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份這種東西,我一直挺羨慕的,從小看身邊同學裡,有一些 gifted 有特殊天賦的,很羨慕,但也很早就發現,人的天賦常常是有一長,就會有另一短。可能也是有超人什麼都強的,但我自己沒遇過吧。

昨天跟一個亞裔女性工程師瑜珈友聊天賦,很訝異她反應非常強烈,說她不相信天賦,從小她所有事情都是靠努力苦練得到的。我說很多體育選手是在很小就展現出比別人強的優勢,才被培養成專業選手,她還是很堅持,苦練就可以追上。
latest #23
我忽然有點理解,為什麼她練瑜珈二十多年,參加非常多的瑜珈集訓,還取得一些證照,但她的姿勢很差。看來她不但是沒「天份」,而且埋頭苦幹不知道鑽牛角尖到哪去了。
我同意光靠天份不夠,但天份算是在起跑點贏人,之後不努力就會被追上,但很多有天分的,佔很大優勢,稍微努力就輕易贏過其他人。

也不是說每天分就放棄,有些事情當消遣而不是競賽,自己高興就好,但能選擇自己的長項去發展,比較事半功倍吧
我一直記得一個有照相機記憶力的學長,大學時一次很突然他轉頭問我,要不要聽他背高中三民主義課本,我超討厭讀三民主義的,當然馬上說不要,還反問,你發什麼瘋,都上了大學誰還去記那些。
他才說他有照相機的記憶,所謂的倒背如流就只是把課本從後面往前唸,剛剛忽然高中三民主義課本浮現在他腦海,所以想「翻翻」看。

我那時沒遇過這種天賦,他讓我當場考他,拿出當天報紙來測試,很嚇人的,他看了幾眼就把報紙給我,開始念內容,沒有完全對,但只錯了幾個字,還是很嚇人。這種天賦超適合以前台灣教育,然後我就懂了,他怎麼考上醫學院的。平常接觸,可以感覺他不是一個很聰穎的人,但考試就是強,雖然擠不進最 top 的,聯考畢竟還是有考一些不能只靠死記的,但靠這些死記的科目,他的基本分數就相當高了。
立即下載
丹丹在雪梨
1 years ago
有沒有天份真的有差啊,就像學音樂的人,音感不好的,再怎麼苦練還是比音感好的差一截
我昨天就跟這位朋友講到音感,說不是所有天賦都有用啊。我是到高中才被音樂老師發現我有很強的音感。那時甄選合唱團跟樂隊,我一個從來沒學過樂器的,所有音階都答對,班上一堆從小學鋼琴的反而還錯一些。但很快音樂老師就放棄我了,雖然音感好,但唱歌無法唱,音域狹窄;樂器也不行,五短手指連笛子都無法掌握,打鼓也不行,節奏感不強,拍子一下子就亂了。
唯一有用的大概只有 卡拉 OK 搶麥克風吧,很多歌聽一次就記得,只是一堆高低音都唱不出來,最後都還是被朋友搶回麥克風
crosswalk
1 years ago
那你有考慮過學作曲或編曲嗎
13928
1 years ago
很多體育選手都有天份,加上努力,才贏過很多人,天份很重要
crosswalk: 沒有,完全創作天份,而且不太能接受即興爵士樂;自己可以亂唱,但受不了別人亂唱走音,所以很少去卡拉ok; 去過一些演唱會,結果發現我已經習慣專輯錄音的聲音,現場稍微走音或是即興變化,我也不太能接受。
但我辨認客人聲音很強,常常講過一次話就記得聲音,彌補我的人臉辨識障礙,我認人的能力非常差。
13928: 我這位工程師朋友,應該就是沒有什麼體育天份,但花了很多時間金錢去跟名師上課參加訓練營,所以常常講得頭頭是道。

昨天是在一個很特別的healing 癒療瑜珈課遇到她,她跟那位老師多年,還拿了那派系的教學執照,但昨天跟她並排上課,很明顯看到她跟不上。我另一邊是一個戴口罩來上課的女生,就很明顯做得很好,下課她跟我打招呼,才發現是很多年前認識的一位瑜珈朋友,她正式做瑜珈的時間沒有工程師朋友那麼早,但兩者程度差很多,天份還是有差啊 (或是說工程師朋友每天份)
andrew_123
1 years ago
聽起來妳的朋友不服輸吧. 天份也可以像是身高跟長相之類的特徵. 高的人可以輕易拿櫃子上方的東西, 矮一點的就要拿梯子. 比較隱性的特徵, 像聰明才智, 在某些領域就是看得出差別. 有天份的算是贏在起跑點.
andrew_123: 對啊,不是所有的天份都是有優勢,我手腳短在運動上很吃虧,但很訝異的發現,短腿的居然比長腿容易做 pistol squat

