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For Free
English
中文 (繁體)
中文 (香港)
中文 (简体)
日本語
Filipino
Bahasa Indonesia
Bahasa Melayu
Pусский
Português (Brasil)
Magyar
Français
Español
Deutsch
Čeština
العربية
Català
Dansk
Ελληνικά
فارسی
Suomi
Gaeilge
Hindi
עברית
Hrvatski
Italiano
Norsk bokmål
Nederlands
한국어
Polski
Română
Slovenský
Svenska
Türkçe
українська
беларуская
ไทย
Standard view
kellerlin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感想]我覺得,想要去遊行的,就別阻止了,有些人就是要經驗過「第一次社運就被騙」,才會開始理解這個社會上有人會利用你的恐慌跟同情心,來達成「好心做壞事」的道理
近年例子
●2021年的
藻礁公投
●2022年的
苗栗坤輿掩埋場案
所以看到號召社運,我自己都會簡單查詢發起人跟主張的議題以確定自己支持的是什麼,套用社運學長講的話「
我們善良,但我們不是笨蛋
」
latest #45
kellerlin
1 years ago
至於這波有關是否中國/中共網軍在操弄,不如來看看10年前五毛(中國網路評論員的暱稱)守則是否相符
【曝光】中共給網評員(五毛)的工作指引
kellerlin
1 years ago
4、網絡評論員要善於隱瞞自己的真實身份,必需有多個不同的網名,而且不同的網名要發表不同風格的文章。必要的時候,可以由不同小組成員製造網友辯論的假象,然後由第三方推出強有力的證據, 把公眾輿論引導到第三方。
kellerlin
1 years ago
5、某些網絡謠言出來的時候,必須盡快搜索到謠言的首發地點和首發人,然後勒令網站管理員刪除原貼,網絡評論員則拷貝內容,以不同的IP地址發表自己就是事發所在地的當地人的申明,然後由版主或以其他網友身份指出:他的IP地址不在事發所在地,該消息純屬謠傳。
立即下載
kellerlin
1 years ago
6、必要時可以製造更加聳人聽聞的假新聞,吸引網民視線,然後很快澄清該消息純屬謠言。
kellerlin
1 years ago
7、某些論壇人氣不錯,網友信用度比較高,這時首先要做的是製造一種混亂,通過似是而非的文章進行干涉,跟貼作非理性的故意曲解、製造誤會和爭辯,轉移網民注意力。
kellerlin
1 years ago
8、海外網站較難控制,當不能主導論壇輿論的時候,可以採用大量短貼、無實質內容貼、非理性貼進行刷屏,令版面充斥無意義的混亂,使讀者失去興趣,這樣達到避免反動思想流通傳播的目的。
kellerlin
1 years ago
9、不斷學習,提高文字水平,學會使用不同的文筆風格寫作,善於模仿他人文筆,這是網絡評論員的基本功。
kellerlin
1 years ago
10、學會與網友交流的技巧,與網友私下打成一片,獲取網友的信任,尤其是那些文章有影響力的網友。如果有可能,爭取一些重要論壇的版主位置。
kellerlin
1 years ago
11、培養高超的判斷力,能夠在諸多貼子中迅速找到真正有影響力的帖子和寫手,作為重點工作對象。
※鎖定目標吹捧或踩(貶低)
kellerlin
1 years ago
13、靈活性與原則性相結合。一定要製造真假難辨的形象,成為一個不容易被鑑別身份的人。不僅要熟悉我們的觀點,更要熟悉對方的思路,知己知彼。
kellerlin
1 years ago
印度議題的偷偷說,在不起眼的討論中有兩則回覆出現台灣人不會用的支語(因為太奇幻了所以印象深刻),有好幾則公審自己不喜歡的泛綠噗友,其中一則因指名道姓以及集中燒實名噗而刪掉(來不及備份真可惜),一則希望支持移工的聖母下場很慘並貼上哈瑪斯斷頭漫畫,一則複製之前噗友跨性別爭議言論當作論述主軸來反駁人,還有擷取我或一些噗友的發言當作自己講話貼上偷偷說
kellerlin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所以才會看到偷偷說有人貼這個
https://pbs.twimg.com/.....
kellerlin
1 years ago
但實際上,2018年同運、2019年總統大選造勢的時候,這些奇怪的發言就在了,它們一直都在,而且煽動用語還是同一招,
只是這次換拿女性對議題的恐慌下手,極端惡劣
kellerlin
1 years ago
手法ㄧ,捏造故事,但因為被踢爆所以這招就......還是有出現在印度議題的偷偷說中
「你不是在等轉機嗎,怎麼會跑去銅鑼灣被打,還一直拿不出行李箱的照片呢?」
「幾分鐘後,這個偷偷說就自己刪噗了呢」
「各位鄉親,確定有東西混進噗浪囉
保密防諜,人人有責,趕快回去告訴大家」
@singingintherain_shoui on Plurk
kellerlin
1 years ago
手法二,說自己失去信心,然後連結到說闢謠是假的或對政府失去信心,這招一直出現,超級膩
「先用一個偷偷說散佈惡意假訊息,接著用以下套路帶風向:
『我原本以為某某很好的,結果實際一看完全不是這樣...。』
『我現在開始懷疑網路上其他的某某訊息的可信度了...。』
@DarkAsk - [雜談]關於帶風向與謠言。 這種手法真是百用不厭、到處可見。 先用一個偷偷說散佈惡...
