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弄裡的雪花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噗浪觀影同好會 #古龍武俠 #三少爺的劍 #舊文新噗
本文為2017舊文,連結有豐富劇照。[舊文] 終於等到,古龍電影《三少爺的劍》|方格子 vocus
latest #16
(一)

從數年前說要開拍,就開始癡癡地等,
等到去年七夕原本要「相愛相殺」未果,(天知道我有多失落!)
改成說要今年「提劍賀歲」,
直到金馬影展消息出來,才確定首次公映日期,
我搶到票(結果到開演前都未售罄,根本不用搶)就馬上請假了。

看完之後,我其實不太想寫心得,
因為它給我的衝擊太大,而且當天已確定台灣戲院不會上映,
雖然Friday影音說會在一月獨家網路播映啦,
(目前只有預告片系統錯誤 - friDay影音
對我來說還是等同「推廣也沒用」, 更大的原因是,到這個年紀,已學會很多事不去言說: 說了何用?不說又如何? 古龍的魅力,常常在於無法向人言說的部分。 哭就哭了吧,醉就醉了吧,人生不就是這樣? 只要我還能笑,就要繼續向前。 所以我現在在這裡,逼自己打出這篇文章。
(二)

這才是古龍的江湖,
三少爺的劍,我們回家了。
(當天感想。)
江湖人的寥落與無奈,市民百姓的辛酸,
沒有在社會底層打滾過的人,恐怕很難明白。
在意的只是(相較原著之下)哪個角色被更動、
哪個選角/造型不討喜、哪些段落被刪掉……
然而,這些是看古龍的重點嗎?
古龍一直在告訴我們的,是「同情心」,
不是廉價或高高在上的那種,而是相同感情、感受的心。
立即下載
即便明天的伙食還沒有著落,
仍然努力地分一份活兒、分一口飯給來人,
努力地,維持住身而為人的溫暖與熱情。
看著螢幕的我,知道他們下一分鐘就要死了,
就因為他們救了這個人,所以死得很慘。
這時刻,我想我的心情跟阿吉是一樣的吧。
這些純樸的人們,用熱情換來了死亡。
他們可以不用救他的。
(三)

有人說:真實畫面可以拍得像電腦動畫也不簡單啊。
先不論導演是故意致敬邵氏,
(座談中導演有提到這種「擬假」的效果很難做,
因為現在技術太好、太真了。)
也不論我覺得成果很棒,
(這種魔幻寫實,或有人說的漫畫風,
加上3D更讓人身歷其境,如在夢中。)
我只說,導演在各個場景之間的色調、細節,
都是用心選擇、營造過的:
冷與暖、暗與亮, 華麗卻陰暗的妓院,黯淡卻熱鬧的街頭, 還有幽深的森林、詭譎的山巔, 強烈建議觀看3D版,更能感受其中的氛圍。
(四)

個人認為《三少爺的劍》有兩種翻拍方向,
一是意境,二是人||人的愛恨情仇。
和紙本不同,電影要拍出意境,得靠畫面堆疊,
速度不能太快、對白不能太多,
如此藝術感增強了,大眾性也就減低了,
要說成功融合意境與愛恨情仇的武俠片,
當推王家衛的《東邪西毒》,
用畫面的美、深刻的語句,來留白,讓人思考回味,
可是我長大後才知道,古龍更熱,更豪邁而寬廣,
所以王家衛拍不出古龍。
王家衛是個體的、自我的,
古龍呢?等你走下田裡,泥濘滿身,就明白。
爾冬陞選擇第二種,以人性為重點,
每一場武戲,都在呈現角色的個性,和角色間的愛恨情仇。
單說慕蓉秋荻和謝曉峰,
最後那場拼了命的看似毫無章法的打戲,
||是怎樣地不甘心呵!
而最後那一刺,道盡角色性格。
再說,他們滾草皮的戲份只出現在短短的回憶裡,
這是原著中很令我動容的段落,
然而電影裡我最感慨的卻是編導自行添加的
兩人在山頂帳棚的一段,
從慕蓉秋荻洗手做羹湯、謝曉峰醒來主動代替她出外撿柴,
||他回過身發現被下人包圍住的那一幕由上而下的俯景,
就像楚門的世界那樣荒謬而可悲。
「他們自己一定要跟來的,我也沒辦法。」慕蓉秋荻說。
到下田,慕蓉秋荻的尖叫憤慨:
從你生下來的那一刻,你就註定是謝曉峰了,
何苦放棄你與生俱來的天賦而去做你不擅長的事情?
(我)就是生在名門世家、就是喜歡權勢、喜歡優渥的生活,
這怎麼了?(大意)
這段也回應了前一幕娃娃的質問,
娃娃說慕蓉秋荻喜歡的只是謝家三少的身份地位,
阿吉才是真正的謝曉峰,她才是真正喜歡謝曉峰的人。
慕蓉秋荻對她苦笑。
這個娃娃是永遠不會懂的。
靈體
2 years ago
活到這把年紀會想說,什麼才叫「真正的」?
Sacrament13: 哈哈,要有一定歷練才會懂...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