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For Free
English
中文 (繁體)
中文 (香港)
中文 (简体)
日本語
Filipino
Bahasa Indonesia
Bahasa Melayu
Pусский
Português (Brasil)
Magyar
Français
Español
Deutsch
Čeština
العربية
Català
Dansk
Ελληνικά
فارسی
Suomi
Gaeilge
Hindi
עברית
Hrvatski
Italiano
Norsk bokmål
Nederlands
한국어
Polski
Română
Slovenský
Svenska
Türkçe
українська
беларуская
ไทย
Standard view
READr 讀+
1 years ago
#政治
#總統大選
除了政黨會下政治廣告,有愈來愈多粉絲專頁以個人或民間團體名義自掏腰包或小額募款,為政治訊息下廣告。
廣告受眾資料顯示,18-24 歲的廣告投放率近年明顯提高。學者分析「傾綠反藍」的政治廣告在 4 年前已開始、「傾藍反綠」的政治廣告則在過去幾年才逐漸增加。
這些人投的廣告,都在講些什麼?▼
不是政治人物也掏錢下選舉廣告:意見領袖加入 打「口水仗」還是重建討論空間? - READr 讀+
READr 讀+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內文摘錄] READr 透過 ChatGPT 協助判斷每則廣告的內容,是否包含對各黨候選人的正負情緒,並篩選特定立場情緒過半的粉絲專頁,從中發現:過去 4 年多,藍綠陣營各有其批評者,而宣傳廣告則是民眾黨支持者多,其中以投放額度又可分為兩類。
READr 讀+
1 years ago
第一類粉絲專頁下廣告篇數不多,但每筆金額都破萬,其中又以具名經營的個人品牌為主,例如廣告金額排名首位的音樂人劉家昌、或是本身經營電商的 486 先生。
另一類則以小額多篇的方式投放廣告,其中部分是長期經營時事評論的粉專(工程師看政治、我覺得台灣超強的啊,怎麼會搞這樣?),部分則是特定地區的監督團體,如圍繞板橋在地議題的板橋 We Care,主攻新北市長侯友宜的施政,或是由大學生自發組成,長期評論雲林縣長張麗善的雲林公民行動聯盟。
立即下載
delete
reply
edit
cancel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