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For Free
English
中文 (繁體)
中文 (香港)
中文 (简体)
日本語
Filipino
Bahasa Indonesia
Bahasa Melayu
Pусский
Português (Brasil)
Magyar
Français
Español
Deutsch
Čeština
العربية
Català
Dansk
Ελληνικά
فارسی
Suomi
Gaeilge
Hindi
עברית
Hrvatski
Italiano
Norsk bokmål
Nederlands
한국어
Polski
Română
Slovenský
Svenska
Türkçe
українська
беларуская
ไทย
Standard view
武川直樹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雜談/怪談]
#媽佛
#怪談
#日本恐怖
久違的先來一則故事,和貼一些相關的連結,然後會寫一些閱讀資料後有感而發的民俗文化的想法。
latest #26
武川直樹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這是鬼塚還是學生時期發生的事情。
因為出身在鄉下地方,晚上能做的事情真的非常之少,便與同班同學糾一糾共10個人,約在夏夜時節深夜2點的學校裡面玩起鬼抓人。
因為出身地緣和人數剛好為偶數的關係遂決定玩對戰制,也就是5人當鬼,剩下的5人便跑給鬼追。範圍則是3棟併在一起共3層樓的校舍,鬼塚則是被歸類在當鬼的那一組。
在深夜的校舍玩鬼抓人確實挺有氣氛,畢竟沒有街燈照進來,唯一有的就是逃生出口和外面的自然光而已。被追的人可能也因為這樣感覺比平時認真,基本上開始沒多久真的是一瞬間就消失在視野裡。
武川直樹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不過不久鬼塚便在露營社在操場放的折疊帳篷裡發現6隻腳
「那邊的三個,我包圍你們了!束手就擒!」
講完帳篷就晃動起來,兩個人瞬間衝了出來後各往左右一邊分散開來,鬼塚沒想到對方居然用這種戰術先是吃了一驚,後來轉頭一想帳篷應該還有一個,便查看了一下裡面...居然沒人!?
「會不會從後方溜走了?」
鬼塚並沒有多想,只是當場放棄往剛剛其中一人跑向的校舍樓找去。
就在他到達校舍樓後,鬼塚下意識地抬頭看向校舍樓梯間的窗戶,正巧發現有人正爬著樓梯從二樓往三樓移動,於是他便加緊腳步跟著對方尋了過去。
只是他爬到二樓的樓梯間時,又不自覺地看向窗外,發現已經有一些同伴在校舍中庭廣場集合。
武川直樹
2 years ago
想著反正躲到三樓的人早已是甕中之鱉,他愜意的數起集合的人數
「1、2、3、4、5...」
「6、7、8、9...」
這時鬼塚倏地一驚,
樓上的是誰?
只聽見樓上傳來了腳步聲,鬼塚二話不說馬上加速往下衝刺。在到達中庭時,所有人看到鬼塚急急忙忙地衝了過來本想說些什麼,但突然有另外兩個人跟著鬼塚一起衝出校外,其他人見狀只好一邊哀嚎一邊跟著跑了出來。
「喂...你、你是在跑什麼啊?」
立即下載
武川直樹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稍微喘了口氣後便把剛才的事情與大家解釋了一遍,這時最先跟在他後面的兩人青著臉這麼問道:
「剛剛是你跑來帳篷這裡找我們的吧!?」
「啊...沒錯。」
「帳篷裡面明明只有我們兩個,可是你卻喊了三人對吧!?」
聽完之後大家便趕緊解散回家了,自那之後包含鬼塚,只少有10名屁孩再也不敢到深夜的學校去了。
武川直樹
2 years ago
----------------------------------------------
武川直樹
2 years ago
◎延伸閱讀:
[經驗] 是誰在J排?
