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兩位影評Chris Gore(左側)跟Alan Ng(右側)接到迪士尼內部動畫工作者的爆料,並簡單討論,約在19:22開始Disney's Wish Animation Disaster,到46:13為止,以下英聽做個簡單條列整理
一開始說明爆料者不向傳統媒體爆料,因為勢必要提供員工證明跟薪資條,而這樣反而會讓迪士尼或相關媒體得知進而肉搜爆料者/吹哨者,所以不會公布或查驗爆料者的身分,但保證爆料來源的可信度
接下來會分成兩個部分,一是製作上的問題、二是公司有毒的文化制度說明
製作部分,製作環境與工期都變極差
1.超短期限只有3-4個月製作
2.Alan Ng注意到《星願》運鏡呆板(平移)
3.超時工作與過勞
4.只給限定餐廳的餐劵(原本會供餐,在疫情後採用此制度)
5.動畫師要求改善被拒憤而組工會
6.這些事情導致電影缺乏品質
製作成本與薪資差異
1.原本年薪15萬美元但工期縮短1/3所以薪資只剩5萬鎂
2.聲稱花費2.5億美元製作但錢沒有用在(推估約300-500名)基層動畫師身上
3.管理階層的肥大
4.跟John Lasseter(皮克斯創始人之一,迪士尼首席創意總監)被開除有關(後敘)
5.薪資跟勞動條件差反應給政府單位都不管
公司制度與製作管理的疑慮
1.某些場景或設計太平庸,質疑是否有使用AI
2.缺乏迪士尼一直以來各環節的品質要求
3.過度強調(政治正確)的內容
4.影評Chris Gore認為這起源於John Lasseter因不違法的擁抱跟愛喝酒被開除(影評的描述跟事實有出入,見筆者註1),轉述決定開除的大會上有女性員工發言希望下一位找女性主管(筆者註2),影評認為這是在羞辱(男性)讓他覺得噁心
5.另一位影評Alan Ng不對John Lasseter作評論,但認為優秀動畫大師Glen Kean、Andreas Deja相繼退休、與創意總監John Lasseter醜聞離開,新人未上來或未招募優秀人才,形成真空
6.此時迪士尼招募有色人種(填補真空),影評認為才能不應分膚色
7.影評Chris Gore認為製作不是來自管理階層決定,而是基層,基層太多激進人士為所欲為
8.影評Chris Gore指出小道消息說現在只任用聽話的、相同政治傾向的自由接案動畫師(外包)
9.(為了管理外包)公司內外形成獨裁、一言堂的環境,講錯話或不合政治傾向會被記錄送到人資考核甚至解雇
10.現今迪士尼已不是動畫學院畢業後的夢想工作或目標了
11.他們聲稱將會調查並做新的影片談論迪士尼動畫的製作環境
註2:因為John Lasseter離開後,接任創意總監的是女性Jennifer Michelle Lee,也變成指責的核心(在that park place的摘要文章中,把影評Chris Gore的發言,寫成一段「全公司認為John Lassete犯小錯被開除只是要讓女性拱女性上位的行為讓男性噤若寒蟬」,有夠誤導),然而在評論影片中,影評跟網友都不敢明目張膽的說要他負責,也許是怕因仇恨發言被告吧我猜
以下補充一些為什麼我一開始就覺得有問題的部分,那就是,敵視你獨裁跟打壓工會,並不是什麼政治正確,而是歷史
這還只是去年的新聞而已,一甲子前一開始雇用有色人種跟女人就是因為「便宜(工資低廉)」,所以第一批大規模開除的員工就是有色人種跟女人(因為覺得女性比較細心所以都分配當上色師),動畫師只是衛生紙,用完就丟才是敵是你的優~良~傳統
