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五個月來,我對於自己身邊週遭的人們,在相處過後,除了一直提醒自己所有人事物皆是我自身的投射之外,也感受到自己和他人在思考上的差異。
當週遭的人們用負面的話語表達他們的想法時,我會保持沈默,在內心裡反問:
「現在的我跟他一樣,是這樣想的嗎?」
如果是,我會觀察對方在談論這件事情的態度和表現方式,來警惕自己。
如果不是,我也會讓批評的念頭儘量水過無痕,畢竟人生在世,不可能一點塵土也不沾染。
題外話:
靈性書籍於我而言是尋求幫助的一種方式,有些事情我知道只有我自己才能消化,即便有親友提供再多的建議和觀點,都不一定能夠讓我完全認同。
但書籍卻有它的神奇之處,同一本書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之下,同一句話能夠讓人有千萬種解讀它的方式。
所以留在我身邊的靈性書籍,都是在我感覺對了的時候去翻閱,往往那一頁上的文字就足以讓我內心的躁動逐漸平靜。
秘密這本書在書籍市場中已經是爛大街的產物,不過就像那句話:道理我都懂,但就是做不到。有時候我也會忘記書中那些激勵人心的話語,也會陷入情緒風暴之中,但每次只要打開隨機的一頁,都能讓我有機會去重新理解書中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