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原來「文化底蘊」、「一見鍾情」背後都是階級?布赫迪厄《區判》譯後分享側記 | Openbook閱讀...這篇看完感覺還好(?)好像就是本來認識的Bourdieu🤔不過我好像也是一直都對他(及如何被運用)滿無感
荷娜💓強運辣妹‼️ on X??天啊這個我記得⋯⋯我小時候有在看豆瓣
Facebook馬翊航:「只是,在〈1922年,賴和譯蕃人歌〉裡,廖偉棠對賴和此一事件的「轉譯」,且將日月潭的邵族原住民想像成為具有快刀、快舟的原住民(漢字綁著我/送到頭社的快舟前/送到蕃人的快刀前);原住民的實體經驗與記憶在這裡二度消聲,可能還是為了完成對台灣文學史內部「(新)民族性/台灣性/漢字」的改造想像。在這首〈1922年,賴和譯蕃人歌〉詩中,也召喚了諸多中國古典文學中意味著「南方」(意識?情懷?)的作品,但「漢字」仍然是具有優位的。看似原住民帶來力量突破了(漢人的)文學,但其實是以漢字又一次「圍捕」了原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