我們這近100年看到的經典動畫電影,可以說,很大部分都是「一些人覺得政治正確好噁心」下,雇用女人跟有色人種(比‧方‧說‧台‧灣‧人)完成的,完成後如果有更便宜的技術或是更省錢的方式就會直接解雇,轉移到第三世界去,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所以看到什麼外包自由動畫工作者、選擇引進有色人種,我只想到,嗯,以前還會找藉口開設海外動畫工作室搞投資,然後裁撤自家的動畫工作室、現在更進一步連海外工作室都不要了,你飛來給我雇用然後我只要付你自由工作者接案的錢YO☆
這次百年紀念電影那麼難看,就是亂花錢又想省錢的結果。跟政治正確(良好勞權、正常薪資、公司制度完善、雇用女性跟有色人種)關係有夠小(因為勞動環境本來就很爛都沒改善),反而是對基層cost down太過頭這次票房真的炸裂罷了
然後影評指責Activist(社會運動者)在搞事(支語),拿這當關鍵字反而查到一大堆炒股的「有行動力的」投資客在鬧,對,跟女性或政治正確還是沒有關係,而是一群男性管理階層在那邊把敵視你當成投資標的、瘋狂投錢砸他們認為賺錢的IP、瘋狂壓榨動畫與電影部門的問題
真的要講心得,我覺得把股東跟高層的內鬥,積習已久的性騷擾跟壓榨基層導致人才流失也無法遞補,管理一團混亂只好採取外包跟獨裁避免爆料,但仍無法有效控制時程跟製作成本,於是在沒有時間(四個月內)無法品管修正急就章的情況下,生出了一個爛片
這個解釋,怎樣都比「把爛片怪給政治正確(唉唷都是因為只用genter女生跟skin黑人/拉美/亞裔來公司工作風氣才變差啦),或偷渡『性騷犯者只是喝喝酒抱抱人卻被開除由女人上來當主管真噁心』的文章」要來得有說服力多了
其實看過一些女權運動跟各種反免術圈子的吵鬧還有當事人的想法只能說大家都活在不同的世界吧……而且動畫製作現場說真的高層有沒有聽真的是千差萬別,性別可能只是個小炸彈而已,看到女權主義怎麼吵架的我覺得只是走進另外一個敘利亞(
因為動畫製作得看他們怎麼去盯著這個項目,政治正確真的要講可能是一個部分,但更多的還是其他人的問題為主,像是中國有審查或是想要賺錢不管製作困境、導演是個專業相關出身寫個爆炸劇情激怒粉絲、高中生實習洩密劇本、原本劇集製作沒寫好東西,能爆炸的太多太多了
單純做一齣新版小鹿斑比其實也能紀念百週年
但現實就是搞砸了、不知道錯在哪,也不以為意
AoiShuta: 性別派系內戰滿嚴重的,有些在美國變成邪教男女都有,真的不要學他們鬥爭別人、或不要輕易相信一些不明來源的爆料會比較好
雖然性別/種族爭議只是小炸彈,但還是會跟其他議題連環爆,所以仍然要分清楚問題範圍跟邏輯,比方指控雇用的時候是看性別跟膚色,是因為政治正確還是因為長久以來只想省錢的積習?如果認為才能不分性別膚色,那幹嘛又因為多雇用女性跟有色人種就抱怨?這些都是檢視評論是否有道理的地方
而作品不好看也會有你舉例的不同狀況,可能都比政治正確更能看出品管要求出了什麼問題吧
wolfgangc: 對啊
把所有經典動畫電影馬拉松連播
或編成百週年幻想曲都比較還有紀念價值
因為太多當時種族性別歧視橋段可以回味了(黑粉被打
百周年紀念電影真是啪!的一聲,經費就沒了
票房無法回收他們應該還是會在意一下吧大概
kellerlin: 我講真實如果要這樣硬塞某種政治想法也是可行的,但是碰到的問題太多,一般來講就幾個狀況可以
A那家公司他媽的大可以包裝的夠好不會用太差手段包裝,加上政府意識型態支持(比如中國米哈遊)
B作者本人可以加上創作夠好隱喻夠多(比如EVA)有時候可能還要看時代怎麼變遷(比如戰後日本左右派想法的拉扯跟意識型態的變化)
C我就是要寫沒在管別人的自爽作
正常來說很難硬塞的原因是那一套塞下去你會偏離創作本身的虛構性,比如說我寫一個台聯特戰小隊去打爆跨性別邪惡集團,你可以各種描寫他們那些反派是怎麼壞跨運怎麼歪成這樣、各種性暴力情節,寫完之後你很爽但是後面的故事發生這些事你怎麼銜接是個大坑,所以說真的要硬塞的確是有可能依靠高層意識型態,但通常這種東西只會被認為是糞作(除非你是日本戰後那些人夠厲害)
