能力」。
優太大概也拍了很多媽媽罵人和說話很毒很直接的素材,但大家在電影中所看見的是溫柔美麗、說話偶爾很直接和有趣的一位母親,這兩部紀錄母親和紀錄繪梨的電影中,優太爸爸和繪梨朋友都分別評價了優太美化主角的事實,同時也表示他們能從電影中回憶起這樣一個人,是一件快樂的事。
扶桑
2 years ago
優太的電影
優太沒有放的素材
扶桑
2 years ago
繪梨在醫院說希望優太能拍下她離開的畫面,我有跟優太一樣覺得好過分,說出這樣的要求太狡猾了啊
後面約定拍下繪梨的每個畫面都是很美的畫面,這裡的分鏡變成兩格一頁、類似4:3的照片大小,慢慢地從活力充沛的旅遊轉變成輪椅與病房的場景,最後的對話也是緩慢的一格一格進行,成為一部讓大家哭出來的電影。
扶桑
2 years ago
故事最後其實是我思考最久的部分,甚至想了好幾個版本的答案來解讀。
繪梨最後出現在那間他們兩人看過無數次電影的放映室,以整本漫畫故事來說,是最「幻想」的部分吧。a. 繪梨真的是吸血鬼,優太離開放映室,最後的爆炸畫面是對於這段不斷重新剪輯的電影的告別 b. 繪梨並不存在,但繪梨真的有留下一封給優太的信,優太最後才運用爆炸畫面來放下
大概分成兩個走向的想法,個人感覺是比較偏向後者,繪梨在文化祭版本電影是如實、普通的戀人逝世結局,幻想則是讓這部作品更接近最初繪梨稱讚優太母親紀錄片作品的評價「不曉得哪些是現實、哪些是創作」,優太爸爸也曾經用幻想元素作為優太作品的聯想,如果這部作品要更接近優太的表現手法,或許就是加入幻想。
扶桑
2 years ago
大言不慚地分析到底是什麼劇情好令人害羞(?)整部的確是給我優太視角的感受,如果把爆炸當成是他作品或回憶錄的「幻想」收尾,好像也是一種趣味ㄅ
扶桑
2 years ago
------
back to top
delete
reply
edit
cancel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