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天清,說任何話之前都應先想想"如果這話是對自己說,會不會覺得不舒服",這樣就不會讓對方覺得難受!
道德經第十六章,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
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道德經第十五章,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
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
渾兮其若濁。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道德經第十四章,「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見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
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
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
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道德經第十三章,「『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一作「寵為上,辱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何有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託天下。」
早安,天氣變好了,今天尾牙,祝我好運!
道德經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
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