kellerlin
1 years ago
這招的變體
只要有人或是噗友拿出證據說明,就會被放實名帳號公審,然後一定會出現「我本來以為這個KOL很好的,結果實際一看完全不是這樣...」、「我現在開始懷疑網路上其他的KOL訊息的可信度了...。」
然後完全不用拿出證據、或是拿斷章取義的截圖,就可以帶風向要大家質疑這個人的任何一句話
,引誘看不爽的人去針對噗主持續騷擾或大量洗版攻擊(網爆)當作教訓他或是找樂子,逼得噗主必須鎖噗刪噗黑單鎖河道
kellerlin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如果噗主精神力很強挺得住不刪文或黑單,就挖他的個資跟他過去發表過的任何發言與照片曬出來嘲笑,或是每次講到什麼議題的時候,就牽拖該KOL一定也怎樣怎樣但同樣不拿證據,彷彿削株掘根地要他消失在網路世界,然後繼續貼自己對議題的強烈質疑
kellerlin
1 years ago
當你問他質疑總該要有證據,他會非常不開心的說「難道我不能質疑嗎!?」,然後換你變成他攻擊的對象。
這種極端的網路發言與行為,就是「偏激」
。而偏激發言的群體一旦覺得自己在主持正義、替某性別爭取權利,就很容易變成美國嘲諷的SJW(社會正義戰士/正義小超人):只會網路到處質疑根攻擊別人而不會真的去跑犯罪現場試圖改善社會問題
kellerlin
1 years ago
而這樣的網友,就是五毛(中國網路評論員)最好利用的對象。
第一,不需要證據只要煽動極端論述,就可以讓他跟自己國家語系的人吵起架來
第二,這類人非常情緒化,無法冷靜下來注意到極端論述的不對勁、以及網路極端言論傷害名譽風險與誤擊友軍的後果
第三,要是引起足夠的憤怒或恐懼就可以拿來利用,引導他們攻擊政黨或是別的社會運動團體
第四,收割自己帶風向或是引發恐慌的成果,但自己不用對任何質疑或恐慌負責任,反正只要刪掉就好
kellerlin
1 years ago
中共在反反冒進、反右運動、以及文化大革命常用這招。在知識份子要求改革或是提出證據時,大力質疑知識分子的立場,讓他們內鬥,注意到這個方法不對勁的知識份子要是出來呼籲「大家不要中計內鬥,是中共黨中央的伎倆」,就直接暗殺掉;鬥完一輪反對派全滅,只剩下替中共喉舌的學者跟歲月靜好派時,再來一個文革,要學生把老師拖出來羞辱,還有骨氣的自殺、命硬的拖過勞改一輩子精神創傷,從此之後沒人敢說真話
kellerlin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噗浪不是、也不應是這種地方,辨識這些行為最大的差別是「偏激」,所以阻止與減少「這種極端的網路發言與行為」,就是區別與辨識五毛、避免自己被五毛利用的方法之一(對,沒有說一定100%可以防,不要跟我玩涅槃謬誤那種「沒有滿分就是零分/沒有立即效果就是打假球」這種認知偏誤的極端論述)
kellerlin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當然這種往往是「不經一事,不長一智」,在憤怒或恐慌的狀況下聽到這是「假消息」、「認知作戰」、「帶風向」咘啦咘啦鬼才聽得進去咧
而是真的要到去遊行示威抗議的現場,才會發現自己好像參加了一個不知道在幹嘛的活動,上面的政治人物忙著收割我們這種搞不懂狀況的小蘿蔔頭,才知道自己被騙了,然後當下變成想買汽油放火燒舞台的反社會預備犯
kellerlin
1 years ago
別以為我在預言哪個誰,我是在說我自己
歷史就是會不斷重演,包含蠢事
kellerlin
1 years ago
真心關懷而參加的人,也別學我們這種老害因為結果不如人意就發飆,而是去謝謝支持你的人,會比較有公民素養......
#連社運不成功後或對參與者發飆的問題也常重演
@kellerlin - [囧]好嘞~來幫大家作收心操ㄅ,試著在心裡回答下列問題 請選擇比較好的作法 (...
kellerlin
1 years ago
印度移工爭議的相關放這
.