寫帶有強烈政治意涵的東西你往往得找一些東西包裝好(比如好看的男孩子或是酷酷機器人之類的)否則在創作上來說亂塞政治或是現實議題有時候真的不是創作者真的會想要的,但如果編劇高層出包那就真的會翻車,但往往是內部人事問題或是其他現實原因,因為歐美現在的創作已經變成奇怪的設定控(各種角色是同性戀之類的)但是跟作品落差太大或是本質上那個會破壞沒有這些設定的觀眾想法(比如海綿寶寶)總之我認為可以說他是一個原因但應該不是全部
因為創作本質上還是你需要講故事,你東西漏了或是多餘觀眾一定會注意到,正常的創作者都會去考慮一下這行不行,有時候真的就是那一行設定而已……
AoiShuta: 不用跟爛片講這麼多啦,爛片不會因為動機高尚就鹹魚翻身,有些反而會因為粉絲硬拿其他理由來護航或牽拖,而更彰顯他是爛片的問題
創作好劇本跟製作動畫本來就需要時間,就算沒有政治正確,只有四個月就算去請500位神仙教母也只能生出一台南瓜馬車,不會生出好動畫啦
kellerlin: 有時候覺得台灣吵這些政治議題的都不去創作實在很OOXX,啊台灣有辦法創作的基本就藍白陣營傾向居多還是認真創作吧,但首先……你需要寫個好劇本,畢竟抖音在後面看著大家呢……
但現在創作好動畫可能還不如去拍抖音說反共然後被三秒砍掉……
AoiShuta: 抖音就是娛樂速食化的極致吧
相較之下《ポプテピピック》這種職人的迷因惡搞,背後是60多年的日本ACG文化當基礎,玩起來才有意思
(補充:《ポプテピピック》一開始就聲稱自己是糞作、也只想做糞作,沒在找藉口的)
《木偶奇遇記》是1940年的作品,有沒有注意到仙女姊姊的動作跟身上閃閃發亮的特效,都還比最近五年的角色動作細膩漂亮啊......在沒有電腦可以上色運算的年代,這是動畫師跟特效師花3年努力突破動畫技術,「
純手工」製作出來的成果
當時崛起的對象是皮克斯跟夢工廠,那段時期皮克斯夢工廠的作品左不左?左啊(起身反抗資方跟獨裁啦、為正義的事出頭啦、左到現在還拍了政治正確讓非裔當主角的《靈魂急轉彎》啦),也有人認為失落10年都是敵視你高層在亂搞,但都無法反駁「當時敵視你的作品不好看」的事實
獨家!約翰拉薩特把迪士尼從高層手中救回來
皮克斯最近有好看的嗎?
up 完後就 Arthur Christmas 了(不是皮克斯的),再來都空白
wolfgangc: 皮克斯自從《玩具總動員3》之後,我就從「每年的期待」移到「有時間加減看」的部分...2025最新片是《艾立歐:第三星公關》,預告片釋出可以加減看
回頭來講敵視你的票房毒藥的年代,可以看到想複製之前幾年的黃金期,結果把片壓在同年推出不顧品質造成評價崩壞,票房不如意也不痛定思痛好製作下一部,而是急著填平虧損的製作成本,變本加厲趕場要用下一部賺回來,所形成的惡性循環
以下以三個時期為例:
1967《森林王子》到1989《小美人魚》之間
2000《幻想曲2000》到2009《青蛙公主》之間
2016《動物方程式》到2023《星願》之間
1970 《貓兒歷險記》
1973《羅賓漢》
1977《小熊維尼歷險記》←同年
1977《救難小英雄》←同年
1971《狐狸與獵狗》
1985《黑神鍋傳奇》
1986《妙妙探》
1988《奧麗華歷險記》
2000《幻想曲2000》←同年
2000《恐龍》←同年
2000《變身國王》←同年
2001《失落的帝國》
2002《星際寶貝》←同年
2002《星銀島》←同年
2003《熊的傳說》
2004《放牛吃草》
2005《四眼天雞》
2007《未來小子》
2008《雷霆戰狗》
2016《動物方城市》←同年
2016《海洋奇緣》←同年
2018《無敵破壞王2:網路大暴走》
2019《冰雪奇緣2》
