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下10年前的事情
latest #11
2014年3月18日大概對整個世代的人來說至今都印象深刻,有沒有親身參與我覺得還是其次,但可以很明顯看出身邊的人迅速分成了兩種:漠不關心的跟知道自己身處其中的。發生的時候我是準備畢業的大學生,這樣的非日常發生前身邊已有許多同輩朋友投身社運,所以一直會隱約接收到一些資訊(例如大埔,例如反媒體壟斷)。對這些人來說在318之前以肉身行動就是日常了,這些人的日常構成了我們的日常,在那年之前我也覺得大概就一直這樣,被動接受臉書上飄過來的文章、點讚,繼續歲月靜好。
不過318發生之後很明顯的,無論是同輩或者師輩長者都分成了兩類。如上所說的僅分成漠不關心和參與其中的是同輩,師輩的斷裂就更明顯了:本來重視出席率的日本教授直接宣布不再點名;而原本上課你愛來不來的中文系教授忽然用詭異的笑容說,也該讓這些人知道不來上課就是會被當掉。
324可能是更明顯的分水嶺,主張衝行政院就是被打活該的人跟從此之後對公權力開始有了陰影的人很難對話。認識的人說要去行政院就失聯了整個晚上(因為手勾手躺在地上避免被警力衝散,無法拿出手機報平安)一夜沒睡的我隔天站在公車站牌等車準備去學校考試,終於收到無事訊息才在路邊直接大哭出來。自此看到載著大批警力的警備車都會想起那天的心情。
當時我全盤理解反服貿這件事了嗎?捫心自問大概是沒有,可能人都到了立法院現場才在google始末。我相信一定也有人也是這樣,不明就裡地來,問到底是反服貿還是反黑箱,模模糊糊地說應該都有吧。但要說成只反黑箱維護程序正義不反服貿肯定是不行的,318至今10年未滿,只過了這樣說長不長的時間就想竄改歷史扭曲事實真的讓人覺得很不可思議。
昨天的事件肯定也是非日常,我害怕的是非日常的發生在輕忽和曲解之下不再成為警訊,不再有一個世代的人會被這樣的非日常敲醒,發現自己身處的溫水已經快要被煮沸了。
不曉得還該說些什麼,我在馬英九執政最後一年出社會,日文系畢到處面試各領域公司拿到最高的薪水是28K(前陣子姑姑跟我分享他年輕時當銷售無經驗也是開到36K,不禁有些唏噓),我沒再繼續關心那幾個位子現在願意開多少給新卒,反正肯定不是這個價格,想起來就怨恨不已。
說起來我家是外省眷村跟退伍軍人出身組成的深藍家庭,也是在高中到大學階段隱約發現KMT的無能跟我被灌輸的照顧人民認知太不一樣,但遭到22K遺毒影響才真正被痛擊。我不想再回到那時候了,我不曉得有誰想。
想到把台灣人說成老鼠死在家裡的那種人跟礦工小孩憑什麼選副總統的那種人我就氣到發抖,竟然有人想讓他們上位。
立即下載
太氣了所以今天就戴了造勢小額捐款拿到的2024挺台灣口罩出門上班(。
不知道我猜我想說的是,我已經無法再投身那樣的非日常了,無論是因為年紀或者其他綜合因素的關係,所以希望能用舉手的一票維護現在珍貴的日常。相較睡在立法院外、被警察打用水槍噴、上街抗議,好好確實地投一張票還是能更輕易做到的事情吧。雖然不知道在這裡聊這些有什麼意思(我的同溫層大概是非常厚、非常溫暖),總之就是想順一下這10年前發生的事情,以及拜哪些事情所賜讓現在的我長成了這樣(?
我必須說我對DPP也抱有很多的懷疑與一些不認同,或許是小時候無條件信任KMT遭受的情感背叛讓我現在很難投入要全心相信支持某個政黨,但投票這件事對我來說並沒有那麼難,就是劃掉爛到不能接受的,選相對沒那麼差的而已(話又說回來,檯面上這三黨的表現差距用相對沒那麼差形容DPP也是挺不厚道的)。
之前TL上飄來「30歲之前不是左派沒有良心;30歲之後還是左派沒有腦袋」,我覺得先不提左不左,可能30歲就是到了更能權衡孰輕孰重的年紀,也會對一些現階段的難處妥協。也許我還是變成自己青少年時期最討厭的那種只會說好聽話的大人了吧,共存共榮還是台灣最大的課題,雖然我還是會想大吐特吐KMT為什麼還沒死透之類的情緒垃圾話,但始終還是想要舒適且安全地過生活。
所以拜託大家真的是可以用選票維護現有安然生活的時候就珍惜這樣的日常吧。
想要溫和不生氣講話語氣就變得好噁心難怪大家都說我罵人比較好看
午休結束再看這噗真是寫得好發散,推友說我們都知道打罵教育對小孩沒效為什麼一堆同齡人現在覺得罵年輕柯粉沒腦就會把他們罵醒回來投支持票,看完想說回顧一下當初也是覺得國家要被賣掉從此PTSD,大概是真的不懂認為這一切可以推回去再來一遍的人在想什麼吧。所以即使我不是全然贊同DPP的政策,對本來在大安的謝佩芬跑來接手中山北松山也沒什麼狂熱支持感,還是會怕沒辦法把選票效益最大化所以沒什麼猶豫的三票都蓋給DPP。我覺得這不叫含淚投票,是戒慎恐懼的投票,深恐少了一票就沒有挽回的餘地的恐懼。
這幾年我變得比較少在ig上政治表態,一方面是不喜歡被調侃政治狂熱,更想避免跟家人起太大衝突,想想10年真的能改變人好多。
是說我有個差7歲左右的堂弟現在在幫基進選舉(忽然),不免也是想說他應該也覺得堂姊變成庸俗鄉愿的大人了吧。我不能說不能理解他的想法,他做過的激烈選擇我也沒少做,但可能就是年紀到了真的有差... 還是希望不要因為政治跟家人傷感情啦怎麼連我都到了這個年紀了,但家裡在看TVBS我還是會躲進房間睡覺就是XDD
昨天試探問到讀知名大學研究所的堂弟也是會投柯,理由是在網路上看雙方支持者整理的缺點一覽決定投缺點比較可接受的
我:(問號)
沒有責罵嘲諷他的選擇,只告訴他希望他以後不要成為贊同歧視或階級優劣言論的大人🥲
pomupomupurin: 窩覺得... 說木可缺點比較能接受... 可能是價值觀真的不同...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