https://images.plurk.com/4WuGVyLJqgdmLSnKdUPjqQ.jpg

我是覺得這個朋友有點可憐,當她說她從小所有事都是花很多時間得到的,顯示她很多方面都不強啊。
LOL 喵同學
1 years ago
照相機記憶力好厲害
couver
1 years ago
沒天份靠苦練總是會差那麼一步...
有天份沒練習也枉然。
好羡慕有照相機記憶力的人,我的記憶力差,事情都記不久.....
也有可能從小很多事情都沒有用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學習吧⋯
Q先生
1 years ago
我很早就認知(也接受)自己平庸的事實。沒天份也沒關係,因為就算某人好像有些天份,永遠都可以找到在這方面比他們更厲害/更有天份的。就算對瑜珈沒天份,可以一直堅持下去而不放棄,本身就是一件蠻不錯的事,我是不覺得有什麼可憐啦。
Q先生
1 years ago
學一個東西,如果目的是要「追上誰」,然後苦練多年都還是追不上,那會很挫折吧。如果只是讓自己身體健康,體態優美,那沒有天份應該還是可以達到的吧。我學音樂幾十年,也不會天真的以為自己可以去卡內基演奏廳登台獨奏啊。
SoQueer: 我同意,當休閒自己愉快就好。我手腳短做瑜珈非常吃虧,前一陣子在網路上才反駁了一篇,說我不是不知道應該如何做,而是手臂短根本做不到,還被版主另開一篇批判說是藉口,但到最近我的反駁還在被點讚,跟回應,表示還有很多人跟我有一樣的體型。無法做那動作,對某一派瑜珈會很困擾,因為那派有很多需要手臂,但我喜歡那派的流暢,帶著瑜珈磚去墊手也上了幾年,遇過不同老師不同的反應,資深老師見過多樣學生吧,有些不但不排斥我的「作弊」,甚至還稱讚我會自己找方式,但碰過更多是堅持傳統,不高興用磚塊取巧,尤其一些從小就開始練瑜珈的年輕印度老師。
昨天會有感觸,是下課後一小群人聊天討論,值不值得買貴的墊子,講到超大號的方型墊跟圓形墊。我曾經到處「踢館」去過很多派別的瑜珈中心,接觸過東歐開始的宇宙瑜珈,那派特色就是360 度的轉,不像傳統瑜珈是一直看前方。有人好奇問宇宙瑜珈,覺得難怪會推出那類的瑜珈墊,但那位工程師朋友,就很強烈排斥,說那些是邪門歪道,大型瑜珈墊才不是為了那些。
之前跟她也有過類似爭執,我有時在群組裡分享網路上看到很不錯的技巧分析影片,或好看動作,她就批評我看太多網路,但現在是網路世界啊,不是說網路上都是對的,但透過網路可以得到大量資訊,不像以前還要行萬里路去各地拜訪。
感覺就像 jeanylin 說的,她好像很多事情都沒有找到合適的方式去學,我自己是嘗試好幾派後,找到自己喜歡的風格,她是接觸一種,就死鑽猛練,不管是不適合自己。
arrays: 我覺得很多這樣的人,都是因為信念的關係,覺得勤能補拙。
勤能補拙這句話雖然沒錯,但其實實在應該考慮一下把一樣的時間和努力花在自己的長處,或者找出自己適合的學習方法,是不是比一味的補拙來的更好一點。
jeanylin: 我這幾天就是在想這個,勤能補拙,但方式要對啊。就像批判我說手臂短的那位,就是堅持是我肩膀太緊,要練習放鬆就可以,我看瑜珈教室一堆非亞洲人,手臂隨便伸都比我高一截,我怎麼練也頂多鬆一兩公分吧,骨頭不會變長啊。
我跟著朋友認識很多年,以前她就是喜歡擺出前輩姿態,但反正瑜珈對我只是休閒,我沒太認真,但這幾年因為一些其他活動走比較近,我才開始感覺,她是不是有學習障礙。以找餐廳吃飯這種事,我是會上網做功課看評論看菜單 (吃飯皇帝大啊),而她常常就只看一篇 Palo Alto 的新聞報導 (很多是寫手啊) 。感覺她習慣單一資訊,習慣相信權威,並不習慣自己分析比較。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says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arrays: 有可能,就是相信傳統、正統、權威,這樣的人。所以覺得自己要拼命努力去學會「正統」。如果沒學會,try harder

話說以前我看過一個閱讀障礙 (dyslexia)的心理師的影片,他在台灣的時候就是不斷地讀讀讀,爸媽師長都是叫他勤能補拙。結果他到美國讀諮商所的時候,指定教材太多,沒辦法像以前一樣讀很多遍到會,根本完全讀不完。

結果教授問他說是不是有 dyslexia,她一開始覺得被教授貶低很傷心,但教授說他自己也有 dyslexia,所以小時候很多時候都用聽書的方式來學習。

這個台灣心理師後來在學校做了評估,證實的確是,而且她的智商比她想像中的高(她從小都覺得是自己笨),學校也給了他一個軟體可以用聽的方式複製閱讀教材。她就一邊覺得如果小時候知道自己是閱讀障礙,但可以用聽的學習該有多好。
jeanylin: 啊啊啊,我就是這樣耶,從小就是被訓,多背幾次就會記得,不記得就是因為努力不夠,然後就被我媽打。不過我用聽的也不太行,音階我記得但文字還是一團,小時候音樂課背譜沒問題,背歌詞就亂七八糟。很多流行歌曲我是到 KTV 才發現歌詞我都搞錯成別的類似字。

我是很後來年紀很大,讀到一本從後段班變成檢察官還什麼的書,裡面分享的是「連想法」,我才開始理解,那解釋了我讀書都靠作弊但都沒被抓到過,因為我的小抄常常都是奇怪符號而不是文字。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