2021《尋龍使者:拉雅》←同年
2021《魔法滿屋》←同年
2022《奇異冒險》
2023《星願》
只要前一年同時推出兩部(就算是年頭與年尾),就有機會爛其中一部、或是兩部都很爛,歌曲跟角色仍然好聽,但故事架構跟劇本邏輯一定會炸裂,最近更是如此,而且算上皮克斯,狀況只會更糟
先算皮克斯近10年的狀況
2015《腦筋急轉彎》←同年
2015《恐龍當家》←同年
2016《海底總動員2:多莉去哪兒?》
2017《汽車總動員3:閃電再起》←同年
2017《可可夜總會》←同年
2018《超人特攻隊2》
2019《玩具總動員4》
2020《½的魔法》←同年
2020《靈魂急轉彎》←同年
2021《路卡的夏天》
2022《青春養成記》←同年
2022《巴斯光年》←同年
2023《元素方城市》
並在一起就是這樣
2015《腦筋急轉彎》
2015《恐龍當家》
2016《動物方城市》
2016《海底總動員2:多莉去哪兒?》
2016《海洋奇緣》
2017《汽車總動員3:閃電再起》
2017《可可夜總會》
2018《超人特攻隊2》
2018《無敵破壞王2:網路大暴走》
2019《冰雪奇緣2》
2019《玩具總動員4》
2020《½的魔法》
2020《靈魂急轉彎》
2021《尋龍使者:拉雅》
2021《路卡的夏天》
2021《魔法滿屋》
2022《青春養成記》
2022《巴斯光年》
2022《奇異冒險》
2023《元素方城市》
2023《星願》
這出品量跟製作時間,怎麼看都不正常啊
如果一年要上映3部作品,平均下來製作時間就只會剩下4個月(嘿對,就是這次百周年紀念電影被批評的第一炮),就算沒有政治正確,也生不出什麼好作品的啦
相反的,把製作時間拉長、善待基層動畫師、改善公司制度增加福利,反而比較有可能留住人才、招攬新人,做出好作品的機會也就會變高。畢竟人才不分膚色性別,而是你有沒有對他好;票房不佳才在那邊抱怨都是引進不同膚色性別的錯,或是影評的時候認為都是政治正確的錯,評論作品結果結論「都是they的錯」也太廉價(cheap)了吧
冰雪奇緣2也沒有什麼記憶點
續作、真人版,是一個方式
但也沒有每次都成功(何況要大賣才算對得起品牌的成功)
也可以説90年代後,演藝圈文化的改變,也跟著改變了動畫帝國
也許董事會該認清,本來就不能這樣亂搞了吧
wolfgangc: 沒有什麼記憶點+1
我以為是魔法挑戰賽但不是,只是感覺結尾沒有編完就製作上映了
但親友冰雪粉認為這是開放結局,well看得開心就好

沒有每次都成功,但也不要連著大爆死啊(看向最近的幾部)
會醒就不會失落10年了
我懷疑高層現在在炒股但我沒有證據
我覺得比起劇情、作畫品質等等,角色的膚色和性取向真的是最枝微末節的東西,拿這個當主要攻擊方向根本搞錯重點
wolfgangc: 華納、夢工廠、索尼、照明娛樂爭氣點,然後為藍天QQ
而且想要從頭到尾政治不正確,我個人推薦華納樂一通系列,說真的,各種歧視哏大放送沒在怕的,只是角色敢歧視別人下場就是被幹爆然後俗辣化,雖然老哏但是崊鄒罵就愛這一味
kellerlin: 只是看娛樂作品而已,難不成看完柯南全套就會變成江戶川亂步
政確本來就很難笑又硬要置入,那自找的
s4norwindthsa2: 這次是爆料者指控:工作環境跟公司制度,被「極左」、「政治正確」、「太多激進人士所作所為」、「女性跟有色人種」弄到製作狀況很差
翻譯文章跟影評把創意總監的性騷擾事件淡化成有人要弄他、一些噗友認為爛作是因為這些人決定角色的膚色和性取向、公司有極端主義者在當政治糾察隊這三者混在一起講,就變成這部作品差都是政治正確跟SJW的錯了
但我怎麼看都覺得,政治正確包含正常工時跟不分膚色性別,那四個月極短工時跟有決策能力的高層主管都是白人男性的事實,反而是政治不正確呀.........