武川直樹
2 years ago
----------------------------------------------
武川直樹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個人感想:
接下來就是稍微開始講到些有關民俗的東西。
鬼抓人因為其簡單的規則和其趣味性,在全世界不約而同地出現
在英文圈裡叫做「Tag」,意即交換,簡單粗暴又顯而易見;在印度則稱為Kho kho,這個字最早被記錄在古印度梵文史詩其一的《摩訶婆羅多》裡,為了適應被戰車追逐的橋段所延伸出的字彙。
唯獨亞洲圈,用了「鬼」這個字。
日本的鬼抓人寫作「鬼ごっこ」,漢字也可寫作「鬼事、鬼子事」。
至於是為何這樣叫則是諸說紛紜。例如柳田國男在《鄉土生活の研究法》裡認為小孩子的遊戲裡面留下了大量前人曾有的地域文化,像是以前我們曾經提過的「地藏講」就是小孩子模仿大人在舉行一些敬神、請神的儀式時覺得有趣便加以模仿變成遊戲,而鬼抓人抑是同理。
武川直樹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鬼抓人玩法有很多,從『伝承遊び考3 鬼遊び考』(加古里子著)中可得知日本光這個兒童遊戲考究起來就有兩千多種。有些甚至會給鬼增加行動條件、有些則是增加行動範圍等等。
講到這裡,先問一下不知道大家對於鬼抓人這個遊戲的玩法是否有共識?
簡單說就是
『一個人當鬼,其他人跑給他追,被抓到就要當鬼』
,廣義上來說老鷹抓小雞的玩法也算在鬼抓人的範疇哩,也就是被抓到就要當鬼的鐵則,這在日本和台灣都是一樣的,不過是後來大家把這個分成兩種遊戲,也就是被抓到就在旁邊等著下一輪。
武川直樹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看一下上段加斜體標示的地方...
不覺得跟抓交替很像嗎?
片岡嚴的《台灣風俗誌》裡有一篇「台灣兒童的遊戲」,特別介紹了當時台灣的鬼抓人玩法:
「首先在地上畫兩條線,兩條線內是河,鬼只能在河內移動,而當人的則伺機渡河,被抓到就會當鬼,而原先的鬼就會變回人。」
該遊戲名為
『住水鬼』
。
武川直樹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這時有人會問啦,日本的鬼又與台灣的鬼不一樣?
從馬場あき子《鬼の研究》到小山聰子《鬼と日本人の歴史》等等不管是宗教學家、歷史學家、文藝學家等做的研究,其實都會說鬼這個概念多半還是從中國來的。
例如依造馬場あき子的研究裡認為鬼有概分五種:
1、民俗學上的鬼是為祖靈、地靈
2、山岳宗教、山伏信仰升格/自然的鬼
3、佛教中喚為夜叉、羅剎的鬼
4、代稱人類凶惡行為的鬼
5、因怨恨、憤怒等等而轉化成的鬼
那麼在一連串的銜接下來,歷史演化中的「鬼」字、大家認為日本和台灣是否有共通呢?
