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的候选名单,理论上来说由各国自行提名。而有些有争议的地点,比如耶路撒冷,也是有第三方提名的例子,这里是由约旦。几十年发展至今,已有一百多个国家参与,而名单上的地点也是遍布各大洲。虽然,可以想象随着名单扩大,难免会有政治宣传操纵而出的一些鱼目混珠的例子。但大致来说,特别是那些早期收录的地点,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比如德国最初登录的亚琛大教堂,和中国最初登录的故宫等地。此外,各国对于新增提名的积极度也不同。收入名单意味着能获得联合国的(资金)支持等,相应也会受到监管限制。对此各地的接受度也有所不同
翻阅这本名录时,除了那些漂亮的图片,也能直观感受到世界各地文化与自然的不同。像是澳洲和北美多为壮阔的自然遗产。而在中东与欧亚交界处,历来各古文明留下的纷纭遗址,诸如苏美尔、巴比伦、亚述、波斯、赫梯…就很令人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