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知道經費有限但免費諮商只有三次還是不夠
開始考慮回去學校諮商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次著墨點在家庭關係
感覺確實有被挖掘出些什麼
趁這機會打下好了
血緣上我有三個姐姐
法律上我二姐是過繼給我伯父伯母
然後從我出生起就一直與祖母 伯父母 姐姐們同住
我媽會每天吃晚餐
我爸去中國工作後兩三個月會回來一次
平常不是很重要的小事都交給伯父伯母處理
我總是覺得我們家很奇怪
沒有家暴 沒有離婚
可是彼此的了解很片面
要說不和也不至於
但也稱不上感情和睦
小時候感受到的是無止盡的成績壓力
嚴厲的門禁與行蹤管教
以及不容反駁的話語權
我媽從來沒有想要聽我說話
沒有想要聽我的意見
只要對於他的要求沒有給予服從的回應
就會被貼上「叛逆期」的標籤
我爸在國小後就逐漸淡出我的生活圈
偶爾回來也只會覺得他很陌生
他已經完全是「那個國家」的人
然後總是在與我媽爭吵
情緒也變得容易反覆
我爸?不如說是陌生人
「家」裡住著的是伯父伯母與祖母
隨著祖母的初老失智症狀反覆
婆媳關係交惡 母子之間的爭吵
只要待在房間就會聽到劇烈的對話聲
這也是我越來越不喜歡待在家的原因
然後是我離家的空巢期
本來就沒有多少話題
加上我自閉的個性
每每都會收到來自長輩的情緒壓迫
那種過度關心只會讓人覺得窒息
藍均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我花了很多時間去習慣來自家人的「愛」
試想從未給過我任何肯定的我媽
情緒反覆又固執己見
這樣的他讓我總是像要溺水一般不安地活著
但我知道 他是愛我的
我想相信 他是愛我的
藍均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大部分的人好像都很喜歡回家,但我總是逃避回家這件事,對我來說家就是充滿情緒壓迫又無法放鬆的地方。
諮商師:那你希望有一個你想回的家嗎?
:⋯⋯,當然,如果可以,我也希望自己能有一個會讓我想回去的家。
諮商師:那你想回去的家裡應該有什麼?
:(茫然)
藍均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中間)
諮商師:你還記得上一次你們家聚在一起感到很快樂的時光是什麼時候嗎?
:⋯⋯,我真的⋯⋯想不太起來⋯⋯。
我不知道是在我的記憶濾鏡下
那些美好都被我忽視
還是這個「家」真的很久沒有所謂的快樂了
我們來當你的家
我們來當你的家
我們來當你的家
在諮商室大哭特哭
因為不知道怎麼面對所以選擇逃避
卻還是抱有期待
這就是我面對家的方式
不是因為沒有溫暖的飯菜
只是因為我不知道怎麼接受「家」的愛
所以我選擇不回家
可是就是因為還抱有期待
期待我媽能給我想要的愛
所以痛苦 所以恨
藍均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諮商師希望我想想對我媽 我伯母
還有對這個家的期待是什麼
好難
「因為覺得好像有一個穩定的家,該有的照顧也沒有少,所以開始覺得不滿足現況的原因是自己,於是你就限制自己的情感。」
蓋不起來
梓玥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z/————————\
/—————————\




——————
人生老柴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支援工具
人生老柴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
|

|

冰箱來了

來點吃的
再來點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