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柴掉坑中-噠喵
2 years ago
[閒聊/手工相關]
在做任何手工藝品時給我自己的準則
1.除非主題是彩虹不然配色盡量不超過三個
2.需要有黑、白、金、銀其中一種顏色
3.盡量使用同色系,用對比色的話顏色面積比就要拉開大一點
4.不管多花,先選大面積主色在選小面積副色,最後搭配黑白金銀其中一種作為點綴,配色安全絕對不會花到醜(就三種顏色)
5.絕不使用AB加彩的素材,加彩珠廉價到看起來像小孩子的玩具(個人審美)
6.混合媒材時要看媒材之間的相配度,例如毛線看起來很軟,所以可以搭配合金飾品(質感硬)。
7.要依照不同情況選材質才能呈現有質感
珠光面、霧面>塑膠實色、透明、亮面>加彩AB塑膠。這條不是硬準則,如果做的東西小像珠寶可以選閃亮一點的材質,但盡量不連底座或者其他東西都一起閃爆
latest #27
8.如果素材本身就很花了(透明顏色又混色又加金箔啥的)就不要再配金銀黑白以外的顏色,它自己就是主KEY
9.金銀黑白本身就是點綴用 所以不管是亮面還是霧面都可以 看使用需求
10.天鵝絨面、珠光、緞面、霧光 本身就比較內斂 印象比較高雅,例如像奶油膠配件覺得都太花太兒童可以試著選這種材質的配件。如果是紙藝類此準則也通用
AB柴掉坑中-噠喵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11.
毛線作品+合金飾品(O) +布料作品(X)
軟陶作品+環氧樹脂(O) +串珠飾品(X)
串珠作品+布料作品(O) +全都珠子(X)
立即下載
全都混一起講好像太多了 分門別類一下
AB柴掉坑中-噠喵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毛線:
如果是鉤娃娃類,毛茸茸的東西就不用搭配太多硬件(畢竟就是要毛軟軟)
如果是圍巾或包包類,拿些五金小配件搭配會提升感覺不會整件作品都感覺過於軟和單調
如果是被子毯子衣服,可以打個皮的自製小標籤看起來會有點綴之用(像可以販售的手工品)
如果是蕾絲墊或花邊 記得噴點稀釋的白膠整理並且定型(喜歡的話還可以裱框裝飾)
軟陶:
做漸層色或是穿戴的配飾可以揉點珠光粉進去做質感提升
實色的軟陶搭配環氧樹脂的透明特性很不錯(例如樹脂灌的半透金箔骷髏+一隻軟陶小章魚做點綴) 倆材質的特性都屬硬但搭起來會有材質過渡的效果
串珠:
一個歷史長遠的大坑
串珠娃娃、禮服、立體串珠類:全是珠子,質感或作為配件真的不算高級,即使是施華洛世奇水晶也是(我他媽的在高中教了快40次水晶小狗狗),因為這屬於版型問題,不是材質。那些爛大街的材料包在我眼中只是勞作。

台式表格串珠:幾乎沒有再出新的立體作品幾乎都是10-20年前的東西,還常用珠中珠(醜度跟AB彩珠有的拚)跟6MM以上珠子。真的...救命....

日式走線串珠:可愛到爆 還有創作家再創新(版型)。有很多小蛋糕、衣服。娃娃都有一直出現,他們會搭配不同的珠子和配件不會同一種款式用到底,但很有可能你根本找不到同一款珠子就沒辦法做書上的作品
AB柴掉坑中-噠喵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珠繡屬於珠子+布料+鑽的混合媒材 跟上述的東西不是同一種東西,說到底珠子或任何材質只是種媒材,要如何運用成為甚麼要的作品是看手工人本身
不論是用途、場合、純裝飾或者有功能都有他們自己適合搭配的方式
我好像講得太發散了
還有很多我沒碰過的東西呢,例如鋁線金屬線的作品、刺繡(蘇繡、十字繡、俄羅斯刺繡)、玻璃拼花焊接
AB柴掉坑中-噠喵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有些對我來說比較像是純療育商品
(就是你覺得好玩但實際上不太會有人買成品,主打是人家賣你玩的過程)
火漆章、紙膠帶手帳文具、咕卡、袖珍屋
AB柴掉坑中-噠喵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咕卡跟蝶谷巴特很像 覺得底子就是一種拼貼畫,所以.....