讓大家一起思考一下吧。
武川直樹
2 years ago
酸阿青▷汐見琴音LOVE
2 years ago
這部分想法有點發散,若不妥的話先在這裡道歉
文章中有提到說小孩子很多行為是模仿大人後因為不理解其中緣由而模仿、遊戲化。
但抓交替這個詞本身比起說是一個可以模仿的【行為】更像是一個故事或傳說。
如果說這種概念式的詞彙可以讓小孩記住或者模仿,會不會有可能是古時逢災,為了減少人口,把人帶去同一個地方處理掉,再用抓交替去合理化被帶去處理掉呢
武川直樹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不會不妥啦XD
如文章所說「很多行為」是模仿後所產生的、但這也僅是孩童們創造遊戲的一種途徑、並非絕對得要這麼做。故事和傳說也能是孩童的創造背景、如英國的孩童們普遍會玩的亞瑟王遊戲等等。
若要說絕對、就必須往大人們決定將自己的知識和經驗交給自己後代的「傳承」面相去解釋。像抓交替這種觀念被父母交代千萬遍、大家都一開始會以嬉鬧的態度當做兒戲、最後成人後真有認識的人不幸落水而死便會成為經驗、再接著傳承、週而復始。
至於您說的饑荒⋯畢竟以前減少人口一定是先挑小孩子和將死之人先下手、若考慮到人柱(人身御供)則是女人和外來者為大宗;台灣歷史上除了1946年人為搶糧之外並沒有饑荒(印象中)⋯結論上雖不是不可能但目前(我的腦中)缺乏有可憑依據立假說的歷史文獻。
S‧Amano
2 years ago
我是覺得這方面日本人也是分得很細,在華語圈可能直接被翻成鬼帶過的概念,到日本就被分成好幾種
阿一🍜🪔休養中
2 years ago
印象噗主是不是有講過「梅花~梅花~幾月開~」的鬼抓人?這個遊戲小時候很盛行
三‖一期一會
2 years ago
我還以為住水鬼那種方式只有我們小時候那屆有人玩欸
基本上是限制鬼的行動跟人必須在範圍移動,設定有個水域的我們叫做大白鯊,然後踩在椅子(陸地上)可以休息躲鯊魚;還有一種是鬼要在橋下抓人的(以前有個遊樂設施長得像座橋),當人的要一直來來回回在橋上走動,然後用跳的或靠邊邊躲鬼。
武川直樹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amanosinha
: 文獻研究上才會這樣分啦、不然對大多數日本人來說講到鬼都馬還是桃太郎裡面的那種印象
Sake17
: 有啊 夜間觀光(下)那篇吧?不過那個時候只討論了「降靈」並沒有鬼抓人的要素
HiKyoMi33
: 噢對啦!這遊戲我小時候叫做大白鯊沒錯、哈哈哈哈(完蛋我沒童年
阿一🍜🪔休養中
2 years ago
(快速複習翻看)欸?降靈?所以鬼抓人一種玩法是降靈再抓交替嗎
武川直樹
2 years ago
Sake17
: 應該是沒有這種情報量大又作死的遊戲啦!
阿一🍜🪔休養中
2 years ago
因為想說梅花梅花幾月開只要一問對月份,小朋友馬上散開,中間的鬼開始抓人XD||| 夜間觀光那篇說到地藏降靈,才想說怎麼會有降靈鬼抓人遊戲,太No Sleep了
武川直樹
2 years ago
Sake17
: 梅花梅花幾月開其實原型上只是對月份而已,只是後來小朋友們無聊又加上鬼抓人的玩法而已~我猜大概是這樣。
畢竟兒童遊戲的發展大多數都是讓小朋友有個模仿的基礎(某種行為/故事背景),小朋友們再加上想像力去添增遊戲內容
阿一🍜🪔休養中
2 years ago
結果還真的找到這種恐怖典故,老一輩提醒鬼月不要玩,不然被真正的鬼抓到會大病一場
點世界上最恐怖的5首童謠!#3 梅花梅花幾月開,其實是用來招喚…
GA0
2 years ago
降靈再抓交替的遊戲,直覺就是以前流行過的一個人的捉迷藏,不過這個算不算遊戲倒是挺謎的,感覺比較接近降靈儀式?
🪔薄荷CHOCO
2 years ago
居然聽到大白鯊耶,好懷念,類似降靈又抓交替的遊戲是不是還有那個在黑暗的房間裡一人占一角再繞圈拍肩那個?
武川直樹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GA0
: 其實降靈就是降靈、抓交替是抓交替、大部分是不會有複合作法的。且、日本現代其實已經較沒有「抓交替」的概念、一個人捉迷藏比較像詛咒自己的儀式。
vassa
: 那個應該是歐美傳來叫做「corner」的鬼抓人、從英文原字上看和其背後的一些資料同樣其沒有抓交替的概念存在、至於有沒有降靈的成份還真不好說。
back to top
Delete
Reply
Edit
Cancel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