所以我覺得最大的客觀問題是製作時間不夠跟經費濫用,而不是覺得製作一個動畫還要為敵視你的人資警總化負責(拖走
wolfgangc:
《木偶奇遇記》符合「政確本來就很難笑又硬要置入」
它可是迪士尼經典動畫的翹楚之一
重點不是政確,重點是怎麼說故事吧?
而且開除性騷擾的總監、提議並讓女性當主管,會讓公司男性員工噤若寒蟬覺得自己被羞辱或噁心、或是因為主管被開除而導致技術經驗流失出現真空,不就表示長期以來該企業的職場文化不正視性騷擾、沒有培養接班人才很不妙嗎?
kellerlin: 但他們現在不知道是忘記怎麼講好故事,還是偶爾會突然剛好矇到一個好故事
完全不意外 壓榨員工根本是該公司一貫傳統 從華特迪士尼就開始了(
不管是動畫本體還是旗下迪士尼樂園都時常傳出這種過勞新聞 只是這次影響比較大才更多人討論
然後那篇文章我看完之後只覺得搞笑 意有所指的立場太明顯了吧 左膠要是勢力真的那麼龐大他們應該先爭取自己的權利不被壓榨吧
也不看看現在檯面上主管幾乎都老白男的事實 就算真的有人提這種為了政確服務的點子那怎麼不敢罵是白人通過的呢?
女性和有色人種員工真的很可憐 沒事被制度剝削 出事就變成背黑鍋的
反正這種文章洋洋灑灑的結論就是都是左派SJW害得 只有恢復到以前那種價值觀 不要用女性和有色人種當員工 才能說好故事和恢復榮光!!
不在乎動畫師權益導致品質爆炸這點難道也要怪到左派頭上來嗎 難道要怪工會不能壓榨人ㄛ
gigiared01:
「壓榨員工根本是該公司一貫傳統」
因為華特迪士尼出身於好萊塢嘛(拖走
過勞記得在敵視你樂園開園就有,但......大家玩得開心的新聞壓過員工的福利吧
「左膠要是勢力真的那麼龐大他們應該先爭取自己的權利不被壓榨吧」
「女性和有色人種員工真的很可憐 沒事被制度剝削 出事就變成背黑鍋的」
明明幫大家抗爭、爭取福利的也有女性編劇、女性員工或其他族裔員工,卻被當成「政確左膠害迪士尼變爛」在罵

「只有恢復到以前那種價值觀 不要用女性和有色人種當員工 才能說好故事和恢復榮光!!」
講得好像第一次灰暗時期(1967《森林王子》到1989《小美人魚》之間)不存在一樣。不過他們真的相信John Lasseter(見上面約翰拉薩特的報導)在拯救敵視你......
重點不是敵視你的員工,如何透過勞資談判協商或是抗爭罷工,跟敵視你的高層要求更好的待遇或改善製作時間與劇本審核;重點是他們認為「針對男性基層動畫師的不平等」,不是「高層老白男長期以來把動畫師當衛生紙」,而是「女性/多元族裔/政治正確者)為了自己升遷」搞出的惡習
簡直是「你想爬到我頭上來對不對」的「換句話說」
就算搞掉那些「政治正確」的極左份子,勞動條件也不會改善;反過來說,搞掉他們心中認為政治正確的極左份子,反而會變成另一種「極端」─「誰敢講政治正確我就鬥掉」,職場環境不會變好。因為不敢鬥掉高層,也不敢站出來罷工或是爭取權益,只是另一批人取代原本左膠的位置,做鬥爭的事。這種內耗高層也不會鳥你,全部開除再換一批新的都可以
所以兩個影評接到爆料的時候,一邊訝異製作狀況已經如此之糟,但一邊也很保留政治正確審查的消息是否真是如此,以及不會提及有關「誰應該負責」的話題
影評Chris Gore因為認識John Lasseter想替他緩頰但跟事實有出入,很容易就會變成「讓人質疑他是否在護航性騷擾者」的不謹慎發言
連認識的人都有可能講出跟事實有出入的話,那未知來源也無法客觀驗證的爆料者,可能也必須謹慎檢視他提供的證據,以避免私德問題(性騷擾)或情緒(我就是討厭她)等因素,變成牽拖勞動條件不佳的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