啊我就會畫畫齁WW我幹嘛要拿別人的畫來剪貼像無名小站那些製圖者一樣 (個人立場)
把所有圖片弄個閃亮亮的框
如果是作為追星粉絲幫偶像做咕卡這種,我想追星成分大概比紙是想純做手工的動機來的還是大點。屬於我很開心玩,所以是注重過程的手工藝。
髮簪:
纏花、絨花、琺瑯畫、水晶花 等等等等各種花花花花
之前有玩過不過因為幾乎都是各種花花花花花 後來我玩膩了
中國那每陣子都有流行某些媒材或手藝,追不完 也不是我每項都很有興趣就是了 因為很多就是玩得很開心 但沒啥用途 只是玩個過程
做出來的東西也沒多少人會買,現貨市場也飽和 訂製市場易翻車
AB柴掉坑中-噠喵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繼續閒聊
如果要說甚麼文化手工的話我倒是想學這個:
https://images.plurk.com/2hWRLaC5c3AC3DxRGCEpZ1.png
漆線雕
平替練習版拿奶油膠來玩喔(亂教)
但這個真的屬於文化遺產進階手工藝惹
難學超要練:立體雕塑類(輕黏土、模型土、手辦、雕刻)
好學花時間:串珠、毛線、環氧樹脂、紙雕、絨花
不難但要練:刺繡、各種纏花、縫紉(衣服 包包 各種拼布)
眼睛要瞎了:各種袖珍、小娃衣、迷你珠飾配件
輕鬆需美感:火漆、拼貼類、手帳日記、蝶谷巴特、咕卡
手工藝分三部分:一是吃結構理解 二是吃手巧細心 三是吃時間耐心
認識一種新手工我的步驟如下
1.理解材質特性跟操作方式(成分、性質、特性、質感、用途)
2.研究其他人作品路數、手路(搭配、美感、市場走向)
3.思考可用在哪、怎麼配、怎麼搭、怎麼區分跟別人的作品、怎麼用、材質上有沒有平替?屬於哪種材質?屬於哪種類型?
堆疊結構如串珠毛線?或者是吃手路的雕塑類?抑或純美感的搭配拼貼類?平面裝飾?立體裝飾?可用在哪種實用的日常上?
4.腦內推演這種手工的可塑性範圍以及投進去獲得的回報是甚麼?有多少?
這門興趣手工的材料成本會落價在哪?房間空間、場地適合嗎?有機器或工具需要買嗎?
5.評估完這媒材之後如果認為適合玩才下定
大部分我對於只有純療育的手工跟拼貼類不感興趣就是了
有些則是因為單價過高所以沒力玩(貴金屬、精工珠寶、銀黏土)
講太多有的沒的了 因為我剛剛喝了一杯超濃奶茶睡不著所以正在機哩瓜啦發做中
是的 我要馬不講畫 要馬就必須長篇大論廢話連篇
其實現在已經有太多手工了 我是指自己會的跟堆在房間的材料山(X
要開新手工往往都是要大批購買新素材進來 才不是只有一兩包小東西 哪有那麼簡單
假設要開始玩刺繡
就要有刺繡架、繡框、布、輔助工具、緞帶繡還要買緞帶(個尺寸要X各種色=百來捆)、各繡線(各尺寸X各種色=百來捆) 沒一個大收納箱裝不下啦
AB柴掉坑中-噠喵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建立素材庫可不是小工程捏
對科學家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材料庫阿
https://images.plurk.com/3AJ6lL9NJlrzRKjDcDzPaI.png
而且我沒有再退坑了 退啥坑阿 手工藝這種東西學起來就跟腳踏車一樣是一輩子都會啊!!
...........看來對我來說最不花錢好像就是畫畫耶(電繪)
衣舞雩
2 years ago
完全看不懂,但整串看下來,看得好開心耶……只玩過冰棒棍加白膠跟廣告顏料給娃娃搭房子,那個很要求房間的體積,搭到後來我自己都沒地方睡了(……)這類東西也不用到能端出一個「哇可以賣錢了」的偉大商品,過程就很開心了
yiwuyu: 看不懂也沒關係 因為昨晚就是我喝太多咖啡因在那邊睡不著下打的胡言亂語 我每次只要沒睡就開始像過動兒一樣講話
我再也不要喝咖啡因的超高的東西了 整個身體都被打亂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