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念樹 🌳
2 years ago @Edit 8 month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3wvvtXTrM91IkbP1JyxIba.jpg
《七月流火》
数珠さに #刀さに #刀審
latest #13
知念樹 🌳
2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再次成為審神者後,知念樹最無法適應的便是當時正值悶熱的酷暑,本丸卻沒有冷氣這件事。那段日子裡,除了出陣之外她唯一忙著的事就是中暑。後來,她跟著刀劍男子們訓練、耕田、照顧從未接觸過的馬匹,被未來科技慣壞的身體才逐漸適應。

浸泡在水裡的雙腳隨意踢動,裡頭的冰球互相碰撞,清脆的撞擊聲讓那雙腳動得更頻繁了。好一會兒後,雙腳的主人停下了動作,將雙手伸進了水裡。
知念樹 🌳
2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知念樹捧起些許溶化後的碎冰,灑向了一旁的石地。

冰塊落在地面,慢慢地融化成一小攤水。

「您有什麼煩惱嗎?」

知念樹轉過頭,身旁跪坐著的男子微微偏頭,分明沒有看向她,卻能夠讓人察覺他的關注確實在她身上。

「數珠丸。」

「每個季節都有屬於自己的聲音。」

熱浪拂過風鈴,蟬鳴造訪綠蔭,花火綻放的爆裂聲響徹無數個繁星燦爛的夜晚。

「冰塊的聲音於我而言也屬於夏季。」

「可是,冰塊在慢慢融化,夏季也要結束了。」
知念樹 🌳
2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您有什麼想做卻仍未達成的事嗎?」數珠丸恆次的聲音裡有些遲疑,他接著道:「或是,您在惋惜什麼嗎?」

「四季裡我希望僅有短短一瞬的季節便是夏季,但我再次上任為審神者的日子卻是八月。這讓我開始厭惡卻又喜愛著夏天。」

從方才起,知念樹的目光便沒有離開近侍的臉龐,她直勾勾地盯著他,繼續說道:「當今年的暑氣再次降臨的時候,我想著,有件事我必須在樹葉落下前得到一個結果。」

「但我卻躊躇了。」

「您在躊躇什麼呢?」數珠丸道。

「數珠丸,其他人都有名字和稱呼,為什麼我沒有呢?」

數珠丸撥動佛珠的手停了下來。
立即下載
知念樹 🌳
2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不和其他人一樣喊我『主』是為什麼呢?」

知念樹抬腳跨出了木桶,濕淋淋的腳掌落在地上,那塊石地很快地變成了深灰色。她站到數珠丸的面前,握著廊側的木板蹲了下去。

「是因為我不是僧人嗎?」

知念樹偏頭,由下而上的角度能夠看見數珠丸低垂的眼簾下紫陽花色般的眼眸,他的視線似乎落在了置於掌心的佛珠上。

「數珠丸,我不是希望你也喊我『主』。」

「對人類而言,三個月的季節不能說是漫長,卻也不短。可是對於刀劍男子們而言,季節的更迭是很快的吧?」

「那麼,人的一生在漫長的千年中也可以說是轉瞬即逝。」
知念樹 🌳
2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我只是想,在我轉瞬即逝的人生中,和你變得再親近一些。」

「知念さん、樹さん……或者別的什麼都可以,如果你想的話也可以叫我知念ちゃん喔?」

知念樹湊近了一些,似乎能夠稍微從數珠丸的眼眸中看到自己頭髮的倒影。

「最初我以為你的眼睛是閉上的,透過感受知曉世間萬物,後來我才明白不是那樣,你只是在為芸芸眾生祈禱。」

「我知道我也是其中的一員。但是,我想再貪心一點。」

「以後也看看我吧,可以嗎?恒次さん。」
知念樹 🌳
2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知念樹維持著這個姿勢,盯著數珠丸的眼眸看了好一會兒,都沒有得到回應。

晚風吹進庭院,吹過樹梢,葉片的颯颯聲響起又沉寂,她才再次聽見耳畔佛珠規律且緩慢的噠噠聲。

數珠丸低垂的眼簾漸漸抬起,深紫色的眼珠中完整地出現了她的身影。

「……嗯,知念さん。」
知念樹 🌳
2 years ago
-
知念樹 🌳
2 years ago
知念樹 🌳
2 years ago
七月流火大致上有兩個意思,一個是原意的天氣即將轉涼,一個是天氣炎熱,我覺得這篇兩個意思都可以,但比較偏向於原意!
知念樹 🌳
2 years ago
這篇的時間線是樹就任審一週年後的事,這整整一年間數珠丸都沒有喊過樹的名字或者任何稱呼(除了你我他這樣的),僅僅使用了敬語
知念樹 🌳
2 years ago
樹和數珠丸是最不親近的,並不是不喜歡,樹對數珠丸的印象和想法是……聖潔、高雅、端莊,所有想像得到的對神明、佛教的詞彙TT

之後即使稱呼改變也是一樣的,所以有親近一點,但還是要循序漸進!
知念樹 🌳
2 years ago
我覺得數珠丸是很細心的人,樹也是愛意和喜愛之情都表現得很明顯的人,所以這一年間他能夠察覺到樹的改變和心意,但是他沒有說破也沒有更近一步

我認為數珠丸不是會猶豫跟迷茫的人,但他也在思考如何稱呼樹以及以後會發生的事,他要等樹有行動了才會有相應的行為,所以是被動的
知念樹 🌳
2 years ago
這樣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