阿彌:沒有錢就是快有錢了
1 years ago
現在我判斷的準則:越聳動越激烈就越有可能是認知戰
阿彌:沒有錢就是快有錢了
1 years ago
還有非黑即白,對非友軍的人毫無道德底線的攻擊
阿彌:沒有錢就是快有錢了
1 years ago
我懷疑你在都臭716但我沒有證據
kellerlin
1 years ago
補個後續:
反對增加新移工國
活動FB
IG
民團上凱道提4訴求 籲暫緩新增移工來源國 | 生活 | 中央社 CNA
kellerlin
1 years ago
該活動訴求被質疑攏統、沒有理解台灣移工研究議題的原因,茲引用最近的檢討報告報導
不跑不行!失聯移工人數翻倍,監院 300 頁調查列臺灣 10 大根源 | Right Plus 多多益善
kellerlin
1 years ago
監察院完整報告連結,裡面有更多台灣雇主與台灣仲介的無良案例
《
影響移工失聯之結構性問題研究-移工為什麼要逃逸
》
kellerlin
1 years ago
然後有一些是20多年來台灣一般社會大眾一直沒有改的地方
1.認為家庭看護要24hr不吃不喝365天不眠不休照顧人才對
(很多長輩沒有照顧者是人類也要睡覺吃飯休息休假的想法)
kellerlin
1 years ago
2.工廠或工地移工比較便宜好用也不用保勞健保或遵守勞基法罰款又低
(完全不照勞基法對某些廠商雇主來說反而又快速又方便)
kellerlin
1 years ago
3.覺得加錢就好食衣住行都不提供也沒關係
(一些宿舍衛生環境比監獄爛有門禁還要付住宿水電或是完全不提供)
kellerlin
1 years ago
4.覺得看不順眼就通報失聯或稱逃跑威脅要對方直接滾回國
(聽過誇張的理由是覺得移工不應該休息時間看電視或打電話而叫他滾)
kellerlin
1 years ago
5.交給仲介就好,仲介有沒有貪抽成或是虐待移工乾我屁事
(不會去分辨仲介好壞或是把自己跟仲介視為勞動環境不佳的問題之一)
kellerlin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台灣人不曉得的移工事實
●111年底
移工人口78.5萬
,佔111年底2326萬4640總人口約3%
●中華民國一些公共建設很大比例是招藍領移工蓋的
●雖然有嚴格的3K5與長照條件,但產業別卻是一年一年擴大開放
●移工是外交與國際議題很多是拿政治跟經濟在交換
●
非法打工比移工正式工作還要賺、生活品質更好
(一些正式工作的環境爛到比非法還糟)
kellerlin
1 years ago
如果他們主張整頓仲介/廢除仲介、落實勞檢、雇主再教育、提供移工語言教育課程、保護移工措施、改善勞動環境,我覺得還有點道理......嗯這些要求好像台灣本國籍勞工也辦不到的樣子捏......
#卡早睏卡有眠啦
柯基|薇蝮快踩我
1 years ago
路過同感,他們有很多可以針對目前政策面提出改善的倡議方法,偏偏選了一個最沒有理論基礎的。然後遊行當天辦的一塌糊塗,只能說傻眼貓咪
kellerlin
1 years ago
bleach138
: 他們一直拿性犯罪案來以偏概全所有印度人或印度移工,這邏輯不但不通還直接變成歧視
然後FB的發文者還超生氣說自己不是歧視,自己是注重台灣勞動權益......那個,注重權益的目的很好,但手段(宣傳方式或立論主張)選擇歧視觀點,仍然是歧視啊......這世界不會因為你很善良你的錯誤手段就可以變正當欸......
kellerlin
1 years ago
如果換位思考,拿台灣類比:台灣人跨國勞動合作案被外國人抵制並發起示威要求政府禁止移工,理由是2012墾丁發生當眾輪姦案、2015竹東少女性侵焚屍案、2018年台北發生華山分屍案、2020長榮女大生性侵殺人案,台灣性侵殺人案這麼頻繁擔心所有台灣人入境後都會性侵分屍或輪姦女人治安隱憂害自己國家變成性侵國,在網路上抵制並攻擊沒跟著反對台灣移工的人。導致申請在學打工、工作簽或是在外國工作的台灣人得被抹黑或是滾回家。「因為你的國家之前有性侵案所以無關的你不能出國工作」就是歧視啊,安內干丟?
所有才有網友反諷說:我們的性侵案多成這樣,極端案例中雇主仲介還會性侵虐待人,政府又不管,請印度藍領移工塊陶別來台灣受罪搞不好還比較有道理......
@kellerlin - [黑]雖然講到R18的問題,不過在自己的年代,問題不是「性別平等教育」或「接觸...
kellerlin
1 years ago
[轉]
@twreporter - 【反印度?反移工?一場百人集會後,政府與民間、台灣與印度尚未完成的對話】 1...
kellerlin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轉]移工大遊行訴求廢掉私人仲介,其中原因為政府不管高額抽成仲介費跟買工費(不合法的工作媒合費等)高額,影響移工生計或寧願打黑工
移工大遊行登場百人上街頭 籲跨國直聘廢除私人仲介 | 公視新聞網 PNN
移工遊行籲廢私人仲介 勞動部:宜回歸市場機制 | 生活 | 中央社 CNA
kellerlin
1 years ago
[補充]移工工殤事件
話題》奪命槍響後,用真實錄像製作移工墓誌銘:訪紀錄片《九槍》導演蔡崇隆 | 文化+ | 中央社 CNA
kellerlin
1 years ago
[新聞]
印度移工MOU簽了 勞動部:開放行業人數由台灣決定 | 政治 | 中央社 CNA
back to top
Delete
Reply
Edit
Cancel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